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玉女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玉女岩位於台灣台東縣蘭嶼鄉。玉女岩是一座高約20公尺的中空岩石,位在朗島部落的北邊海岸,矗立在環島公路旁;中間中空,裡面還夾著一塊小岩石,形狀奇特而優美。以往達悟族人(雅美族人)稱玉女岩為ji-mavonot(蘆葦束之意)。由於從外海往此岩望去,猶如一束蘆葦捆把般地豎立海岸邊。另一名稱為ji-mitazizik(斜靠之意),源起於當地朗島部落的傳說[1]。傳說中的玉女岩是一個孝順的孩子,在父母之間用身體阻擋相勸父母不要吵架,無奈仍無法勸開爭吵的父母,佇立在環島公路旁暗自流淚,終成再難喚回的岩石。此處也是早期朗島部落居民下山去海邊時,為免乾材被雨淋濕暫放柴薪的地方[2]。玉女岩又名夫妻岩或陰陽石,因狀似夫妻而得名,其造型奇特且頗富聯想。是遊客遊覽蘭嶼時推薦停留拍照留念的著名景點之一。

景點介紹

玉女岩位於蘭嶼鄉境內,過去因它的形狀而命名夫妻岩。玉女岩是座高約20公尺的中空岩石,又名陰陽石。岩石形狀十分特別,中間是中空的,裡頭還夾著一小岩石,形狀奇特優美,故命名為玉女岩。[3] 玉女岩名稱典故由來自它岩石的造形奇特且頗具雙關意,端賴觀賞者豐富的聯想力,始能將岩如其名的答案找出。玉女岩是一座火山集塊的海蝕門,岩壁與四周遍佈各種海濱植物林投、大葉珠仔草、小翹蕊花等,原生植物生態豐富。當地人稱此地為ji-mavonot蘆葦束之意,係因由外海往此岩望去,猶如一束蘆葦捆把般地豎立海岸邊。另一名稱ji-mitazizik斜靠之意,源於蘭嶼神話傳說故事,有對夫妻意見不合雙方起爭執,小孩自中間制止二人衝突,因而形成兩邊石柱協著對靠,中間立一石柱的畫面。[4]

朗島部落發起地景正名運動--玉女岩改為「Ji-Mavonot」火把岩之意

玉女岩爭取正名為「火把岩」照片來自ETtoday新聞雲

玉女岩因岩石造型特殊,中間中空、裡面夾著一塊小岩石,又稱夫妻岩、陰陽石。[5]蘭嶼鄉朗島部落發起部落地景正名活動,部落青年王靜嫺強調,國民政府將部落地景冠上形似名稱,與族人稱呼的名稱大相逕庭,也失去原本文化,所以部落要將地景正名,「把與傳統漸行漸遠的臍帶再接上!」而玉女岩達悟族人稱為「Ji-Mavonot」,是「火把岩」之意,早年部落沒電,族人將蘆葦綁成火把,放在火把岩上以方便夜間的潮間帶採集。而隨著前往蘭嶼遊客越來越多,但部落地景與原本文化格格不入,尤其玉女岩被解釋成形似女性器官,錯誤詮釋不斷傳遞,族人要將地景改名的念頭由來已久。而朗島部落地景正名活動獲得絕大多數的部落耆老贊同,因此部落內亦積極推動正名運動。朗島部落表示,傳統名稱的由來,往往是長時間累積的過程,當一個族群被賦予名稱後,文化也會隨之流逝,部落的文化復興運動,就從地景正名開始![6]

視頻

【Gopro台灣蘭嶼潛水環島隨你玩//關東石&玉女岩&沈船//】

【2018蘭嶼 玉女岩到像水渠一樣】

【蘭嶼玉女岩(男女岩)~擁有無窮想像的大自然雕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