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王鷲

圖片來自動物世界

科學分類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   鳥綱 Aves

目 :   美洲鷲目 Cathartiformes

科 :   美洲鷲科 Cathartidae

屬 :   王鷲屬 Sarcoramphus

種 :   王鷲 S. papa

王鷲Sarcoramphus papa),又名國王禿鷲[1],是中美洲南美洲的大型猛禽。王鷲體型很大,及主要是白色,上身、翼及尾巴羽毛有灰或黑帶。牠的頭部及頸部沒有羽毛,皮膚顏色有異,包括黃色、橙色、藍色、紫色及紅色。喙上有黃色的肉冠。人工飼養的王鷲可以活到30歲。它們主要生活在從墨西哥南部到阿根廷北部的熱帶低地森林中。主要以腐肉為食物,它們也會沿河流吃魚類。人工飼養的王鷲壽命超過30歲。王鷲圖案在瑪雅古抄本中很常見。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無危(LC)

外形特徵

王鷲全長67-80厘米;翼展1.2-1.7米;體重2.7-4.5公斤。 王鷲體型很大,及主要是白色,上身、翼及尾巴羽毛有灰或黑帶。它的頭部及頸部沒有羽毛,皮膚顏色有異,包括黃色、橙色、藍色、紫色及紅色。喙上有黃色的肉冠。 它的喙厚而強壯,是新世界禿鷹中最有力的,但較其他大型猛禽細小。喙鈎向下及很鋒利,呈橙色及黑色。它的雙翼很闊,尾巴短闊及呈正方形。它的眼睛呈草色,有銳利的視覺。不像一些新世界禿鷹,它是沒有睫毛的。王鷲有很明顯及黃色的肉冠,要等到4歲時才會完全成形。它的腳呈灰色及有長而厚的爪。王鷲是最少兩性異形的,只有在體型上有分別。雛鷲的喙及眼睛都呈深色,絨毛及灰色的頸部最終會變為橙色。雛鷲整體上呈石灰色,到3歲時與成年的相似,並要到5-6歲才會完全長出成年的羽毛。 王鷲的頭部及頸部都沒有羽毛,只在頭的一些部份上有黑鬃毛這樣可以阻止來自腐肉的細菌造成的皮膚感染,並露出皮膚在日光下起消毒的作用。頸上的皮膚有多種顏色,包括黃色、橙色、藍色、紫色及紅色。在耳邊及頸背的皮膚是起皺的。

生態習性

王鷲主要棲息在非開發的熱帶雨林、附近的大草原及草原。它們亦會於沼澤等地出沒。王鷲是最多,甚至是唯一,會出現在低地森林的禿鷹。王鷲一般不會生活高於海拔1200米。王鷲善於滑行,有時會滑翔多個小時而不拍翼一次。當飛行時,它的雙翼會呈兩面角,或是水平而翼端稍微升高,從一個角度看好像沒有了頭一樣。它每次拍打翼時都很深及有力。王鷲除了其體型及華麗的色彩外,它在樹林中不顯眼。當棲息時,它會把頭垂下及向前伸。它不會遷徙,一般都是獨自或細小一群生活的。但是,若在腐肉旁邊,仍有可能聚集大群的王鷲。它會排便在腳上,以降低體溫。王鷲相對地不怎麼具攻擊性,正常情況下都只會逃避而不會打鬥。王鷲沒有鳴管,只能發出低嗄聲及喘氣聲。蛇是它們的天敵,會捕取它們的蛋及雛鷲;大型的貓科,如美洲豹等,會突然在腐屍邊襲擊王鷲。王鷲主要以腐肉為食物,它們也會沿河流吃魚類,但不會到村莊的垃圾堆尋找食物。王鷲會最先砌開腐屍,再用喙撕開腐肉。這樣可以讓較細小及弱的禿鷹,在王鷲吃完後吃餘下的腐肉。王鷲的舌頭像銼子,可以幫助將腐肉從骨頭中撕出。一般而言,它只會吃腐屍的皮膚及較硬的組織部份。

生長繁殖

王鷲要4-5歲會達至性成熟。它會在旱季生育。它會精心地求愛,並且在地上互相纏繞,在交配時拍動雙翼及發出喘氣和哼聲。王鷲是為生育而交配,一般只會產下一隻白色的蛋。 為驅趕掠食者,王鷲會令它的巢發出難聞的氣味。雛鷲的雙親會孵蛋32-38日,直至雛鷲出生。若失去了蛋,它們會在6個月後再生蛋。雛鷲出生時沒有羽毛,但很快就會長出黑色的羽毛,要5-6歲才會長出成年鷲的白色羽毛。雛鷲初出生時需要由雙親照顧,雙親會用爪餵它吃肉,直至它懂得反芻。 人工飼養的王鷲壽命超過30歲。

分布區域

分布於阿根廷,伯利茲,玻利維亞巴西哥倫比亞哥斯達黎加,厄瓜多爾,薩爾瓦多,法屬圭亞那,危地馬拉,圭亞那,洪都拉斯,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馬,巴拉圭,秘魯,蘇里南,特里尼達和多巴哥,烏拉圭,委內瑞拉。

與人類關係

王鷲是在瑪雅古抄本中是最普遍的鳥類。它的字形可以清楚的從其喙上的冠及眼睛上的同心圓分辨出來。有時它被描繪成為天神,有着人的身體及鳥頭。根據瑪雅文明傳說,這個天神是將人類與其他天神之間傳遞訊息的。它在瑪雅曆法中代表每月的第13日。南美洲村民相信當王鷲的影子遮掩一個人時,那人就會發生不幸或死亡。王鷲的血液及羽毛亦可用來治療疾病。王鷲亦經常出現在當地國家的郵票,如1963年的薩爾瓦多、1978年的伯利茲、1979年的危地馬拉、1997年的洪都拉斯、1998年的玻利維亞及1999年的尼加拉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