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玉泉寺鐵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玉泉寺鐵塔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稱;玉泉寺鐵塔

外文名稱;Iron Pagoda in Yuquan Temple

所屬地區;中國湖北省當陽市

建造年代;1061年

發掘年代;1994年

對外開放年代;2000年

玉泉寺鐵塔位於湖北當陽縣城西15公里的覆船山東麓玉泉寺門前,全稱「如來舍利寶塔」,又稱當陽鐵塔。始建於北宋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由玉泉寺僧務本禪師領工鑄建,它是我國最高(七丈十三層)、最重(十萬六千六百斤)和保存最完整的鐵塔。工藝精湛,造型挺秀典雅。1982年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簡介

建於東漢末年的玉泉寺是中國佛教天台宗祖庭之一,位於湖北宜昌當陽市。玉泉鐵塔鑄於北宋嘉佑6年( 1061年) ,鐵塔上鑄有2279尊栩栩如生的佛像。地宮中有大批珍貴文物,除佛牙舍利和舍利子外,還發現了唐代鎏金菩薩大石函、影青蓮瓣高足供養瓷爐宋代小石函水晶珠鐵鎖鏈等。

建築特色

鐵塔建在磚石基台上。八角、十三層,仿木構樓閣式,總高17.9米。做法是基座、塔身、檐部和平坐等部位分段用生鐵澆鑄,依次疊放而成的。鐵塔基座滿鐫海波紋,上為須彌座,各角有金剛力士一尊,體態矯健。鐵塔每層每邊鑄有「八仙過海」、「二龍戲珠」和海山、海藻、水波等文飾,線條清晰、流暢,台座八面,各鑄托塔力士一尊,全身甲冑,腳踏仙山,頭頂塔座,體態剛健,狀極威猛;塔角飛檐,凌空龍頭,懸掛風鐸;逐層迭裝,不加焊接,穩健玲瓏;日照塔身,紫氣金棱,交相輝映,故曰「棱金鐵塔」。塔身還鑄有2373尊小佛像,形態逼真,栩栩如生。每面束腰中央鐫壺門,內一坐佛。上枋鐫二龍戲珠。

塔壁厚4厘米,塔心中空部分用刻有塔形的條磚和石灰堵砌嚴實。塔身奇數層的四正面和偶數層的四隅面設門,其餘各面鐫刻一佛二弟子或一佛二弟子和二菩薩二力士等。底層塔身每邊寬1.12米,高1.07米,二層以上逐層收減。

各層檐部均施斗,每面用補間鋪作1朵。第一至六層為六鋪作雙抄單下昂偷心造,第七層以上減一跳,平坐斗五鋪作雙抄。斗的式樣和做法模仿木構,表現出高超的生鐵鑄造工藝。

各層平坐上置欄杆,望柱頭是形態不同的獅子。檐部鑄出椽飛,子角梁頭有長頸龍首的套獸,口銜大環,以懸掛風鐸,屋頂鑄出筒板瓦,角脊前端佇立力士像一尊。

在第二層塔壁上鐫有塔重、鑄造時間和金火匠人姓名等銘文,塔剎為葫蘆形。

歷史沿革

東漢建安年間,普淨在此結茅為庵。南北朝大通二年(528年),梁武帝敕建覆船山寺 。隋開皇 十三年(593年 ),智顗 奉詔建寺,因見山下珍珠泉清澈似珠玉,將其改名玉泉,晉王楊廣 賜額「 玉泉寺」。唐儀鳳三年( 678年 )神秀 在此宏揚禪法,玉泉寺從此盛名天下。宋真宗天禧五年( 1021年 )明肅皇后敕建玉泉寺,後元、明、清代都有所修葺。李白有詩曰:

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

李白

常聞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鴉,倒懸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灑芳津,采服潤肌骨。

叢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舉世未見文,其名定誰傳。宗英乃禪伯,投贈有佳篇。

清鏡燭無鹽,顧慚西子妍。朝坐有餘興,長吟播諸天。

文物保護

2021年11月,實施玉泉寺鐵塔等一批維修保護工程被列入湖北省文物事業發展 「十四五」規劃。

相關視頻

世界最高鐵塔,宋朝就建好了,真的存着佛牙舍利?

參考來源

  1. 當陽玉泉寺鐵塔千年不倒之謎,中國檔案資訊網 , 2019-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