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素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王素君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稱;王素君

別名;汴京三王

國籍; 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河南省開封市

出生日期;1933年

畢業院校;"二油梆"戲班

職業;豫劇演員

經紀公司;河南省豫劇院

代表作品;《小二姐做夢》

性別;女

王素君(1933一 ) 女,河南省開封市人。老一代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攻旦行,又是豫劇文小生泰斗,曾是豫劇舞台上少有的"生旦兩門抱"的全才演員。自幼入許昌著名的"二油梆"戲班學戲,並隨戲班演出於許昌及周圍許多縣市。與王敬先王秀蘭並稱為"汴京三王"。[1]

2018年,接受河南電視台《文化財富》欄目人物專題採訪。

從藝經歷

王素君,出生於1933年。5歲從藝,7歲登台。原工旦行,其扮演的蘇三祝英台劉蘭芝(《孔雀東南飛》)以及小二姐,均屬上乘佳品。1948年赴開封加入工人戲院,在這個名角眾多的班社中,王素君很快就以自己出眾的表演才能得到了同行們的認可,同時也得到了開封廣大觀眾的喜愛。1953年,自在《陳妙常》一劇中反串小生潘必正,引起轟動。從此一發而不可收,遂成生行能手,是豫劇界少有的"生旦兩門抱"的全才演員。素君原從沙河調老藝人曹金瑞學戲,後又得楊金玉楊鳳書(即大憋妞)、管玉田張子林婁鳳桐趙清和桑振君等祥符名家指點。特別是與豫劇名旦王秀蘭王敬先長期合作近20年,被譽為"汴京三王"。1960年調河南省豫劇院,長期與香玉同志跨刀,口碑日盛,形成了獨具一格的"王派"小生藝術。一些業有所成的生角名流,如王希玲萬珍蘭任三印等,都曾親炙其教,共磋技藝。被譽為豫南美生的張三旺、盛紅林,地處燕趙古邯的陳曉霞以及省豫劇一團、二團的李斌、睢風雲、賈愛萍和省戲校的張桂梅等,均為其門下高足。她創立的王派小生藝術,深深地影響着豫劇生行中的幾代演員,是一個頗具威望和影響的藝術流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王素君在演出許多經過整理改編的傳統劇目的同時,還演出了一些深受觀眾歡迎的現代劇目,其中1952年她飾演的《小女婿》一劇中的陳快腿受到人們的喜愛,同時也受到有關部門的獎勵。王素君以文小生見長,曾經在舞台上塑造過許多令人難忘的角色,其中尤以《王金豆借糧》中的王金豆、《陳妙常》中的潘必正最為人稱道。在這兩齣戲中,王素君成功地塑造出了兩個身份、地位、性格都全然不同的人物形象。王金豆的樸實敦厚又帶點憨態,潘必正的風流倜儻、脫俗俊雅,都通過王素君的舉手投足無不鮮活起來。

藝術造詣

王素君雖長於文小生,但其在旦行藝術上仍有很高的藝術造詣,她演的《小二姐做夢》就異常精彩,不僅通過一個閨閣少女的夢表達了封建時代少女對愛情和幸福生活的嚮往,而且通過各種手段把豫劇的表演技巧進行了合乎情理的運用,既豐富多彩,又恰如其分,使這齣豫劇中少見的"獨角戲"演得極為紅火,許多觀眾都認為《小二姐做夢》一劇在豫劇諸多名家中以王素君為最。1956年王素君隨開封市代表團參加了河南省首屆戲劇觀摩演出大會,獲得演員一等獎。1960年調人河南豫劇院一團後仍然主演了多部劇目。1956年曾和馬蘭香一起被授予全國女先進生產者受到了毛主席劉少奇主席周恩來總理等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聲腔特色

