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原圖鏈接王景:字景彰江浙行省處州路松陽縣(今浙江省遂昌縣)人,明朝政治人物。

王景(1276年-1408年),字景彰江浙行省處州路松陽縣(今浙江省遂昌縣)人,明朝政治人物[1]

原圖鏈接王景:《王景傳》影印本,明《過庭訓》。

簡介

原圖鏈接王景:松陽《王村王氏宗譜》世系圖。

明洪武四年(1371)中鄉試,擔任懷遠教諭,因博學應招。之後累任山西參政,與董倫先後戍守雲南。建文初年,召入翰林院,修纂《明太祖實錄》。因張紞舉薦,擔任禮部侍郎翰林侍講明成祖即位後,升任翰林學士。朱棣問如何禮葬建文帝,其回答道:「宜用天子禮。」朱棣聽從其意見[2]

原圖鏈接王景:現代祠堂:松陽王景紀念館。

應詔入朝,擬訂《藩王朝覲儀》。作《京城鐘鼓樓記》,為太祖親覽。升開州(今四川省開縣)知府。獎勵農桑,減免賦役,寬以待民,新增戶籍三千,人口若干。再升山西右參政。勤政愛民,革新吏弊,振肅綱紀。後因屬吏以糧撓法之事所累,洪武三十年被貶雲南。「靖難」師起,獲赦復回京師。永樂初授禮部侍郎兼翰林侍講,繼升翰林學士。一時詔敕皆出其手。某日,成祖擬欲出師而遇大雨,不悅,景以「此乃上天特為陛下洗滌干戈耳」,成祖悅,擢以為親軍指揮使。致仕後,移居池州銅陵縣[3]

永樂六年,死於任上。

參與纂修《永樂大典》、《太祖高皇帝實錄》。平時好挾策,出口成章,以詩文馳名於世[4]

著有《玉堂稿》、《南詔稿》等[5]

生平事跡

出生

王景,字景彰,號常齋。曾用名王奎、王景章、王景常。松陽人稱王翰林或王學士。

元順帝至元二年(1336)四月十五日,王景出生於松陽二十四都靖居村。

清順治十一年(1654)版《松陽縣誌·山川》記載:

「蓮花峰,在縣東四十里。高七千餘丈,秀異雄偉,形若蓮花。中有金門庵,下有資聖寺、天井岩、風門洞。一名蓉川。學士王常齋、長史包雨庵世居其下。」

蓉川,即今松陽象溪鎮靖居村。

靖居,舊稱淨居,自古山水形勝,人文底蘊深厚。西北是層巒疊嶂的蓮花峰,蓉川水流繞東南潺潺而過,匯入松陰溪。溪流南岸的平疇,坦蕩如砥,阡陌縱橫。

元代,邑人王文煥隱居靖居村,後在村西山坳築廬講學,並著有《蓉川十景》詩,被府、縣誌書收入,流傳至今。其中《西山爽氣》最為里人推崇:「一山屹立齊崑崙,萬山拱接推雄尊。伏龍未肯作霖雨,晴霏濕煙生晝寒。金天儲精玉韞石,午夜龍光射奎璧。城市囂塵幾變遷,山中爽氣今猶昔。」

民國《松陽縣誌·理學》載:「王文煥,一名子敬,字叔恭。少負雅操,夙承家學。以元末之亂,不屑仕進,遂取孔、孟諸儒緒言,研極精微,著《道學發明》、《大學發明》、《中庸孟子解》及《心鏡圖治心銘》諸作,以心為明鏡,毋自欺;為藥物,畏敬恐懼,克復省察;為工夫,巍然負泰山、北斗之望。學者宗之,稱為西山先生。」

在西山開館講學前,王文煥在靖居比鄰的板橋村施過教,與村裡的隱逸詩人周權交往密切。周權有詩與王文煥酬和:《西山王君教授吾里,寓館湫陋,形於詠歌,次韻勉之》(見湯光新《此山集全編》)。

民國《松陽縣誌·隱逸》載:「周權,字衡之。通經史,工於詩,至京師,歐陽玄薦與館職,以母老辭不受。有《此山集》。」

王文煥西山開館後,周權不時造訪書院,並有詩留念:《西山書館植菊為臨豕所踐,感而有賦,因再次韻》(見湯光新《此山集全編》)。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有王文煥、周權兩位「大儒」在,郡邑學子紛至沓來,一時間,西山坳書聲琅琅,靖居莊人文蔚起。

陳璉翰林院學士王公景彰墓碑銘》(以下簡稱《墓碑銘》)記載:

「公諱景,字景彰,自號常齋,姓王氏,世為括蒼松陽人。唐觀察使朗之後,代有聞人。宋南渡以從龍功得官者,十有三人,遂為大族。七世祖利政,髙州助教;六世祖祖光,大理評事;越二世,諱宗儒,仕至國子祭酒者,曽大父也;諱可仕,卓有學行,鄉邑推尊者,大父也;父諱必莊,博極群書,通性理之學。」

王利政王宗儒的名字,收入民國《松陽縣誌·仕宦》里。

世」為括蒼松陽人、「世」居其下,兩個「世」字,皆為世代之意,它明白無誤地告訴我們,王景出身於官宦和書香世家,而王氏世家就居住在松陽二十四都蓮花峰下的靖居村。

這從靖居村的包氏宗譜上可以得到佐證。

靖居是包氏聚居地,松陽人俗稱靖居包。此地先有潘氏卜居。根據《丹陽包氏宗譜》記載:蓉川包氏始祖包友行,字景賢,宋元之交,自蟾湖客游本邑二十四都蓉川,入贅蓉川潘工部女兒潘氏。蓉川包氏宗譜始修於明洪武十七年(1384),至民國17年(1928)共十二修。

蓉川包氏宗譜里,最早提到王景的,是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時任吏部右侍郎的縉雲人李鋕。李鋕與靖居貢生包洪伉為同學至交。包洪伉,字以謙,號益齋。包洪伉七十大壽,李鋕寫了《恭賀益齋先生七帙序》:

「且靖居乃古蓉川,距松郭四十里許,山水最佳;其若『靖峰積翠』『風門鳴籟』『天井歸雲』……凡十景,而西山之爽氣為首勝。王翰林、潘工部舊有題詠。」

清咸豐六年(1856),靖居包氏修譜,處州府學廩生葉大楫作《蓉川包氏重修譜序》:

括郡之西,松邑之東,星分牛斗,里號芙蓉。廿四都地擅膏腴,一十景天開錦繡。萬山聳笏,磅磗而氣釀秀靈;二水拖紋,溁洄而脈涵清淑。王翰林之高詠猶新,潘工部之留題足慕。」

清光緒十九年(1893),靖居包氏修譜,蓉川包氏後裔包漢輝作《蓉川包氏重修譜序》:

迄元時,景賢公又徙于靖居,聯姻於潘工部之家,生四子,長文舉、三文昌,受業與王翰林之門,宦績功業,昭垂志乘,至今赫然。」

成長

家學淵源的世代秉承,加上靖居村濃厚的人文底蘊,王景少小聰穎,「公自幼聰敏異常而有至性,十歲通尚書,十五舉業成」(《墓碑銘》)。除了祖父、父親的言傳身教和耳濡目染,王景還拜松陽另一位隱逸「大儒」練魯為師。

顧嗣立元詩選·癸集辛下》載:

「練魯,字希曾,少博學,凡經史子集,靡不精究,為詩文有逸思。至正間,以父進官京師,因省親就試於京,中第而歸,益肆力於學……號倥侗,有《倥侗子文集》行於世。一時邑之彥達若王景、項民彝、王繼行、包公貴,皆出其門。」

練魯的父親練進,元至正初詔入翰林。練魯去北京看望父親,恰逢至正五年(1345)三月會試,練魯「以宦籍就試」,「廷試進士,七十八人及第」,練魯為其中之一。

不過,有元一朝,江南士子多隱而不發,留戀山林鄉野,即使蟾宮折桂,也退居江河湖海,萬山叢中的松陽也概莫能外。元朝共98年,根據《重修浙江通志稿·考選譜》記載,松陽只有元至正五年(1345)乙酉張士堅榜兩位進士,練魯和周梓,但兩位同榜進士都倦於仕進。練魯寫有一首《北斗山》詩,其歸隱的心境袒露無遺:

「隱者巢居在翠微,松花服食蔦蘿衣。人間萬事不着眼,坐看浮雲天際飛。」

「十五舉業成」,王景15歲就讀完了為應對科舉考試而需準備的學業,但此時的元王朝在經歷了短暫的祥和寧靜後,似乎一夜之間陷入了天下大亂,劉福通安徽徐壽輝湖北方國珍浙江先後起事。

時局動盪,又受老師練魯的影響,王景「乃辟『常齋』以屏世紛,益求性命道徳仁義之說,期於實踐,凡『經史子集』,渉獵殆遍,發為文章,髙深雄健,得古作者意」(《墓碑銘》)。

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王景在蓮花峰下開闢了學舍,躲避世事紛擾,廣泛涉獵,遍閱經史子集。經,指儒家「十五經」及相關著作;史,包括正史類、編年類、紀事本末類、雜史類等;子,指諸子百家著作和類書;集,指詩文詞總集和專集等。

在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同時,王景也開始開門納徒。同村的包文昌包文舉兄弟投到他門下。包文昌後由辟舉仕縣丞,包文舉由辟舉授國子助教,升長史,《栝蒼匯紀·卷十二》載其所著有《兩庵》、《和陶》、《璧水》、《海岱》等集。

在高聳的蓮花峰下,美麗的蓉川溪旁,王景讀書授業兩不誤,根本感覺不到時光若流水。

科舉考試

山中無甲子,人間日月長。時間到了公元1370年,也就是明洪武三年,這一年,王景34歲。

靖居村距離松陽縣城四十里,遠離連接府、縣的通濟古道和松陰溪水路,可謂天高皇帝遠。但是改朝換代的震盪,還是波及了這個僻陬山村。

最先感受到的,是名聲在外的王景。

明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發布詔令: 「治國之道,教化為先;教化之道,學校為本。宜令郡縣皆立學,禮延師儒,教授生徒。」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又昭告天下:「自今年八月始,特設科舉。務取經明行修、博通古今、名實相稱者。朕將親策於廷,第其高下而任之以官。使中外文臣皆由科舉而進,非科舉者,毋得與官。」 (《明史》卷七十)

「郡邑交薦,不就」。松陽縣、處州府極力推薦王景出山,但王景不為所動。這時,王景的父親王畢莊站了出來。老王語重心長地對兒子說:

「吾家世受宋爵,暨元不競。汝生命在斗箕,此其兆也,當思先世以儒道顯,希聖賢之跡,立身行道,非止於事親,當移忠於君也,汝其勉之」 (《墓碑銘》)。 。

父親的這一番話,有如一塊石頭扔進池塘,激起層層漣漪,王景聞言,不禁遐思萬千,心緒久久難以平靜。王家先祖在宋朝出仕履宦,光耀門楣。到了元朝,韜光隱晦,蟄伏在蓮花峰下。祖父、父親非不能,而是不為。但出人頭地、兼濟天下的欲望一直在家族的血脈里奔涌。父親說得對,大丈夫安身立命,事親事小,忠君為大。

老王的這幾句話,言近旨遠,與其說說服了王景,倒不如說給了王景走出大山的理由。

王景聽完父親的諄諄教導,「拳拳服膺」。

明洪武四年(1371)正月,深感人才匱乏、求賢若渴的朱元璋又發布詔令,令各行省連續三年舉行鄉試,所有舉人都免予會試,赴京師聽候選官。也就是說,只要通過鄉試中舉,就可以銓選當官了。

明洪武四年(1371),王景參加浙江鄉試,高中舉人。此次鄉試,浙江省儒士薈萃,王景脫穎而出,引得眾人關注。寧波人鄭真雖然奪得鄉試第一名,但對王景褒獎有加,「景彰,世為括蒼儒族,而清謹好修,力學不倦,為古文歌詩,皆典雅蔚贍可喜」(鄭真《常齋記》)。

洪武五年(1372)十二月,浙江各地舉子們啟程前往南京,參加洪武六年(1373)三月的吏部考選(見錢茂偉《王應麟學術評傳》)。

濠梁錄》載:「(洪武六年)三月二十六日,吏部尚書詹公奉旨,注擬浙江進士八人為中立府所屬教官。蓋以諸進士辭以不能居州縣之職,故優待之,且以濠梁為國家興王之地,教育之職必慎選進士為之者,欲其養成人才也。於是中立府臨淮縣儒學教諭鄭真首授是選,洪基定遠縣教諭,胡惟中五河教諭,王景彰懷遠教諭,郭可學宿州靈璧縣教諭,陳希貢徐州蕭縣教諭。既准所擬,四月初八日,於指揮司請文引。」(錢茂偉《王應麟學術評傳》)

王景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一個貴人。詹公即詹同,字同文,初名叫書, 婺源人。元至正年間,舉薦茂才,任命為郴州學正。朱元璋攻下武昌,召他為國子博士,賜名同。洪武四年晉升為吏部尚書。洪武六年,兼任學士承旨。王景曾作《吏部尚書詹公同傳》(明焦竑《國朝獻徵錄卷二十四》),為詹同作傳。

宦海生涯

懷遠是王景宦海生涯的第一站。

懷遠縣地處安徽省北部,位於淮河中游,在淮北平原的南端。境內有荊、塗兩山夾淮對峙,又是渦、淮兩河匯流之處,形勢險要,歷代為兵家必爭之地。每當改朝換代兵戎相見時,這裡經常成為爭奪角逐的戰場。明朝開國元勛常遇春花雲等都出自懷遠。

王景到任後,住在縣治里。安頓好一切,王景找人算了一卦。「得易之恆。筮者曰吉,恆者,常也,久也。常故能久,久則悠遠矣,且恆剛上而柔下,雷風相與巽而動,有恆久之義焉。於是,以常名齋」(明鄭真《常齋記》)。

王景的「常齋」名氣很大,和他同時被詹同授任臨淮縣儒學教諭的鄭真,後來專門寫了一篇《常齋記》,記敘「常齋」的由來和王景在懷遠任上的政績。明詩人烏斯道有詩《賦王景章拙齋》:

諸子便獧方得意,我心椎魯動違時。

能言鸚鵡休相笑,鈍足駑駘不自支。

山屐每因春興著,酒船長信晚潮移。

靜看爐鞴長施巧,此日黃金合鑄誰。

戰亂後的懷遠,滿目凋敝,百姓流離失所,食不果腹。位於縣治東南的儒學館舍,元末時被戰火焚毀。王景組織人手搭建臨時用房,開展教學;一邊會同知縣唐蔚,在儒學原址上興建館舍。

明鄭真《常齋記》載:「兵燹以來,學校之事,有所未遑。景彰既至,而館舍蕭然,在學子弟皆復業之,家樵牧童豎迫於有司,勉強應命,從師授業之誠無有也。」

學校蓬戶瓮牖,差強人意。學生們原先在家砍柴或者放牛,這些被迫來上學的頑童,根本無心讀書。王景循循善誘,毫無懈怠,「景彰曰:吾惟盡其職焉耳。晝夜程督,不見有不堪之色,人以是敬憚之」 (明鄭真《常齋記》)。

「時方兵燹後,學校甫興,日與諸生披荊棘、建學官,講明『堯舜禹湯、文武周孔』之道,亹亹無倦,士子多有成就。」(《墓碑銘》)

王景在懷遠任上,旰衣宵食,一干就是三年多。期間,因營建儒學館舍、竭力督學興教,頗獲好評,加之文筆卓犖,名傳朝野。

宋濂年表》記載:「(洪武八年)九月,明太祖命皇太子朱標及秦王等出遊鳳陽府,以講武事。詔宋濂等從行。」宋濂是太子朱標的老師。朱標出遊鳳陽,朱元璋令宋濂隨行。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一》記載:「上閱《輿地書》得《濠梁古蹟》一卷,命內臣馳驛以賜東宮,且題其外,令濂詢訪隨處言之。皇太子至池河驛,得上所賜書,大喜,以示濂,濂因啟曰:臨濠古蹟,惟塗、荊二山最著,塗山在昔鍾離縣西九十五里,荊山亦在縣西八十三里,二山本相聯屬,而淮水繞荊山之陰,神禹鑿之,水始流二山間,民獲免阻修之艱,禹之功也。」

