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守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王仁安)
前往: 導覽搜尋

王守恂

王守恂

王守恂(1865-1936) 字仁安,別號阮南天津人。

1898年光緒戊戌科進士。授刑部山西司主事。

1905年巡警部成立。任警法司員外郎、郎中。

1906年巡警部改民政部,任警政司郎中、總辦兼掌印參議上行走。

1910年出任河南巡警道。辛亥革命後,曾任內務部顧問兼行政諮詢特派員、內務部僉事、考績司第二科科長、浙江錢塘道尹。

1920年任直隸煙酒事務局會辦。早年負有詩名,學問文章亦見重於時,晚年參與組織城南詩社和崇化學會。[1]

著有《王仁安集》《天津政俗沿革記》《天津崇祀鄉賢祠諸先生事略》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王守恂

別名:字仁安,王仁安

出生地:天津

出生日期:1865

逝世日期:1936

代表作品:《王仁安集》、《天津政俗沿革記》、《天津崇祀鄉賢祠諸先生事略》等

現有門弟子:王綸閣王北瞻徐鏡波張異蓀等。

人物故事

王守恂審吳樾刺殺五大臣案

王守恂字仁安,天津人。光緒二十四年(1898)進士,此後授刑部山西司主事、山西司正主稿、法律館纂修。光緒三十一年(1905)調新設立的巡警部(翌年改民政部),任警政司員外郎、郎中、總辦兼掌印參議上行走。

王守恂從政經歷從刑部開始。在刑部期間,審理了許多民事案件和棘手大案。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國聯軍剛進北京,地方訴訟仍歸中國人辦理。次年春,發生天主教民與地方居民勾結搶奪佛寺銅像案,被地方捕獲,送交刑部處理。當時分配王守恂所在的山西司主審。時天主教西什庫教堂(北堂)主教法國人樊國梁照會刑部,「是案人販即在貴部審辦,除死罪外,均聽由自主」。刑部尚書貴恆乃與王守恂商議,覺得樊主教言外之意,隱含教民判死罪,須徵求他同意的意思。當時京師為聯軍占領,爭執起來會更難辦理。於是王守恂建議,搶奪佛寺銅像並未有傷殺人重情,不如將教民平民減免死刑,刺字發遣,貴尚書認為可行。此案判決後,樊國梁未有異詞。

光緒三十一年(1905)清廷決定派王公大臣出洋,深入考察歐美及日本等國政治。時王守恂正在法律館研究東西洋法律,原擬隨五大臣出洋考察法律。正逢清廷成立巡警部,於是又留補部務,任警政司員外郎。上任伊始,王守恂就介入調查審理革命黨人吳樾刺殺五大臣的案件。

1905年9月24日,載澤徐世昌戴鴻慈端方紹英等五大臣正式出洋考察。吳樾在前門火車站引爆炸藥,共斃傷數十人,紹英受傷較重,載澤輕傷,吳樾當場殉節。

剛到巡警部就職的王守恂奉命偵訊本案。先經巡警部史伯龍王效文偵查,得知刺客為安徽桐城人吳樾。巡警部遂派王守恂到內城巡警廳與王仲薌治鶴卿審理此案。傳喚京師桐城會館館丁,稱吳樾有在館內的伙食賬目,自前門火車站爆炸後,未回會館。此言經查證屬實。又問吳樾在館內的書籍、衣物。稱爆炸後一天,有人持吳樾的信取走。再問與吳樾來往何人。館丁雲,其「常不在家,應門均小妞。年小不認識字,常有人來,不知是誰」。案情撲朔迷離。時巡警部侍郎打算將所偵辦情況擬折上奏,並讓王守恂起草。王稱:「以愚見不奏為是,若為見功,只訪放炸彈自行炸死之人,黨羽是誰均未訪出,何功之有?倘奏上之後,諭本部即訪得放炸彈之人是吳樾。吳系桐城人,在保定學堂肄業,着在此兩處根究餘黨。彼時欲不株連拖累,不可得矣。」

