瑪麗·畢克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瑪麗·畢克馥(Mary Pickford,1892年4月8日—1979年5月29日),出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加拿大國籍,默片時代演員。她有很多暱稱,如"美國甜心"、"小瑪麗"、"金色捲髮的女孩"。
1955年11月9日,憑藉無聲電影時代的貢獻而獲得第一個喬治·伊士曼獎。1965年10月,弗朗西斯電影節舉行瑪麗·畢克馥電影回顧展,瑪麗去巴黎參加了這個活動。1976年3月29日,因其對電影的貢獻而獲奧斯卡榮譽獎。
1979年5月29日,瑪麗·畢克馥去世。
1999年,被美國電影學會評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24名。[1]
早年經歷
瑪麗·畢克馥,1892年4月8日出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原名格拉迪絲·路易絲·史密斯。父親是約翰·查爾斯·史密斯和母親是夏洛特·史密斯。1896年,格拉迪絲患嚴重的白喉病時,她被一位天主教牧師洗禮,並把中間名改為「瑪麗」。
1900年1月8日,格拉迪絲在多倫多的劇院首次登台演出。她在《銀色國王》中扮演兩個角色,一個稱號「Big Girl」的女性角色和一個名叫奈德的男孩。1901年11月,格拉迪絲、母親夏洛特、弟弟傑克和妹妹洛蒂開始巡迴演出該劇。1905年,史密斯一家結識了舞台演員麗蓮·吉許、多蘿西·吉許以及他們的母親瑪麗。夏天在曼哈頓演出時,兩個家庭共住過一個房間。
1907年,在製片人大衛·貝拉斯庫的建議下,格拉迪絲·史密斯改名為「瑪麗·畢克馥」。這個新名字的靈感來自於她的中間名瑪麗和她外祖父的名字約翰·畢克馥·赫尼西的啟發。夏洛特、洛蒂和傑克也改名為畢克馥;12月3日,瑪麗在百老匯的貝拉斯科劇院出演威廉·德米勒的戲劇《The Warrens of Virginia》中演出。
1909年3月,出演戲劇結束之後,畢克馥一家發現自己失業了,夏洛特建議瑪麗在電影行業上找工作。
電影生涯
1909年4月20日,瑪麗出演她的第一部電影,由大衛·格里菲斯導演的短片《Her First Biscuits》中扮演一個十歲的女孩,之後並以每天10美元的薪酬與比沃格拉夫影片公司(Biograph Company)簽約,並遇到未來的丈夫,演員歐文·摩爾;4月24日,瑪麗獲得了她的第一個主角,出演比沃格拉夫影片公司的短片《The Violin Maker of Cremona》,飾演詹妮娜。
1910年1月,瑪麗與比沃格拉夫影片公司前往加利福尼亞南部拍攝電影。在此期間,有着「比沃格拉夫女郎」之稱的佛羅倫薩·勞倫斯跳槽到卡爾·拉姆勒的美國獨立電影公司(Independent Moving Picture Company of America,IMP),瑪麗·畢克馥成為了新的「比沃格拉夫女郎」;12月,瑪麗離開大衛·格里菲斯,簽約美國獨立電影公司,周薪175美元。
1911年1月,與歐文·摩爾合作,出演簽約美國獨立電影公司後的第一部短片《Their First Misunderstanding》。不久之後,公司搬到了帕拉西奧德爾卡內多,就在古巴哈瓦那的外面;9月,瑪麗從古巴回到紐約後,解除了與美國獨立電影公司的合同,以每周225美元的薪酬與宏偉公司(Majestic Company)簽約。
1912年1月,瑪麗在宏偉和塞利格兩家公司拍攝了一些短片後,回到比沃格拉夫影片公司;夏天,在銀幕上看到他們的老朋友出演短片《Lena and the Geese》後,吉許一家去美國獨立電影公司找瑪麗。她把麗蓮和多蘿西介紹給大衛·格里菲斯,格里菲斯雇用了倆姐妹;12月,大衛·貝拉斯庫啟用瑪麗,出演他的新舞台作品《A Good Little Devil》,飾演朱麗婭。
1913年1月9日,瑪麗在貝拉斯庫公共劇院上演《A Good Little Devil》,受到了熱烈的評論;4月,阿道夫·朱克與他的著名球員公司(Famous Players Company)拍攝了《A Good Little Devil》的電影版本,瑪麗在她的第一部長篇電影中再次扮演朱麗婭。朱克在將其擱置十一個月後於1914年發行。瑪麗與阿道夫·朱克簽訂了與著名球員公司(Famous Players Company)為期一年的合同,周薪為500美元。