王派小生的聲腔特色首先得力於她那條很有特點的嗓子:音域不高,但寬厚清醇,略帶些鼻音,沙沙兒的,甜甜兒的,就像她故鄉的特產--汴梁西瓜中的"脆沙瓤兒"。聽她的唱,可以讓你聯想起越劇中的尹桂芳、京劇中的程硯秋、黃梅戲中的王少舫。同是一樣旋律,但只要從她口中吟出,便別具一番特殊的風味。就是這條嗓子,也不知唱痴了多少觀眾。就是這條嗓子,往往一個幕後的"悶廉"的高唱,一個台前"叫板"的低吟,都能贏來暴風驟雨般的掌聲。它能唱出潘生的瀟灑、張珙的痴情、王金豆的憨厚、呂蒙正的迂腐。它能在《小二姐做夢》這個獨角戲中,一口氣唱上50分鐘,並能運用花旦、青衣、彩旦、小生、小丑、老旦六種行當的程式藝術,唱出小二姐、劉二姐、母親、嫂子、哥哥、新郎、娶客婆、小姑子及轎夫等10餘人的鮮活形象。這也許就是音樂家們常講的"聲音造型"和"音樂形象"吧。

藝術特色

王素君還有一個特殊的本領,那就是她能"反賓為主",把配角唱成主演,靠的是她那瀟灑自如、出神入化的表演。比如《陳妙常》這齣古典名劇,在川劇是以旦角為主演的。移植到豫劇後,先是以生旦並重,但後因素君在劇中的出色演技,使潘必正這個人物光彩照人。到省一團後,該劇便只好以《必正與妙常》的劇名貼演,成為以小生挑梁主演的王派經典劇目了。再如,她調省豫劇院後,經常為常香玉配戲,但給常香玉配戲往往是要充當"悲劇角色"的,因為常大師在舞台上的光彩,是會讓觀眾無心再觀顧其他角色的表演的。然而,王素君就有這本領,將這個"悲劇角色"演成喜劇:一出《花木蘭》常演後半場,王演前半場,王同樣能獲得掌聲;一部《拷紅》,張君瑞的藝術形象與紅娘相映生輝,雙璧鼎立。"舍不了鶯鶯賢妹"的唱段與"樵樓上打四梆"同樣在廣大戲迷中傳唱……

早在1953年,周揚在開封看了他與王敬先主演的《陳妙常》後說:這個戲演得"可與越劇梁祝媲美"。"五四"時期著名詩人徐玉諾讚揚她演的小生"一身書卷氣,兩個眼珠一動,也看不出她有多大的學問"。作家姚雪垠李准分別為其題詞曰:"風流倜儻""雅而不俗"。做為-個豫劇的女小生,能達到如此高深的藝術造詣,在此前的豫劇生行發展史上,峰出其右者,委實不多。離休以後,王素君接到一封封熱情洋溢的信件和一聲聲摯誠近乎哀求的邀請,她是擋不住這些"誘惑"的。現在她還經常出現在戲曲茶座和多種豫劇"票房"中,一是為滿足廣大老觀眾對她"一睹芳華"的思念之情,同時也是做為自己--一個退休老藝人的"消遣"方式。"自娛、娛人",兼而得之,何樂而不為矣。

王素君自1984年洗去鉛粉,走下菊壇,掐指數來,已近20年了。但她在半個世紀之久的從藝生涯中,為觀眾塑造的潘必正、張君瑞、王金豆、呂蒙正以及小二姐等諸多藝術形象,凝眸定神間,仍歷歷在目。那"秋江河下水悠悠"、"舍不了有情意鶯鶯賢妹"、"王金豆冬天穿着夏天衣"和"小二姐家住在汴京城裡"等著名唱段,仍在戲迷中廣為傳唱,拂不走,趕不掉,令人難以忘懷。其聲腔,其表演,已不能簡單地用"低回委婉,風流倜儻"幾個字形容,確實是達到了出神入化、勾魂攝魄的藝術境界。

人物軼事

梅花香自苦寒來

在王老師記憶中,老家是河南省周口的,生辰不詳(檔案資料為成名後填檔案時猜想的生辰),大約在民國20-23年間,父母均是貧農,祖母為人彈棉花補貼家用,兄妹三人,姐姐名放,王素君原名王小勸,在一個災荒年間,姐妹二人隨父母一起逃荒在外,流落到扶溝縣大坑寺(因寺院東有一個大坑,所以當地人稱"大坑寺")。當時,由於饑寒交加,父親一命身亡,母親又回去找人,不知什麼緣故卻再也沒有回來,兩姐妹哭聲驚動了附近的老少爺們兒,可是在這災荒奪人的光景里,自己的孩子還養不活,誰敢收留這兩個丫頭啊。扶溝縣有個四街劇社,該劇社的曲胡手曾是陳素真老師的合作者,名叫王清書,看到這樣兩個小姑娘很可憐,倒也聰明伶俐,便收留了她們。從此在她們的記憶里,家鄉變的越來越模糊,以至於後來連印象也很難找回了。解放後,王老師和姐姐也曾遇見過母親,因歲月的無情,讓她們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所以,此後就很少有來往。

跟着劇社就要學習一些本領。通過觀察,他們發現王素君的藝術天分出奇的好,是一個好的演員坯子,於是重點培養,但學戲的過程是嚴酷的,達不到要求的時候,她也常常挨打,於是也有大些的孩子,說她們是撿來的,不是"父母"的親閨女,為了能留住這個好苗子,媽媽常說:"妮,咱是親的,可不要聽她們胡說!"