鳳陽府古稱臨濠,懷遠縣為其所屬。鳳陽境內荊、塗二山最為有名。洪武八年(1375)十一月,宋濂與朱標約定同游二山。頭晚,宋濂特地邀請懷遠教諭王景來到船上住宿,第二天黎明乘船前往塗山腳,步行入山。游完塗山,又入荊山。一個月後,宋濂寫就《游塗荊二山記》,流傳至今。

此次游山的,除了王景這個毫不起眼的縣教育局長,都是當時的名家大儒,太子正字桂彥良、晉府長史朱伯言、楚府長史朱伯清和吳認伴讀王致遠等人。66歲的宋濂邀請39歲的王景同游,夜宿舟中,抵足而眠,當是以文相知。

洪武九年(1376),王景在懷遠教諭任上滿三年, 「考為九州二十五縣最」(《墓碑銘》)。時方朝廷用人之際,如果不出意外,王景將獲擢升。

但是,事情就那麼湊巧,「命未下而父卒」(《墓碑銘》)。

應詔京師

洪武九年(1376),王景回家奔喪守制,「聞訃哀號頓絕復甦」、「凡治喪,悉從古制」(《墓碑銘》)。

洪武十二年(1379),王景3年守制滿,恰逢朱元璋徵召天下「博學老成之士」,《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二十八》載:

上謂禮部臣曰:為天下者,譬如作大廈,非一木所成,必聚材而後成,天下非一人獨理,必選賢而後治,故為國得寶,不如薦賢……宜下有司悉心推訪,禮送於朝,朕將顯用之。

王景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二個貴人。時任浙江布政使安然推薦王景應詔。《明史卷一百三十七列傳》:「安然,祥符人,徙居潁州。元季以左丞守萊州。明兵下山東,率眾歸附。累官山東參政。撫綏流移,俸余悉給公用,帝聞而嘉之。洪武二年,召為工部尚書,出為河南參政,歷浙江布政使,入為御史台右大夫。十三年改左中丞,坐事免。未幾,召為四輔官。」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二十六》:「洪武十二年八月甲辰,以御史台右御史大夫丁玉為左御史大夫,浙江布政使安然為右御史大夫。」

安然在調離浙江布政使前,推薦王景以「博學之士」應詔。王景到南京後,朱元璋親自接見,「訪以治道」,隨後,安排王景「日直翰林,隨班朝見,錫晏西序」(《墓碑銘》)。

此次應詔京師,在朱元璋的眼皮底下,王景展現了他的卓越文學才能,「制《藩王朝覲儀》,改賜日本書,作《樂章》與《京城鐘樓記》」(《墓碑銘》)。《藩王朝覲儀》等事關國體,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王景的每篇文章,「太祖皇帝皆親覽」。

明翰林院侍講學士廖道南評價王景文章:「予考《文衡》,乃見王景彰所撰諸篇,俱舂容爾雅,暢茂敷賁。乃知國初渾厚和平之氣,不獨於運數見之,是有徵於文物也已」《殿閣詞林記卷四》。

王景的《京城鐘樓記》一文,高深雄健,體現了王景為文的特色:

天子之都,眾大之地,故必渙鴻閟之具,以昭天休。俾民靡或踰於防,古之明王建大中之極,樓域之亢爽以棲鐘樓,挈壺氏掌之,伺日晷之出內以為晨昏,節非欲侈,為壯麗大觀也。不如是,則天紀不修,而大音希聞於遠也。國朝混一華夏,建都應天,據龍阜、阻大江,招城萬雉以鎮服四海。皇上維清緝熙,德懋周溥,以為政令之行,自京師始。肇建譙樓於皇城之西地,當崇岡既亢且陽,凡為楹二十又四,高若干丈,下為馳道,上懸巨鏞,蒲牢追蟸,作其鱗之而鼓晉三八,周列於次,扶桑啟曙,眾華藟動,徐疾三止金奏,爰作以數節之一百又八聲,處天地無遠,不格天關,以開地戶,以辟人文,以啟崦嵫。景昧數,亦如之。於是,戒百司,飭群隷,令於眾曰:凡興作休偃,毋先時亦毋後時,敢有不恭罰無赦。嗚呼!聖皇恪守舊章,以為民防,天時正於斯,人紀修於斯,國容觀於斯,建一樓而百度舉,其誰敢不飭?是宜表天聲於四海,而垂則於億萬斯年之永也。

「偶逐征鴻過鄴城,譙樓鼓角晚連營」。譙樓,又稱鐘樓,鐘樓巍然屹立,有如鶴立雞群;晨昏鐘鳴一百零八聲,迴響在芸芸眾生的內心深處。鐘樓是京師標誌性建築,其時的南京城,文學大腕雲集,王景能獲准為譙樓作記,不知羨煞了多少文人。

辭官回鄉

王景在南京沒停留多久,「尋升大名開州知州」。

開州,即今濮陽,位於河南東北部。自古以來是中原要衝,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商滅夏的「昆吾之戰」、春秋晉楚的「城濮之戰」,晉鄭的「鐵丘之戰」,秦末的「項羽章邯之戰」,漢末曹操呂布的「濮陽之戰」,五代晉梁的「德勝之戰」,宋遼的「澶淵之戰」等均發生於此。

元、明之交,開州飽受戰爭蹂躪。《萬曆大名府志·田賦志》記載,洪武初年,承金、元之後,戶口凋耗,閭里空虛。

王景此次上任開州,與幾年前履職懷遠不同。那時他只是一個八品小官,分管教育一塊。而知州為從五品,主政一方,上令下達,治理百姓,審決訟案,稽察奸宄,考核屬吏,徵收賦稅等。

「發其素蘊以施於政,寬而平、明而恕,不為淺功近利,民皆安之」 (《墓碑銘》)。

王景以學者的聰明睿智和宏闊胸懷,整頓州衙和屬邑吏治,以寬宏、公正、嚴明的態度施政於民,使得州、邑僚屬致力於公,專心為民。

「復修學宮,建壇墠,勸農桑,均賦役,得新籍戶三千口,若干田賦」(《墓碑銘》)。

開州歷經連年戰亂,百廢待舉。王景首先修建學校館舍,使流落街頭鄉野的孩童接受啟蒙教育;建造祭壇,用以法天地、敬神明、尊祖宗,使得民心歸攏;鼓勵農民耕種田地,賦役征派,公平公正。政通人和,又休息與民,不到一年,開州新增人口3000,並順利完成田賦徵收。

開州任上,王景興建了「郭忠烈公祠」,祭祀邑人郭嘉,褒其忠烈,並作《郭忠烈公祠記》:

開州為古河朔地,大河環繞,土厚水深,其融結磅礴之氣,薈蔚而成英烈之風。以故賢傑挺生,奇才輩出。而慷慨激烈,與日月爭光者,於唐則有吳忠公漵。於元則有伯顏文節公師聖。若城亡與亡,父子殉節,郭忠烈公其尤著者也。按本傳,公諱嘉。祖昂、父惠,俱以戰功顯。公慷慨有大志,登泰定三年(1326)進士第,累遷廣寧路總管。有詔團練義兵,公招集民數千,教以坐作進退,號令齊一,賞罰明信。東方諸郡錢糧之富,甲兵之精,稱公為最。至正十八年(1358),賊至,圍城垣數十里,有大呼者曰:「何不出降。」公射之中頰。賊稍退,遂開西門逐之。父子力戰以死。事聞,贈河南江北等處行省右丞,封太原郡公,諡「忠烈」。我朝武功耆定,海寓統一。洪武三年(1370)訪天下死節之臣。本州判官歐陽萃以公事上聞,上嘉其死事,詔大名開州立廟祀焉。嗚呼!元有天下百餘年,平日高爵厚祿名列朝紳者,不知凡幾。迨其末造,王政不綱,天下瓦解,郡縣守土之臣多望風逃遁。而廣寧一路,公獨竭力拒守,捐軀殉難,諡之曰「忠烈」,洵不愧矣。今新朝定鼎,不以勝國孤臣稍存異視,特詔建祠立祀,千秋曠典,何其隆歟?開州,公桑梓之邦也,有司遵明詔創建祠宇,奉公入祀,將見潔籩豆以靜嘉,妥忠魂於陟降。後之駿奔廟中者,有不起敬起慕,景仰遺徽,而永永弗替也哉!是為記。

