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家有「憨」妻才是福(王文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家有「憨」妻才是福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家有「憨」妻才是福》中國當代作家王文軒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家有「憨」妻才是福

說到「憨」妻,吾妻自然有些不樂意,其實,貶義之說。今年,與妻共同生活三十二年,可謂「紫銅婚」,經過時間打磨,光鮮亮麗。有許多人對我的家庭投來羨慕的眼光。功勞自然是妻的,如果,不是她的操持把控,就沒有今日的幸福時光。

細細品味,我的人生軌跡,順風順水,沒有大起大落。我從一個農民走進一家國營工廠,再到一個小有名氣的政府官員,一路走來,妻發揮了巨大作用,她經常自嘲:我天生是個旺夫相。事實上,她的善良,通情達理,給了我無窮的力量,我與她的不離不棄,緣自一種真誠、堅毅、友愛。我時常在想,一個素不相識、無血緣關係的人,能共同生活,彼此之間,有許多共性。我對愛情缺乏真知灼見,也無法用華麗的詞藻去包裝,但我體會,與妻的感情,好比一壇陳年老酒,時間越長,越有醇味。

與妻相識,偶然之機,一次,當我出差歸廠時,筋疲力盡行走在滿是泥土的公路上,一輛「突突」怪叫的拖拉機在身後向我駛來,我不停揮手,拖拉機在我身旁戛然而止,一位女司機,圓臉,齊額短髮,身着花格上衣,頭上、臉上、衣服上有明顯灰塵。她沖我說道:「什麼事兒?」,我笑臉相迎,央求道:「帶我一程,我就在前面水泥廠上班。」她遲疑一番,上下打量,發覺我不像壞人,讓我坐在她駕駛椅旁左葉子板上。她熟練地掛檔加油,機頭煙囪上冒出一股濃煙,散發出刺鼻的煙味,機頭與車箱連接處,在高低不平的公路上起伏,發出不規則的「咯吱咯吱」撞擊聲。第一次坐女司機的車,心裡「呯呯」直跳,我用力抓住椅背,生怕從車上摔下。她操控方向盤的姿勢很美,時而雙手握盤,時而單手持盤換檔,爬坡時,似老牛拉車,「呼嗤呼嗤」喘着粗氣,下坡時,一股清風擦肩而過,捲起一路灰塵,隨風飄去。交談中,她對我說:「你在水泥廠上班,幫我聯繫一點業務,運土拖煤拖水泥都行。」

此後,一輛「神牛25」紅色拖拉機經常在廠區穿行,我的心也隨之車輪滾滾而起伏不定,拖拉機的吼叫聲,是我必然欣賞的一首美妙動人的樂曲,它一路飄來,帶着柑橘花香,飛入我的心房,犁開了我倆初放的愛河,激起層層漣漪,從此,我倆各自走進了對方心靈世界。我們之間的結合,稱不上郎才女貌,完全是「老實與憨厚」的最佳組合。我們結婚,沒有隆重的婚禮,沒有鮮花掌聲,沒有金童玉女相伴,沒有婚紗玉照留存,只有父母的祝福和叮嚀。此消息被當時宜昌報用「兒子結婚欲操辦,母親規勸尚儉樸」的醒目標題登載,成為婚事新辦的典範。

自從有了「憨」妻,家的感覺十分濃厚,一年四季熱飯熱茶,出門有人牽掛,進門有人侍候,夏天有涼風,冬天有熱窩,小日子十分滋潤,女兒的出生更是給我們增添了無比的快樂。後來,妻招聘到縣城一家賓館工作,這就使我們成了名符其實的雙職工,雖然,兩地分居,聚少離多,但是,我們彼此在乎對方。對我人生改變最大的因素源於我的一次工作調動,起因是妻在和別人聊天時,得知縣裡新成立一家單位,正在物色人選,妻把這個消息告訴我,讓我去應聘,我當時信心不足,妻鼓勵我不要放棄,如果能成,對家有個照應,也可以照顧一下女兒。當我被接收單位相中後,原單位主管局又不放人,正當我準備放棄時,妻托人說情硬是把事辦成了。在縣城工作兩年多,我在單位工作積極,領導滿意,在家承擔家務,妻子高興。

當一切處在正常生活秩序中時,組織考察讓我到基層去接受鍛煉,這又讓妻成了家裡家外一把手。在鄉鎮工作的幾年,妻從來沒有拖我的後腿,獨自承擔一切,女兒上學她包攬,父母頭痛腦熱她問候,過年過節她安排,來人來客她打發。我成了十足的「甩手掌柜」。要說感謝妻的還是「枕頭風」吹得好:「對領導要尊重,對同事要團結,對父母要孝敬,對朋友要真誠,要用一生的錢,不用一時的錢」。妻總結了四條要我謹記:飲酒不醉最為高,好色不濫乃英豪,不義之財君莫取,忍氣饒人禍自消,這幾句話,我一直當「聖旨」牢記在心。人有七情六慾,有時也犯糊塗,比如說:老酒暢飲醉如泥,美女陪伴不由己,麻將桌上任逍遙,口無遮擋漏消息。每當這些不良嗜好傳入妻的耳邊,她總是笑答:丈夫,丈夫,一丈之內才是夫。「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暗地裡行使「紀委書記」職權,對我嚴加管束,聲稱:男人是頭豬,全憑女人唬。

和妻生活三十二年,我被她唬了三十二年,至今,老婆只有一個,住房只有一套,吃在肚子裡,穿的在身上,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犯錯違法的機會。這麼平凡的生活也很招人羨慕,同事稱我們為模範夫妻,親朋好友稱我們為學習榜樣,為此,我也覺得自豪。人生在世,有人管是幸福,小時候父母管,結婚後老婆管,在單位領導管,如果我們大家都服管,那麼這個社會就會多一份快樂,少一份煩惱,多一份真誠,少一份猜疑,多一份讚揚,少一份指責,多一份收穫,少一份遺憾。我始終堅信一條,在家不和「憨」妻斗,家有「憨」妻才是福。[1]

作者簡介

王文軒,男,湖北省秭歸縣工商聯幹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