王老師開始每天勤學苦練,立志要學有所成,再加上養父母在教戲上抓得緊,早起天不亮便到村外喊嗓子,走着瞌睡便翻着跟頭走。白天練武、演出,晚上在油燈下養父言傳身教講戲路。王素君苦心學藝,依靠着個人天賦和勤奮精神,7歲時開始登台演出,以自己獨立的個性和表演才能在戲劇界贏得一席之地。

"旦生雙抱"嶄露角

1946年,赴開封加入工人戲院。在這個名角眾多的班社中,王素君很快就以自己出眾的表演才能得到了同行們的認可,同時也得到了開封廣大觀眾的喜愛,並和豫劇名旦王秀蘭、王敬先被推崇為中原的"汴京三王"。新中國成立後,王素君演出許多經過整理改編的傳統劇目,深受廣大觀眾喜愛。尤其是她演的《小二姐做夢》就異常精彩,不僅通過一個閨閣少女的夢,表達了封建時代少女對愛情和幸福生活的嚮往,而且通過各種方式把豫劇的表演技巧進行了合乎情理的運用,既豐富多彩,又恰如其分,使這齣豫劇中少見的"獨角戲"演得極為紅火。在1956年,王素君隨開封市代表團參加河南省首屆戲劇觀摩演出時,就是這齣《小二姐做夢》得到了戲迷朋友的熱烈喝彩和專家們的一致好評。

王老師生性淡泊,但對待舞台表演藝術,不僅虛心向同行藝人討教精湛的藝術,而且還時常把他們的絕藝融會到自己表演中,這用王老師的話是"偷"。我們很驚奇這個"偷"字?王老師卻謙遜地說:"我這人算是碰上好機遇,豫劇界有名氣的、沒名氣的都指教過,能'偷'的我也'偷過'。這個'偷'說來還有個故事,當年在開封不分日夜的唱,嗓子頂不住,硬是給累壞了,唱起旦角嗓子不行了,後來文化館領導讓我改唱小生。老傳統都知道小生是配角,永遠也唱不了主角,我也是經過了一番思想鬥爭,後來想着唱什麼都是為人民服務,就開始轉變舞台角色。我從小學的是祥伏調,嗓子壞了以後唱起來總覺不順暢,後來唱豫西調的李景鄂等來到開封,我便開始琢磨他們的聲腔。當時他們的劇場與我們的劇場只隔一道牆,隔着牆可以聽到他們唱戲。於是我就天天聽,我一邊聽,一邊跟着學,現在想起當時對戲曲喜歡的那個勁兒啊,不管咋說,都得謝謝李景鄂。偷了他們的技術,加上我自己的方法,這麼一加工,我這小生唱腔總算成形了,另外旦角也能演了。"

1960年,王素君老師調到省豫劇院後,經常為常香玉配戲,但給常香玉配戲往往是要充當"悲劇角色"的,因為常大師在舞台上光彩奪目,觀眾一般無心再觀顧其他角色的表演的。然而,王老師就有這本領,能將這個"悲劇角色"演成喜劇:一出《花木蘭》王素君演前半場,常香玉演後半場,王素君同樣得到觀眾的喝彩。一部《拷紅》,王素君塑造的張君瑞的藝術形象與常大師的紅娘相映生輝,雙壁鼎立,"舍不了鶯鶯賢妹"與"樵樓上打四梆"同樣令戲迷陶醉。

生活添香知足樂

人生彈指一揮間,昔日舞台上儒雅倜儻的小生,今天已是霜染鬢髮的古稀老人,雖說是離休了,王素君只要接到一封封熱情洋溢的信件和一聲聲摯誠近乎哀求的邀請,這些"誘惑"她是擋不住的。現在她還經常出現在戲曲茶座和多種豫劇"票房"中,一是為滿足廣大老觀眾對她"一睹芳華"的思念之情,同時也是做為自己--一個退休老藝人的"消遣"方式。