1913年9月10日,電影《In the Bishop’s Carriage》的發行取得了票房成功。1914年3月20日,電影《Tess of the Storm Country》的發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瑪麗·畢克馥的名氣飛漲,她的薪水也翻了一番,達到每周1000美元,並成為世界上收入最高的女演員。
1914年7月5日,瑪麗的美國獨立電影公司合作夥伴和朋友James Kirkwood導演他的第一部由畢克馥出演主要角色的電影《The Eagle’s Mate》。並繼續為瑪麗導演了8部電影,包括《Rags》和《Esmeralda》。同年,影院業主David Grauman給了瑪麗「美國甜心」的綽號。
1915年1月,瑪麗的周薪翻一番,達到2000美元;5月,瑪麗在拍攝《Rags》時遇到了聯合主演的馬歇爾·尼蘭(Marshall Neilan),她僱傭她導演了許多她最受歡迎的電影,包括《Stella Maris》和《長腿爸爸》。在包括《灰姑娘》和《Rags》在內的20部成功的片子之後,瑪麗和阿道夫·朱克重新協商她的薪水,確定周薪為10000美元,還給瑪麗選擇自己電影的編劇、導演等權力。
1916年6月17日,阿道夫·朱克的公司Famous Players與傑西·拉斯基的公司Feature Play Company合併,形成Famous Players-Lasky;8月,瑪麗·畢克馥成立自己製作公司,也是第一個成立自己製作公司的電影明星。瑪麗·畢克馥電影公司只製作瑪麗·畢克馥的電影,由Famous Players-Lasky的Artcraft division發行;9月,Famous Players-Lasky公司接管電影發行公司派拉蒙影業。
1917年3月5日,瑪麗出演朋友弗朗西絲·瑪麗恩編寫的電影(改編於1913年的舞台劇)《The Poor Little Rich Girl》,25歲的瑪麗扮演一個12歲的女孩;4月,一戰爆發,瑪麗在《桑尼布魯克農場的麗貝卡》和《小公主》中再次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年輕的女孩,這兩部小說都是由弗朗西絲·瑪麗恩改編自通俗小說。
1918年1月21日,瑪麗在出演《Stella Maris》中表演取得突破,扮演嬌生慣養的絲黛拉·瑪麗斯和相貌平庸的孤兒尤妮蒂·布萊克兩個截然不同的角色;11月6日,瑪麗與阿道夫·朱克分道揚鑣,接受了First National Exhibitors』 Circuit公司675,000美元的報價,再加上三部電影一半的利潤。
1919年1月15日,聽到電影製片廠合併的謠言,擔心這會限制他們的藝術創作和財務控制他們的作品,瑪麗·畢克馥,道格拉斯·范朋克,查理·卓別林,大衛·格里菲斯和威廉姆·S·哈特起草了形成聯美公司的意向書;2月5日,在哈特與阿道夫·朱克達成協議後,道格拉斯·范朋克,查理·卓別林,大衛·格里菲斯正式聯手成立聯美影片公司,瑪麗·畢克馥公司專門生產由聯美影片公司發行的電影。
1920年1月18日,瑪麗第一次為聯美影片公司製作,由弗朗西絲·瑪麗恩改編的電影《Pollyanna》發行,總票房為110萬美元。1921年,瑪麗創建電影援助基金,幫助電影業僱工的財政援助基金,約瑟夫·申克擔任主席,瑪麗是副主席;9月11日,瑪麗在《Little Lord Fauntleroy》中扮演了一個男孩和他的母親。
1922年,瑪麗和道格拉斯在好萊塢聖莫尼卡大道和福爾摩沙大道成立了畢克馥-范朋克工作室;10月,瑪麗聘請德國導演恩斯特·劉別謙導演電影《Dorothy Vernon of Haddon Hall》,還導演1923年畢克馥的電影《Rosita》;11月,瑪麗以50,000美元從阿道夫·朱克手中購買了故事版權,重拍了她早期最暢銷的影片之一《Tess of the Storm Country》。
1925年,瑪麗買下了她在比沃格拉夫影片公司所拍攝電影的132卷膠捲。1926年7月去俄羅斯旅行,拍了一部電影《瑪麗·畢克馥的吻》。1926年5月14日,好萊塢的西德尼·格勞曼埃及劇院上映了瑪麗·畢克馥的《Sparrows》和道格拉斯·范朋克的《The Black Pirate》。
