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特富野部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特富野部落照片來自

特富野部落位於嘉義縣阿里山鄉達邦村,是一座著名的鄒族部落,和另外一個鄒族達邦部落僅相隔一條伊斯基安溪,海拔約在800至1000公尺,約在距今350至400年間設立,與達邦部落一樣擁有一座kuba,是特富野部落的地標。特富野的農地大部分位於曾文溪兩岸河谷、東側的中坑溪上游和其他緩坡地,主要栽種桂竹筍、麻竹筍以及夏季高冷蔬菜,山產十分豐富,特富野擁有許多迷人的景點,可前往特富野山莊附近的古道和河谷,特富野當地的自然生態和山林景觀。[1]

鄒族是台灣現今受官方承認的十四大原住民族群中人口數頗為稀少的一族,族人主要分為北鄒(嘉義縣阿里山鄉、南投縣信義鄉),以及南鄒(高雄市桃源區及三民區)等地區。

著名的一首「高山青」所描繪的「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啊,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正是阿里山鄒族人的寫照,沈穩內斂的個性,高聳的鼻子,帶著幾分的驕傲與自信,就是鄒族人給人的印象。鄒族的主要的居住地偏向於玉山和阿里山一帶的山區,所以對自然界的一切總有著濃郁自然的親切感。

相關資訊

  • 地址:

嘉義縣阿里山鄉第8-12鄰

  • 營業(開放)時間:

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洽詢電話 05-2787006

交通資訊

  • 由南二高下中埔交流道,沿臺 18 線公路行駛到自忠,或於石桌右轉接 169 縣道至特富野。
  • 自水裡沿臺 21 線新中橫公路,經塔塔加遊客中心,到自忠 。
  • 搭嘉義縣營公車至達邦再轉特富野(需自備接駁車接送)
  • 搭嘉義縣營公車至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再轉自忠(需自備接駁車接送)

周邊景點

特富野古道

特富野古道原為鄒族人早年開闢的獵徑,日治時期古道後段改建成運送林木的「水山線」鐵路,至今仍留有許多鐵道遺跡。步道前段較為平緩,沿途遍植柳杉;後段則是陡下的枕木階梯步道,為闊葉原始森林,四季景觀變化多端,動植物生態豐富,是極佳的賞鳥步道。沿途可欣賞到栗背林鴝酒紅朱雀金翼白眉青背山雀紅頭山雀冠羽畫眉等鳥類。

全長1100公尺的特富野步道走一圈約2公里多,建議從達邦吊橋起登,一路順著步道走到特富野牌樓 再從庫巴的步道端走到樟樹巨木群再回到達邦吊橋,過程大約2個小時。


水山古道

「水山古道」總長約為15公里,前身為阿里山鐵路山水支線,可由自忠出發經水山廢棄鐵道、梯子板山到達特富野,高度落差約為1250公尺,全程約需5小時,是登山客十分喜愛的縱走路線。

神秘谷

「神秘谷」位於前往水山古道的岔路,傾斜約40度的大石壁在夏冬兩季各有特色,夏天由於雨量豐富因此會有瀑布奇景,擁有對人體有益負離子,冬天僅有一小條水流,可清楚地看到石壁的紋路,是截然不同的景觀;「威歐杜部落」起源於日據時代,是昔日相當重要的部落,當時從阿里山鐵路十字路站開始修建了一條和威歐杜、達邦到里佳的步道,便利用這條步道將樟腦運送到十字路後,以火車運至山下。

庫巴

瑪雅斯比傳統祭典是阿里山鄒族最重要的祭典,達邦和特富野兩村輪流在村落中的庫巴場地舉行。庫巴為茅草搭蓋之建築,僅在特富野和達邦可見。

鄒族豐年祭─戰祭

鄒族戰祭或稱凱旋祭於鄒族語中稱為Mayasvi(瑪雅斯比),為全部落性之祭典,以往舉行之時間不固定,一年中可舉行多次甚至不舉行,目前已定於2月中。

戰祭舉行時機有三種,分別為勇士出外征戰並凱旋歸來、重建或修建會所、成年禮或男子週歲,其最主要之目的祈求戰神降臨保佑,並勉勵族人以全部的精神與生命保護部落,儀式中包含了迎神祭、送神祭、道路祭、男童初登會所禮及成年禮等,舉辦地點為大社男子聚會所kuba(庫巴)。[2]

而目前特富野社(Tufuya)和達邦社(Tapang)則是鄒族目前尚存的大社,亦為戰祭(Mayasvi)祭儀之中心,兩社每隔一年輪流舉辦,祭儀為期三天兩夜,過程不似以往那般繁複,但仍然保留數個較重要的傳統祭儀。


視頻

【鄒族】特富野部落(含庫巴介紹)


阿里山鄒族9大部落-特富野部落


嘉義阿里山逐楓 遊訪特富野部落 --蘋果日報 20141029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