因為夙夜在公,身心交瘁,王景積勞成疾,無奈只得辭官回鄉養病,「會以疾歸鄉里」(《墓碑銘》)。

充軍發配

洪武十三年(1380),44歲的王景回到家鄉靖居養病。

「明年,征赴闕」 (《墓碑銘》)。

洪武十四年(1381),王景赴南京,入朝陛見朱元璋,被留在皇帝身邊,「御書姓名於策命,覆檢山東諸司牘奏,日給食大官」(《墓碑銘》)。

「亡何,授山西布政使司右參政」(《墓碑銘》)。

沒過多久,王景因擢升離開南京,遠赴山西。《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三十九》記載:

(洪武十四年)九月辛丑,以儒士張璲福建左布政使,以王廉為陝西左布政使,安處善徐子民曹岱梁伯興、彭友信、韓宜可、李宜之俱為右布政使,處善湖廣,子民山東,岱浙江,伯興河南,友信北平,宜可山西,宜之江西,又以教諭王景為山西布政使司右參政,呂原度為山東布政使司右參議,張景翔為周府右長史。

此前的洪武十三年(1380)正月十三日,朱元璋在奉天門選官,定下南北更調用人之法。他命吏部:以北平、山西、陝西、河南、四川之人於浙江、江西、湖廣、直隸有司授職任官;浙江、江西、湖廣、直隸之人,於北平、山東、山西、陝西、河南、四川、廣東、廣西、福建有司授職任官;廣西、廣東、福建之人,於山東、山西、陝西、河南、四川有司授職任官。

此次擢任山西,王景遇到了此後將患難與共近20年的韓宜可。韓宜可,字伯時,浙江山陰人。洪武初,薦授山陰教諭,轉楚府錄事,擢監察御史。曾彈劾丞相胡惟庸、御史大夫陳寧等權貴。韓宜可「詩文高老」,在獲任山西前,像王景一樣應詔在朝,受命撰祀鐘山、大江文;諭日本、征烏蠻詔等。

南京到山西,迢遙千萬里。王景和韓宜可結伴出行,乘驛車晝夜兼程趕赴山西。

明代省布政使司設左右布政使各一,從二品,屬於省級最高長官。其下有左右參政各一,從三品,左右參議各一,從四品。參政和參議分別負責府縣、特種專項事務。韓宜可任右布政使,王景任右參政,兩人屬上下級關係。

不過,韓宜可和王景名為上下級,但是同為浙江老鄉,又都是惺惺相惜的文人,兩人在山西任上,心有靈犀,配合默契。

洪武初期的山西,與其他地方不同。元末中原地區兵燹、疫病、天災大行其道時,山西卻有如世外桃源,遠離戰亂,風調雨順;經濟繁榮,人丁興盛。元人鍾迪《河中府(蒲州)修城記》記載:當今天下劫火燎空,洪河(黃河)南北噍類無遺,而河東一方居民叢雜,仰有所事,俯有所育。

《明太祖實錄卷一百四十》記載:(洪武十四年十二月)是歲計天下人戶一千六十五萬四千三百六十二,口五千九百八十七萬三千三百五……山西布政使司戶五十九萬六千二百四十,口四百三萬四百五十四。

正因為山西人口稠密、物華天寶,朝廷下達的賦征也多。《山西通志·田賦卷四十四》記載:「明洪武初定天下田稅,畝五升或三升;惟山西稻葦而外有斗一二升者,有一斗有八升有七升者,坡地五升,奇磽角山沙亦二三升。是以山西之糧在江北獨重。」

朱元璋非常倚重山西。《明太祖實錄卷一百三十》記載:(洪武十三年二月丁亥)戶部奏定文移減繁之式……天下有司倉庫金谷錢帛,其陝西、北平、四川、山東、山西五布政司供給軍需者,兩月一報,其餘布政司並直隸府州半年一報。

此前的洪武十四年正月,國子助教、溫州樂清人趙新出任山西布政使,朱元璋親自接見,諭之曰:「今布政使視古之牧伯,其任甚重,在承流宣化通達民情也。若上德不下究,下情不上達,遠邇乖隔,上下不親,民不可得而治矣。卿等慎之。」

趙新,字彥銘,又作彥明,號止軒,樂清城關人,曾任職開封知府。但趙新在山西任上沒呆幾個月,《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三十七》記載:(洪武十四年)癸丑,召山西右布政使趙新為翰林院修撰,不久致仕。

趙新從山西被召回的原因,在朱元璋批准他退休回家的詔書里說得很清楚:「惟卿質直無偽,涉獵書史,始為國子助教,能舉其職,及遷山西布政使,雖無所設施,而持身廉潔,朕以卿本儒者,而才不及中人,不宜任以政務,授翰林修撰,既而見卿年老多疾,特令致仕,卿其保厥終始,以副朕懷。」

作為浙江老鄉,韓宜可和王景非常清楚趙新來去匆匆的原因。前車之鑑,後車之師,兩人到任後,絲毫不敢懈怠。

「以承流宣化為己任。振紀綱,恤民隱,厚風俗,清吏弊,善彰惡癉,百司肅然,上下虛心屬目,冀見真儒之用」(《墓碑銘》)。

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意有以稅糧撓法者,按之不伏辜,上章誣以事」(《墓碑銘》)。

布政使分管「民政」,催繳徵收稅糧是主要職責。在徵收糧食時,有官吏與地主豪強相互勾結,貪贓枉法,韓宜可和王景依法查辦後,對方不肯服罪,向皇帝上書,誣告韓宜可和王景。山西稅糧為朝廷所重,朱元璋的神經非常敏感,不問青紅皂白,不但罷免了韓宜可和王景,還將兩人萬里充軍到雲南。

很快,新的官員就任命了。《明太祖實錄卷一百四十八》記載:

(洪武十五年九月)庚申,以吳昭為山西布政使司右布政使,邵勉為左參政,錢壽祿為右參政,劉安禮為左參議,王惟善為右參議。

雲南時光

《墓碑銘》載:「與韓同謫居雲南臨安」,《明史列傳第四十》載:「與倫先後謫雲南」。

《說文》:謫,罰也。

對王景來說,這是一次九死一生的貶謫充軍。

一切要從頭一年說起。

洪武十四年(1381)九月,正當王景和韓宜可一路顛簸,風塵僕僕趕往山西的時候,明朝厲兵秣馬多年的30萬大軍,在大將軍傅友德和左、右副將軍藍玉沐英率領下,跋山涉水,一路殺奔雲南。年底,明軍攻入昆明,元朝鎮守雲南的梁王把匝刺瓦爾密敗走普寧洲忽納寨,與左丞達的,右丞驢兒等自縊而死。洪武十五年(1382),明軍分兵兩路,一路往臨安(今建水),一路向滇西,於三月攻克大理,俘獲元大理路總管段世,鶴慶路總管高氏出降。

雲南歷為少數民族居住地,司馬遷在《史記》里稱其為「西南夷」。明初雲南人口只有25萬人,土地荒無、人口稀少。雲南平定後,朱元璋諭告傅友德等留江西、浙江、湖南、河南四部兵守雲南,以控制邊防要害,由沐英統率,軍隊開始屯田。洪武十七年(1384),朱元璋命令把留戍雲南的軍士家屬,全部從內地送到雲南,落籍為軍屯戶。還從內地人口稠密的地方如江南、江西等地,大量移民到雲南充實邊疆,實行大規模移民墾殖。大量漢人入滇,保證了中央政權對雲南的令行禁止。

與此同時,一大批文人官員被貶謫到雲南各地。雲南府有費良弼,精於天象之類,曾任蘇州太守;樓璉,以明經歷官主簿、知縣和廣東道御史等;平顯,洪武初應孝弟力田,博學能文;逯昶,通經術,能賦詩;劉有年,以明經薦拜監察御史;鄭旭,以學行薦國子學;堂儀,曾傅太子;增日章、陳士瑞均為翰林學士,在雲南耕讀而終;毛鉉,翰林侍讀等;大理府有朝廷畫史金潤甫,進士謝廷菃等;永昌府有監察御史范從文、姬思忠,進士劉寅,儒士祝璀以至翰林院學士楊慎等。此外曲靖府、楚雄府、澄江府,乃至比較邊遠的蒙化府、鶴慶府、廣西府、北勝州等都有謫戍流寓士人定居。