1927年4月30日,瑪麗和道格拉斯成為第一位在好萊塢中國劇院用水泥烙印手腳的明星。1927年5月,瑪麗·畢克馥和道格拉斯·范朋克是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36位創始人之一,范朋克被選為第一任院長。
1927年10月31日,瑪麗的最後一部無聲電影《我最好的女孩》發行,與查爾斯·巴德·羅傑斯共同主演。
1928年3月29日,瑪麗、道格、查理·卓別林、大衛·格里菲斯、葛洛麗亞·斯旺森、諾瑪·塔爾梅奇、朵樂絲·德里奧和約翰·巴里摩爾向DODGE公司贊助的無線電廣播提供他們的聲音,以證明他們有能力出演有聲片,但評論大多是負面的;6月21日,瑪麗登上了《紐約時報》的頭版,她把自己的招牌捲髮剪成了短髮,震驚了世界。她後來寫道,「如果再給我一次選擇,我肯定我不會這麼做。」
1929年4月12日,瑪麗拍攝了第一部有聲片《Coquette》,儘管瑪麗對有聲媒介有些矛盾心理,但部電影的票房收入達到了140萬美元;10月,瑪麗·畢克馥和道格拉斯·范朋克在電影《The Taming of the Shrew》中合作,這是他們的第一部也是最後一部共同主演的電影。
1930年4月3日,憑藉電影《Coquette》,獲得最佳女主角獎。1933年3月15日,瑪麗的最後一部電影《Secrets》上映,由於羅斯福總統關閉了銀行。就像本周發行的所有電影一樣,票房並不好;12月,在百老匯紐約派拉蒙劇院,出演戲劇《The Church Mouse》;年末,瑪麗與華特·迪士尼商討,打算在《愛麗絲夢遊仙境》的真人版的動畫集會上扮演愛麗絲。這次計劃未能實現。
1934,瑪麗寫了一本宣揚基督教科學的小冊子《Why Not Try God?》。1934年8月7日,瑪麗出版她的小說《The Demi-Widow》。1935,瑪麗為基督教科學院寫了另一本小冊子《My Rendezvous With Life》。
1936年9月,瑪麗與傑西·拉斯基合作成立畢克馥-拉斯基製作公司。在他們解散夥伴關係之前,他們製作了兩部電影《One Rainy Afternoon》和《The Gay Desperado》。1938,瑪麗開發瑪麗·畢克馥化妝品,一系列大眾所能負擔得起的化妝品產品。
1941年,瑪麗與查理·卓別林、奧遜·威爾斯、華特·迪士尼、大衛·塞爾茲尼克、塞繆爾·戈德溫、亞歷山大·柯爾達和沃爾特·萬格共同創建了獨立電影製片人協會。
1949年,瑪麗、巴德和麥爾克姆·鮑依德組成PRB(Pickford-Rogers-Boyd),一家位於紐約市的廣播電視製作公司。1951年2月,瑪麗和查理·卓別林將聯美影片公司的權力移交給律師。
1953年3月19日,瑪麗出現在第25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頒給塞西爾·B·戴米爾奧斯卡獎。
1954年3月至6月,瑪麗自己的生活故事連續地刊登在《麥考爾》雜誌上;並在1955年出版的自傳《Sunshine and Shadow》。1955年11月9日,瑪麗因其對無聲電影時代的貢獻而獲得第一個喬治·伊士曼獎。
1956年2月,瑪麗以3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她在聯美公司的股份,而卓別林前一年賣掉了他的股份,這標誌着最後一位創始人離開了公司;同年,瑪麗建立了瑪麗·畢克馥慈善信託基金,後來更名為瑪麗·畢克馥基金會。
1976年3月29日,瑪麗因其對電影的貢獻而獲得奧斯卡榮譽獎,之後不再公開露面。1979年5月29日,瑪麗·畢克馥中風後在聖莫尼卡醫院去世。
社會活動
一戰爆發後1918年4月,瑪麗·畢克馥、道格拉斯·范朋克、瑪麗·杜絲勒和查理·卓別林在全國推廣自由債券。他們共同出售了超過180億美元的債券。
1921年10月1日,瑪麗、母親夏洛特、道格拉斯·范朋克、和道格拉斯的弟弟羅伯特·范朋克在紐約參加RMS奧林匹克運動會,對英國、法國、意大利和阿爾及爾進行為期兩個月的訪問。
視頻
瑪麗·畢克馥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局君帶你看展覽 | 第一個「美國甜心」瑪麗·畢克馥親筆信 ,搜狐,20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