在王素君的家中,經常有各地前來慕名拜師的弟子,無論對誰,只要愛戲想學戲,王素君都會一字一句地傾心指點。在她身上,找不到一點兒名角的居高臨下和孤芳自賞的痕跡。1996年她和一批老藝術家王秀玲吳碧波等組成了"老年樂藝術團",這些與戲相伴了大半輩子的老藝術家們離不開舞台和戲迷,廣大戲迷也"不允許"她們離開舞台。王素君她們的老年樂藝術團就這樣走進了群眾中,在自娛的同時娛悅着群眾,為豫劇的繁榮不講名利,默默無聞的努力,為河南戲劇事業的昌盛發揮着自己的餘熱。

對於王老師而言,有戲相伴的人生是快樂而充滿活力的,人們經常見到她騎着一輛腳踏三輪車,來往於劇場、廣場、活動中心、金水河畔等群眾文化場所之間。為了省下經費,她的腳踏車既可代步又能充當搬運工具,拉着演出服裝帶着老年樂藝術團不為名不為利,到工廠、農村、部隊、學校為觀眾獻上一場場的精彩演出,而她自己也樂在其中。在生活當中如果你見到她,她的和藹可親使你根本想不到她是我省豫劇界鼎鼎有名的藝術家;但只要她往舞台上一站,老藝術家的神采和造詣仍讓人嘆為觀止。

育得桃李滿天下

1984年,王老師洗去鉛粉,走下菊壇,掐指數來,已近20年了。但她的飄逸瀟灑、風流倜儻的表演,華美俏麗、委婉細膩的唱腔,被譽為豫劇"小生之帝"實在是大家所望,眾家所歸。她以自己的藝術成就和高尚的藝德為戲曲事業史上寫下了濃重的一筆,更以無私傳藝、廣育桃李為豫劇事業的發展做出了一個藝術家的貢獻。今天,"王派"傳人遍布省內外的文藝團體,被譽為豫南美生的張三旺盛紅林,地處燕趙古邯的陳曉霞以及省豫劇一團、二團的李斌睢風雲賈愛萍和省戲校的張桂梅等一大批青年演員已嶄露頭角,成為"王派"藝術的優秀傳人,這位老藝術家為我省豫劇的生行藝術培養了一大批生力軍;她創立的王派小生藝術,深深地影響着豫劇生行中的幾代演員,是一個頗具威望和影響的藝術流派。

藝術生命永不息

王素君意味深長地說:"戲劇這一塊陣地,她給了我樂趣,給了我和觀眾溝通的舞台,給了我一個溫暖的家,是我一生吃不完、用不盡的財富。"七十多的老人,仍保持着良好的心態,用感恩的心態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她的隨意、她的樂觀、她的親切都告訴了我一個生活的真諦:知足常樂。

她有三個願望:第一是希望自己能夠在有生之年再為廣大的青年演員和戲迷觀眾共同唱戲、說戲;二是好好鍛煉鍛煉身體,在社會主義的優越條件下,度過一個幸福的晚年;三是希望在旦角百花齊放的時代,上級能夠重視生行表演,生行演員也不要自棄自餒,要拿出好的成績,將生行表演發揚光大。

再收愛徒

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豫劇"小生泰斗"--王素君,最近再次喜收愛徒,而這一次王素君的愛徒可是一位道情演員,她叫李艷玲。道情是黃河流域流行的稀有劇種,流行於河南省太康縣及其周邊地區的太康道情是道情戲的重要一支,目前擁有一個專業劇團。1992年太康道情劇團參加全國"天下第一團大賽"榮獲八項金獎,被文化部命名為"天下第一團"。李艷玲是太康道情劇團的主力小生演員,曾在首屆民間傳統優秀戲曲匯演中獲得"金鼎"獎金獎。為了保護"道情"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使道情劇種在藝術上獲得更大發展,贏得觀眾喜愛,太康縣文化局積極參與並促進了此次李艷玲拜師王素君。

代表劇目

《小二姐做夢》

相關視頻

央視《戲曲採風》專訪豫劇王派創始人王素君先生

參考資料

  1. 王素君 , 名人簡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