在戍兵屯田、移民墾殖的時候,朱元璋將眾多文人官員謫居雲南,應該是有意為之,用心良苦。相比於廣袤的中原和富足的江南,雲南不但是不毛之地外,還是文化的沙漠。明以前,雲南的儒學教育停留在上層貴族集團的小圈子裡,「今考舊志,終元之世,所載科甲之選,僅僅五人焉」(明天啟《滇志卷八》)。朱元璋把這些文人謫居到雲南各地,有如把文化的星星之火,撒落到了雲貴高原。

事實證明了朱元璋的高瞻遠矚。

王景和韓宜可一路顛沛流離,於洪武十六年到雲南臨安。同時被貶謫到這裡的還有另一位浙江老鄉桂慎。桂慎,字宗敬,浙江慈谿人,洪武間任中書舍人。

說是貶謫,其實是萬里充軍。官員罷官貶職後,被剝奪了薪俸祿養,生活往往捉襟見肘、難以為繼。自洪武十六年(1383)至洪武三十一年(1398),王景在雲南臨安呆了15年,有關這15年的謫戍生活,陳璉在《墓碑銘》這樣描述:

「與韓同謫居雲南臨安,簞瓢屢空,不以介意,日以經史自娛。雖故人饋遺,非義者一不受。自總兵西平侯,及文武縉紳,莫不禮重之。仰思朝廷聲教,溢於前代,撰《鐃歌》二十,《平雲南頌》一。鋪敘聖徳以潤色鴻業,以為『碑銘記序雜文』又若干卷。」

陳璉(1369一1454),東莞人,字廷器,號琴軒。洪武二十三年(1390)中舉,歷任桂林府教授、國子助教、許州知州、滁州知州、四川按察使、南京通政使掌國子監事、禮部左侍郎,正統六年(1441年),年逾七十,辭官歸里,景泰五年(1454年),病逝於家,年85歲。

事非經過不知難,陳璉40年為官,一生坦途。王景15年的步履維艱的貶謫生活,在他筆下顯得過於輕描淡寫。

《墓碑銘》惜墨如金,避重就輕,清嘉慶《臨安府志卷七》卻不吝筆墨,記載王景和韓宜可在臨安文廟講學,「提倡文教」、 「士紳多尊禮之,使子弟受學」、「從游者多以詩書自勵,其士習最淳,……弦誦之聲,達旦不綴,士屆成童,而後詩文人相與立文會,嚴學規,就正於校官之賢者」、「人文蔚然起」等等。

後世的志書對王景的講學評價很高,《臨安府志》載:「臨安文化之開,自韓都諫、王學士兩先生謫戍始」。《滇史》載:「二公皆博學宏才,詩文高古,滇人多從之游。後皆召還。臨安文風二公倡之,郡中至今崇祀。」 《雲南通志》載:「初,臨安人不知學,自二公來相與講論庚唱,郡中子弟翕然從之,於是文教始興,至今猶景仰焉。」

王景和韓宜可文廟講學,一方面是雲南落後的儒學教育,激發起了文人的責任感。另一方面,文人清貞孤介,「雖故人饋遺,非義者一不受」,授徒講學,既為稻粱謀,又保持人格獨立。

與此同時,王景還應邀撰寫了大量的『碑銘記序雜文』,如《敬思堂記》《龍泉山道院記》《文節先生墓志銘》《雲津橋記》《為新建府治記》《董莊愍死節威楚序》《重修涌金寺記》等等。這些文章,有的是應景之作,王景之所以為之,除了人家慕名而來盛情難卻外,可觀的潤筆費應該也是原因之一。此外,王景還和另外兩位貶謫者平顯,程本立共同纂修了《雲南志》。

事實上,王景以謫戍者的身份,能在官修的文廟裡從容地授業講學,能夠悠遊各地提筆撰寫各類碑銘記序,與兩位執掌雲南的文武大員分不開。

武官是鎮守雲南的沐英。沐英(1344-1392),字文英,濠州定遠人,朱元璋養子。大朱標11歲,在馬皇后的撫養下長大。12歲隨朱元璋攻伐征戰,開始軍旅生涯。18歲的沐英被授帳前都尉,參與守鎮江,開始擔當軍事要任。以副帥之職隨鄧愈征討吐蕃,因軍功被封西平侯。以右副將軍參與平定雲南,後留滇鎮守,勵精圖治,使雲南的農業、商業得到飛速發展。沐英非常重視教育,增設府學、州學、縣學達幾十所,興建了一大批儒學館舍,擇選民間優秀及土官子弟入學,賜給飲食和衣服,並親頒學制、學規,禮聘人才任教。洪武二十二年(1389)沐英到南京述職,朱元璋說:「汝在,朕無西南之憂。」沐英雖年少從軍,但一直求知若渴,暇余就找儒生講說經史。沐英對謫居雲南的儒人不但沒有絲毫歧視,反而禮遇有加,奉為上賓。此外,沐英還是一個極具感恩之心的人,洪武十五年(1382)九月,沐英因義母馬皇后病逝,悲傷過度而咳血;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五月,沐英因太子朱標的去世,傷心過度沉疴再起,於兩個月後病逝於雲南任所,年僅48歲。被追封黔寧王,諡昭靖。三年後,建祠祭祀,王景作《黔寧昭靖王祠堂碑》。這是題外話。

文官是雲南布政使張紞。張紞(?-1403),字昭季,陝西富平縣人。洪武十五年(1382),朝廷平定雲南,朱元璋下詔派張紞主持雲南政務。《明史·張紞傳》:「二十年春入覲,治行為天下第一,特令吏部勿考……紞在滇凡十七年,土地貢賦、法令條格皆所裁定。民間喪祭冠婚咸有定製,務變其俗。滇人遵用之。朝士董倫、王景輩謫其地,皆接以禮意。」 明焦竑《國朝獻征錄卷之二十四》:「是時,雲南寓賢董倫、王景、韓宜可輩,不問識不識,皆厚恤之,以故遷謫至者如歸。」

不過話說回來,即使沐英和張紞兩位軍政要員再怎麼禮遇厚賚,貶謫的低人一等和思鄉的遙不可及,還是使王景的內心備受煎熬。每當夜深人靜或逢年過節,飄零他鄉的懸浮感和思念親人的酸楚感交織於心頭。如《新春偶成》:

「南來憔悴滇陽客,每向年光感去留。萬里歸心背殘臘,五更清夢落神州。」

韓宜可也有類似的詩,如《和王太原中秋韻》:

「未忍他鄉死便休,每依南斗望中州。青天有月來今夕,白髮無家度幾秋。客計空彈馮子鋏,愁心長倚仲宣樓。明年此會知何在,且賦新詩紀遠遊。」

洪武三十一年(1398),桂慎、韓宜可先後離開貶地臨安,王景作《送五雲韓先生詩序》,文中充滿了不舍、羨慕和傷感之情:

「予與韓先生伯時、桂慎同斥十又六年,坎土稟蹇迤,自意與世絕矣,長與荷戈執戟者伍矣……不浹十辰,首拔桂慎於拱稽中,未幾,復有伯時之命……伯時行矣,天之生材,非徒美其身也,將以斯民濟也……伯時行矣,其將何以處我哉?系以詩日:「勸君以仙家霞觴之清酒,贈君以一唱三嘆之朱弦。人生聚散等萍梗……」

南京時光

洪武三十一年(1398)六月二十四日,明開國皇帝朱元璋去世。六月三十日,朱元璋的孫子朱允炆即皇帝位。一朝皇帝一朝臣,朱允炆隨即晉用齊泰為兵部尚書、黃子澄為太常寺卿。七月,召方孝孺為翰林院侍講。八月以雲南布政使張紞為吏部尚書。

張紞成為王景生命中的第三個貴人。新皇即位,大赦天下,那些貶謫各地的官員齊聚南京,等待安排職位,一時間,頗有些僧多粥少。朱元璋高屋建瓴,他將那些才學官員貶謫到窮山惡水之地,讓他們去「承流宣化」。同時苦其心志,餓其體膚。這些人在朱允炆手裡獲赦和起用,必然對其感激涕零和死心塌地。