後來,侍郎聽取王守恂的建議,對此案不再追查,僅將桐城會館賬目和原擬奏稿存放巡警部,事遂不了了之。王守恂在刑部供職多年,見多識廣,經驗老到。此舉主觀上避免了案情複雜纏身,客觀上也避免了對革命黨人的追殺。

王守恂喪子之痛

老年喪子,被喻為人生「四大悲」之一,王守恂55歲時失去了13歲的獨子,這無疑給他的生活造成了很大影響,每每提及此事,王守恂就隱隱作痛。

劉幼珉(佑民)《集錄王守恂先生隨筆序》(刊於1937年2月14日天津《語美畫刊》)一文載,王守恂「顧有伯道之戚,其記『吾兒』死狀極淒切,而出以超脫之語,憮念亡兒,顯然筆下。每為戚友壽文,語多艷羨,蓋觸景傷情,不得不爾也。今秋以腸胃病臥床數月,竟至不起,聞者痛之」。

王守恂是津沽鄉賢、詩人和方志學家,出生於清同治甲子(1864)年。19歲入邑癢,歲試第一,26歲舉孝廉,35歲為進士。歷官刑、法和民政各部,曾出任河南巡警道,「著有政聲」。入民國後,復服官於內政部,一度任浙江會稽道尹。1923年返津定居,與高凌雯一起纂修縣誌。著有《王守恂集》《天津政俗沿革記》等著述,1937年1月20日,因腸胃病在津去世。

王守恂事業有成,又有文名,而且夫妻和睦,唯一的缺憾是1918年失去了可愛的獨子。《王守恂隨筆》曾載,「余有一最痛心之事,即是吾兒之死。其初病時,伊自知其不起,及彌留之際,痰壅上來,謂余曰:『是不要悶死耶?』隨即面現笑容,命人取留音機器聽之,聲未歇而氣已絕。揣其意,病知必死,是已知其所止,及氣悶時,方似猶疑,繼而悟此即死至矣,怡然受之,得其所止也。吾兒年十三,能如此解脫,餘五十又五矣,不如十三之兒,能無愧耶。」

雖然老年喪子,但王守恂還是能夠坦然面對現實。曾有一位梁先生,是王守恂剛剛認識的朋友,閒談中,梁問王「有公子幾人」,王答曰:「無」。梁又問:「有女公子幾人?」王復答曰:「無」。梁默然,他雖善應酬,但也一時語塞。王守恂趕緊告訴其實情,以打破尷尬局面。其實,對於王守恂來說,老年喪子儘管是悲劇,但事情過去了,也只能正視現實。

俗語說,養兒防老。但在王守恂身上,顯然是一件奢侈的事。他在寫給張讓三先生的信中,曾流露過他的心跡:「志事不遂,歸無所養,年事就暮,繼嗣乏人,為同志者所代悒悒也。」親朋故舊的擔心不無道理。因無子嗣,王守恂在重病中只得獨對孤榻,以至於逝世後,喪禮亦只得由好友代勞。趙元禮在《哭王守恂兄》一詩中曾感慨道:「少年每作唐衢哭(唐衢善哭,為傷時失意之典),晚境徒深伯道悲。最是令人淒斷處,寒燈孤榻病危時。」馬仲瑩在《挽王守恂曹長》一詩中,亦同樣感嘆:「郎署高吟侶,相看幾白頭。前年哭楊炯楊昀谷去世),殘臘悼王猷。有集鐫梨棗,伊誰護檟(jiǎ)楸(君無子)。山陽思舊淚(入冬以來,老友大方、直繩諸公相繼殂謝),今更為君流。」

王守恂學問、人品,向為津沽學界楷模,這在采文的《王守恂事略》(刊於《語美畫刊》)一文中可以得到佐證:「顧以伯道無兒(成語,同情、惋惜他人無子),未免抑抑,去年偶膺腸胃病,遂致一病不起。頓使後生小子,失所矜式(示範之意)。嗚呼,痛哉!」

作品欣賞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1. 李叔同與城南詩友:趙元禮和王守恂,孔夫子舊書網,2014-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