王景在赴任開州知州前,曾經「日值翰林」。張紞就任吏部尚書後,向朱允炆推薦王景入翰林。

明廖道南《殿閣詞林記卷二》載:「吏部尚書張紞前為雲南布政,雅知其賢,薦升翰林院侍講。」

明談遷《國榷卷十一》載:「明太祖洪武三十一年戊寅(1398)八月,召王景彰於雲南。為禮部右侍郎兼翰林侍講。」

張紞推薦王景入翰林,看中的是他學富五車,可當大用。這個「大用」,就是纂修《太祖高皇帝實錄》。按照明制,新皇帝登極後,即詔修前朝實錄。

《明史列傳第四十》記載:「建文初,召入翰林,修《太祖實錄》。用張紞薦,除禮部侍郎兼翰林侍講。」

《國榷卷十一》載:「建文元年正月丁酉,敕修《太祖高皇帝實錄》。禮部侍郎兼翰林院學士董倫、禮部侍郎兼翰林侍講王景彰為總裁官,太常寺少卿廖升、翰林院侍講學士高遜志為副總裁官,國子監博士王紳、漢中府教授鬍子昭、齊府審理副楊士奇、崇仁訓導羅恢、雲南馬龍他郎甸長官司吏目程本立等纂修。」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底,王景從雲南回到南京。這一年他63歲,已過花甲之年,按理應該退休回家提籠架鳥或含飴弄孫。但對張紞來說,卻是正當其用,因為放眼朝野,堪任《太祖高皇帝實錄》總裁的,能有幾何?明初的「文學三巨頭」,高啟於洪武六年(1373)被腰斬,劉基於洪武八年(1375)寂寞去世,宋濂於洪武十四年(1381)在流放途中病逝。而即使同為總裁官的董倫,也已75高齡,垂垂老矣。

《太祖高皇帝實錄》的纂修於朱允炆即位後的兩個月開始籌備,建文元年(1399)正月正式開局修書。正當王景和纂修官們在汗牛充棟的史料里爬羅剔抉的時候,收到了母親去世的消息。《墓碑銘》載:

「洪武卒年,召回,入翰林。會太夫人項卒,守制於家,服闋回京。太宗即位,初授翰林侍講,未幾,升學士階,奉政大夫。」

陳璉的《墓碑銘》寫於明永樂二十一年(1423),這時,明成祖早已完成了對建文朝的清洗,包括舊臣的清除和檔案的清空。有關王景在建文期間的事情,陳璉諱疾忌醫,閉口不提。

事實上,當朱棣與朱允炆叔侄兩軍對壘時,王景已經回到靖居老家守制。命運似乎特別垂青王景,他在靖居丁憂的三年,正是朱棣與朱允炆叔侄兵戎相見的三年。朱允炆優柔寡斷,軍國大事聽從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文人,三人急於求成又紙上談兵,東施效顰西漢景帝削藩。靖難之變爆發後,朝中的文官無法置身事外,大都捲入其中。

建文三年年底(1401),王景回到南京,其時《太祖高皇帝實錄》纂修已近尾聲,王景參與了最後的審定。十二月,《太祖高皇帝實錄》完稿。

建文四年(1402),朱棣與朱允炆進入決戰期。三月初,淝河之戰爆發;四月中旬,小河之戰爆發;四月下旬,靈壁之戰爆發。靈壁一戰,指揮使宋瑄戰死,總兵何福單騎而逃,其他如左副總兵陳暉、右副總兵平安、都督馬溥徐真、都指揮孫成等三十七名主要將領,以及監軍副都御史陳性善、大理寺丞彭與明、欽天監副劉伯完、指揮王資等一百五十名軍官全部被俘。五月,朱棣率軍渡過淮水,攻下揚州、高郵、通州(今江蘇南通)、泰州等要地,準備強渡長江。六月初三,燕軍自瓜洲渡江,十三日進抵金川門,守衛金川門的李景隆和谷王朱橞開門迎降。

靖居的三年守制,再回到朝廷,王景淡出了朱允炆的視線。當朱棣的燕軍向南京摧枯拉朽逼近,朝中文武同仇敵愾時,王景幾乎游離在漩渦之外。正是這樣的游離,使得王景得以保全自身。適逢亂世,沒有人能主導自己的命運,就是貴為九五之尊的朱允炆,也在亂軍中不知所終。

朱棣的軍隊攻進南京後的情形,清谷應泰《明史紀事》記載得很清楚:

「是日,茹瑺先群臣叩頭勸進,文臣迎附知名者:吏部右侍郎蹇義,戶部右侍郎夏原吉,兵部侍郎劉俊,右侍郎古樸、劉季篪,大理寺少卿薛岩,翰林學士董倫,侍講王景,修譔胡靖、李貫,編修吳溥、楊榮、楊溥,書黃淮、芮善,待詔解縉,給事中金幼孜、胡濙,吏部郎中方賓,禮部員外宋禮,國子助教王達、鄭緝,吳府審理副楊士奇,桐城知縣胡儼。」

茹瑺時為兵部尚書,他和24位文武官員審時度勢,選擇了歸順。更多的人在城破時和朱棣登基後,選擇了與建文朝生死相隨。與王景一起同修《太祖高皇帝實錄》的那幾個人,廖升自縊死;鬍子昭與兩個兒子一同被殺;程本立自盡;高遜志遁跡雁盪山以卒。對王景有薦舉之恩的張紞,朱棣解除其職務,給一半薪水,並勒令居住京師。張紞從朝中回來,在吏部後堂自縊死。

但歸順並不意味着平安無事,王景馬上就遇到了生死的關口。

朱棣登基,要起草登基詔書,告諭天下。朱棣首先想到了宋濂的學生方孝孺。方孝孺為翰林學士,朱允炆討伐朱棣時,「詔檄皆出其手」。南京城破後,忠於朱允炆的文臣武將,有的自殺,有的被殺,有的遁無影蹤,方孝孺「被執下獄」。此前,在兵發南京時,朱棣的謀士姚廣孝曾有請託,「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殺之。殺孝孺,天下讀書種子絕矣」。《明史▪方孝孺傳》記錄了朱棣讓方孝孺起草詔書時的情景:

召至,悲慟聲徹殿陛。成祖降榻,勞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輔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國賴長君。」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此朕家事。」顧左右授筆札,曰:「詔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投筆於地,且哭且罵曰:「死即死耳,詔不可草。」成祖怒,命磔諸市。孝孺慨然就死,時年四十有六。

殺了方孝孺後,朱棣的目光落到了宋濂的另一個學生、翰林侍讀樓璉身上。樓璉沒有像方孝孺那樣大義凜然,明李贄《藏書▪翰林侍讀樓公》記載:

樓璉,字士連,金華人。常從宋濂學。洪武中,以儒士召,歷官至監察御史,謫戍雲南。建文嗣位,屢下詔求賢,璉以文學舉入翰林為侍讀。靖難兵入,命方孝孺草詔,孝孺哭且罵,授之筆,擲諸地,曰:「身可死,詔不可草。」改命璉及王景,璉惶懼不敢辭。歸而憤悶,妻子曰:「得無傷方先生邪?」璉愧曰:「我受刑猶可,正恐累及爾輩耳。」逡巡一夕,自經死。

為了一道登基詔書,連着死了兩個名儒,這肯定是朱棣始料未及的。如果按這種方式找下去,可能還要死人,並且死的都是名聲在外的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縱使朱棣馳騁疆場練就了一副鐵石心腸,也於心不忍,何況,死的人已經太多了。

朱棣改變了令人起草登基詔書的方式,由朝堂上的大庭廣眾轉為私相授受。這一轉變,使得登基詔書由誰起草成了歷史懸案。民間流傳有兩個版本,一說是王景,一說是無錫的王達

明李贄《藏書▪侍講學士王公》記載:

王達,字達善,無錫人。洪武間,為大同訓導。過北平,私上謁成祖舊。成祖喜,禮達。建文末,薦升國子教職。靖難後,姚廣孝又薦達,升翰林編修,再升侍講學士。達謙和恭慎,能詩文。上嘗問達建文君事。對曰:「建文君亦可與為善,顧輔導非人耳。」上終薄達。一日達侍,問達十難字,達識其八。上曰:「朕更有難字難汝。」達懼,服銀屑死。上顧憐之,命有司歸其喪。或日達草靖難登極詔。或曰:草詔者括蒼王景學士也。

不過,我們稍加分析,就可撥開歷史迷霧。朱棣物色草詔人時,王景為翰林侍講,王達為國子助教,兩人筆下功夫難分伯仲。但相比之下,王達與朱棣更為密切。兩人在洪武間就建立了友好關係,「私上謁成祖舊。成祖喜,禮達」,後來又有姚廣孝的推薦。而王景一直貶謫在雲南,與朱棣緣慳一面。但到後來,王達卻不為朱棣待見,最終「服銀屑死」。

而王景卻得到朱棣賞識和重用,「太宗即位,初授翰林侍講,未幾,升學士階,奉政大夫,居清華之地,掌絲綸之命」 (《墓碑銘》)。《大明太宗文皇帝實錄卷之十》記載:「洪武三十五年秋七月丙戌,升翰林院侍講王景為本院學士,擢吳府審理副楊士奇為編修。」

這一切,或許都源於王景起草了詔書。這與明哲保身無關,與見風使舵更無涉,這是一位66歲高齡的儒者的選擇,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因為這一道詔書,王景與朱棣變得心有靈犀。朱棣曾經在朝堂上問諸大臣,用什麼禮儀規格來安葬朱允炆。滿朝文武面面相覷,鴉雀無聲。此前,朱棣剛剛開出29位或罷職或磔死或族誅的奸臣名錄,大規模的殺戮正在進行。正當所有的人都噤若寒蟬時,王景趨前一步,頓首說:「祭葬仍天子」( 談遷《國榷卷十二》。此語一出,那些平素與王景友善的官員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但誰都沒想到,朱棣聞言微微一笑,頷首「從之」。

朱棣要的就是王景這個建議。他揮師南進,飲馬長江,為的是「清君側」、「誅奸臣」、「奉天靖難」,並不是與侄兒爭奪皇位。誰知道朱允炆 「不究朕懷,闔宮自焚,以自絕於宗社」呢?如今,以天子禮儀安葬建文帝,既宣告了朱允炆已死,一切皆木已成舟,又能展示朱棣寬宏、博大、無私的胸懷。滿朝文武只顧得保全自己的卿卿性命,哪會替朱棣着想?

偏偏王景想到了。

晚年

雖然年近古稀,但明成祖朱棣卻捨不得王景回家頤養天年。

「日承顧問,寵眷益隆」(《墓碑銘》)。

「成祖時擢為翰林學士,一時朝廷詔敕之屬皆出王景之手」《浙江人物簡志》。

建文四年(1402)十月九日,朱棣詔令重修《太祖實錄》,命曹國公李景隆和兵部尚書茹瑺為正、副監修官,侍講解縉為總裁官,以翰林學士王景、右通政李至剛、侍讀黃淮、修撰李貫等人為纂修官。這次重修,前後僅用了八個月,至永樂元年(1403)六月成書,全書一百八十三卷。

永樂元年(1403)秋七月,明成祖「詔翰林學士解縉備輯群書,類聚而統之以韻,取便檢閱,毋厭浩繁」。永樂二年(1404)十月,翰林院呈上所纂錄韻書,朱棣賜名《文獻大成》。

但朱棣看完《文獻大成》後,很不滿意,「上以其未備,遂命重修」。朱棣任命姚廣孝、鄭賜解縉任監修,胡儼、王景等五人為總裁,永樂三年(1405)開館於文淵閣,「供事編輯者三千餘人」,由皇宮光祿寺負責這些編書者的飲食。永樂五年(1407)十一月完工。「太子少師姚廣孝等進重修《文獻大成》書,凡二萬二千二百一十一卷,一萬一千九百五本,更賜名《永樂大典》,上親制序以冠之」(《明太宗實錄》卷三十六)。

永樂三年(1405)九月,應天府鄉試,王景出任主考官。《大明太宗文皇帝實錄卷四十五》:「永樂三年八月壬申,應天 (官) [府]鄉試,奏請考試官,上命翰林院學士王景、侍讀學士王達考試,賜宴於本府。」

除了擔任《永樂大典》的總裁,古稀老人王景還做了很多事。

自雲南回南京後,王景一直薦才舉賢。史謹,字公敏,崑山人。少從倪瓚、高啟游。博學好古,工詩、畫。甫冠,從戍滇陽。洪武三十一年(1398),王景薦其才,授應天府推官。周景辰,名煥,松陽人。永樂中以明經舉,王景薦入文淵閣,纂修國史,後擢知連城、松溪二縣。程仲堅,字希朴,松陽人,永樂間舉賢良,授監察御史,朱棣曾親書「清白御史程仲堅」,王景有詩《贈清白御史程仲堅》:「伊洛淵源起縉紳,卯金之後早相親。先生昔是文章客,使相今為社稷臣。十載沾恩銘肺腑,百年遺訓在經綸。遠乘驄馬臨松邑,泣向山前薦藻蘋。」

王景還不顧年老體邁,樂於幫人修文作序。永樂二年(1404)八月,建文元年《太祖實錄》纂修羅恢的羅氏家族修族譜,延請王景為之作《湖西羅氏二修族譜序》。同年,劉基之嫡長孫劉廌裒輯劉基有關的御文詔誥、行狀事實等文,名之曰《翊運錄》,請王景為序。王景欣然作《翊運錄序》。為羅氏宗譜作序,是應景文章,老同事的面子不好駁。而為劉伯溫的文集作序,王景欣然為之,這篇序縱橫捭闔、文采飛揚:

「天生聖人,開基啟運,必生命世之臣,以為之輔。如伊摯於商,呂望於周,張良於漢,皆翊其君、建皇極、行王道,以致太平,以開景運,以制禮樂,動為世軌也,行為世則也,黼黻河漢也,昭回日星也,衣被草木也。後世畏之如雷震,望之如神明,禁其力而不敢肆。故其君端拱無為,飆行霆驅,莫之誰何。我朝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以天縱之聖,除胡元之亂。不數年間,遂開六合,奄有萬國,榮光貫日,王氣浮淮,躋斯民於春台之上。熙熙皞皞,玉燭調,泰階平,雖曰虓虎熊貔,柱國之臣,為之宣力,然亦藉明良豪傑與圖治功也。

方天造草昧,定都建康,西有偽漢,東有偽吳,長艫大艦,日夕相搪擊,天下未知所向,有若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御史中丞、兼弘文館學士、太子贊善大夫、護軍、誠意伯劉先生者,沉幾先物,獨識真主,遂委身而服事焉。太祖敬而信之,用其宏謀。西平江漢,東定吳會,天下大勢,固已定矣。於是席捲中原,群雄歸命,混一四海,大抵皆先生之策也。今觀御書詔誥之推獎,國計事幾之商榷,詞命往復,彌縫參贊,千載一遇,雖伊摯、呂望、張良之卓越,亦不過於先生矣。先生真豪傑之士哉!年愈高,智愈明;功愈大,德愈邵。遂分爵土,終始榮顯,殷周以來,一人而已。

先生栝蒼之青田人。予忝為同郡,今年守職翰林,其孫廌等集其御書詔誥、行狀事實等文,名之曰《翊運錄》,蓋取誥文「開國翊運」之語也,請予序其首簡。予謂先生之器識事功,通於神明,文章道德,衣被後世,溥天下皆稱道之,而先生不自以為至,是則先生之所至,世之人未必能知之。是錄也,企太祖之知人善用賢也,企太祖之聖神文武同符於湯文也,見先生之真識也,見先生之宏謀也,見先生之勳業也。聖明會遇,自古為難,乃獨於今見之。

先生之子中奉大夫、江西布政使司右參政,又能繼武其後,結知太祖,以廉能見褒於制誥,可謂耀於前而光於後矣。後之子孫,尚亦繼繼承承,深惟祖宗積德創業之不易,紹隆先范,以副朝廷優禮功臣之意,將見與是錄,同垂於千萬載之不泯也。

永樂二年(1404)龍集甲申夏四月中浣,翰林學士、奉議大夫、兼修國史同郡王景序。」

王景的府邸在南京秦淮區老城南,舊稱釣魚台。當時的文人雅士,慕名上門,多有酬酢唱和。明鄧林《和常齋見貺詩韻》:

君家住在釣魚台,水色山光滿目來。

西日乍沉涼月上,南風初起暮潮回。

體疲高枕從容臥,興到新詩取次裁。

我欲攜琴同唱和,不知東閣幾時開。

鄧林,初名彝,字士齊,後明成祖為改今名,新會人。洪武丙子(1396)舉人,任潯州府貴縣教諭。秩滿入京,預修《永樂大典》。作為同事和文友,鄧林的這三首詩,記錄了翰林學士王景晚年悠遊閒適的生活。

永樂六年(1408)七月十三日,《永樂大典》完成半年後,王景病逝於任上,享年七十三。

王景的墓塋在江寧鳳棲鄉(今南京江寧)。

後代與評價

根據陳璉《墓碑銘》記載,王景原配毛氏,先卒。繼娶李氏。有五個兒子,王宏、王荊,先卒。王誠、王信,未取功名,耕讀在家。王貫,即向陳璉索墓碑銘的那位,舉人。兩個女兒,大的嫁松陽的周某,老二嫁給了鎮撫戴貴。王景去世時,有四個孫子、四個孫女,尚幼。

戴貴其人,據《安徽文化網·績溪歷史人物傳記》記載:「戴貴(生卒年月不詳),字安榮,明朝石紋(今屬安徽績溪)人。父海明,洪武初任襄陽百戶,貴以蔭補留守右衛百戶。洪武三十年(1397)率兵征過五開等處建功,升羽林左衛,千戶世襲。永樂四年(1406)征安南,七年征交趾,每戰輒先捷登,升本衛指揮僉事,調守交趾。宣德三年(1428)升都指揮僉事參贊、南京守備,管領6教場官軍操練,歷五十餘年致仕。」《永樂實錄》記載:「永樂十三年(1415)春二月戊子,行大平交址叛賊功賞。先是,上命行在禮部尚書呂震,兵部尚書方賓曰:交址遺孽,嘯聚山林,劫害良善。將士皆能竭忠效力,殄除凶丑。今還,宜早定功賞。震等議擬以奏,上可之。羽林左衛副千戶戴貴、孝陵衛副千戶顧興俱為指揮僉事。其餘黃州等衛指揮同知,王暹等及千百戶鎮撫以下四百餘人俱論功升秩有差。」

王貫,明永樂二十一年(1423)貢士,當年授應天府儒學訓導。明正統元年(1436)任安徽銅陵教諭。據《銅都歷代詩粹》(銅陵市政協文史委員會編)記載:「王貫,字貫道,明代浙江松陽人,翰林學士王景之子。博通古今,勤於訓導啟迪,曾廣拓學官,深得學子景仰。後入祀名宦。」

王貫詩《大江澄練》:「風恬浪靜鏡光浮,似練平鋪晝夜流。合派百川聲浩浩,朝宗滄海勢悠悠。曉涵紅日黃金滿,夜浸銀河碎玉稠。自是恩波深莫測,萬年天塹壯皇州。

王貫的這首詩,與他父親的詩《石筍山》可謂是異曲同工一脈相承:「何人醉臥木蘭船,楊柳風高浪欲顛。溪上棹回無賀老,江東鶴化有坡仙。煙消古寺山橫野,露落蒼梧月滿天。誰謂勝游非昔日,太平原是舊山川。」

這是迄今為止能找到的、王景描寫故鄉松陽的唯一一首詩。當然,父子的人生經歷不同,寫作時的生活環境不同,詩中所透露出來的人生況味也不同。王貫時為教諭,雖然是個八品小官,但被銅陵眾多學子「景仰」,所以詩中但見躊躇滿志。而王景的寫作背景則迥然不同,此詩應該寫於建文三年年底,王景為母守制結束,乘船溯松陰溪而上,過遂昌、建德,走水路前往南京,船過石筍山腳時有感而發。

母親去世,意味着王景與松陽的最後一絲牽掛放下了。漿聲欸乃,松陰溪兩岸,田疇井然,村落點點,炊煙繚繞。王景的心裡百味叢生,這是他與故鄉松陽的告別之旅。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是多麼希望在安靜、祥和的蓮花峰下終老,但造化弄人,他還要一路顛簸,回到已然戰火逼近的南京。

事實上,王景有好幾次告老還鄉的機會。開州任上回家養病,雲南獲赦時,還有就是這次母親去世。而「回家」的念頭也確實多次湧上過心頭。特別是洪武末年,結束貶謫時。從雲南回來,一路行來,正是江南晚秋,秋風蕭瑟,落葉繽紛。觸景生情,多少感慨湧上心來,《題江南秋晚圖》:「十年不踏錢塘路,江上晴煙渺輕素。並刀誰剪秋半簾,夕陽正在西陵樹。對之便欲發浩歌,西風蕭蕭水增波。胥濤已入亂山去,木落台空幽思多。」

但是「回家」的念頭剛湧上心頭,隨即被另一情愫給蓋住了。「明朝響佩趨鳳池,金璋紫綬光陸離。調元有手會須展,好揭元會還雍熙」(《送五雲韓先生詩序》)。像所有的儒士一樣,王景奉守「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信條。之所以不放棄,是心中的夢想還在,人生的追求依然在前方召喚。從懷遠教諭的「首振文鐸」,到開州知州的「教化聿興、卓有令譽」,再到山西右參政「政聲赫煒」,對王景來說,只是30多年黃卷青燈後走出的第一步,他渴望更大的舞台,來施展才學和抱負,但「青蠅興謗,白璧奚傷」,因為小人的中傷,使得邁向理想的步履戛然而止。不過,即便「長與荷戈執戟者伍矣」,心中的那盞燈依然高懸於眼前,照徹夢想的天空, 「謫居黔中,不易厥常。受知元戎,縉紳加禮。文章有奇,志節益厲」,從而把九死一生的貶謫轉化成韜光養晦的修身。在長達15年的貶戍日子裡,王景從容面對人生的泥沙俱下,內心始終保持着坦然、豁達和純淨。

這樣的心態,折射在詩文上,多了份寬洪,少了些錙銖;多了份樂觀,少了些悲戚;多了份憧憬,少了些寂滅。這就是一個真儒的品格,任憑歷史風雲變幻,百鍊鋼化為繞指柔,堅守自己的信念,堅韌地行走在「修、齊、治、平」的道路上,永不放棄。

「雖暫屈復伸,從躋翰苑,用能以弘才碩學,典司帝制,黼黻皇猷,潤色鴻業」。

王景最後做到了。

參考文獻

  1. 明翰林學士王景_紀江明_新浪博客 2016年4月22日 - 明朝開國元勛常遇春、花雲等都出自懷遠。 王景到任後,住在縣治里。安頓好一切,王景找人算了一卦。「得易之恆。筮者曰吉,恆者,常也,久也。常故能久,久...
  2. 明史》(卷152):「其與倫同時為禮部侍郎者,有王景,字景彰,松陽人。洪武初,為懷遠教諭。以博學應詔。命作朝享樂章,定藩王朝覲儀。累官山西參政,與倫先後謫雲南。建文初,召入翰林,修《太祖實錄》。用張紞薦,除禮部侍郎兼翰林侍講。成祖即位,擢學士。帝問葬建文帝禮,景頓首言:「宜用天子禮。」從之。永樂六年卒於官。」
  3. 王景_松陽明代人物專題 王景(1336—1408),字景彰,號常齋,松陽人。明洪武四年(1371)中鄉試,授懷遠...明代人物專題·明朝歷任兵部尚書·歷史事件_大禮議事件 相關人物介紹·餘姚四賢·...
  4. 王景紀念館:以建築為媒,講述王景一生。 2018年6月23日 - 松陽歷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明朝的大學士王景便出生於王村,是明《永樂大典》總裁之一。 ▼鳥瞰圖 ▼建築被按照村落的肌理分為幾個不同的體量 談到王...
  5. 新作| 現代祠堂:松陽王景紀念館 / DnA建築事務所_王村 2018年9月1日 - 王家祠堂原狀 ©DnA建築事務所 2015年秋天,通過對《王村王氏宗譜》以及王氏祠堂舊物的整理,發現明朝《永樂大典》總編王景為松陽王村始遷祖王端衡七世...搜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