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達邦部落照片來自


達邦部落是目前台灣鄒族最大的部落,位於阿里山山脈的尾端,海拔高達900公尺,直到現在都還保留著許多鄒族傳統習俗、祭典與文物,每年都會固定舉辦豐年祭、戰祭,是旅客想要探訪鄒族歷史文化的最好去處。達邦部落是當地重要的行政中心,和鄰近的特富野部落是當地的兩大部落,達邦包含新美、茶山和山美的部落,和特富野每年輪流舉行瑪雅斯比傳統祭典。

達邦主要產業為高山茶葉與高冷蔬菜,以製作哇沙米的原料–山葵竹筍為主,部落內規畫有「伊斯基安那自然生態公園」與「達德安生態區」,以及兩條以前兼具鄒族人獵道與戰道功能的古道,四周環境天然樸質、蔥鬱茂密,佈滿日治時代的人造針葉林、巨大山蘇還有清澈沁涼的溪流與瀑布,在此您能輕鬆走入大自然,以山林為家。

鄒族的政治、經濟、文化與行政單位皆集中於此,所已可以說達邦是阿里山部落的中心。境內有阿里山鄉圖書館、二二八事件紀念碑、鄒族原住民資源中心、生態旅遊中心等景點,也有四五家的休閒餐廳與飲食小吃,若是旅客來訪可請當地鄒族人做嚮導,或事先跟當地旅遊服務中心接洽,因為達邦部落裡面的古道、瀑布都沒有標示,請熟諳環境的在地人幫忙才能夠更安全的遊玩。[1]達邦社共有10座氏族祭屋,每個族氏的小米祭約在七八月間舉行,可以算是鄒族的過年。 可以

目錄

交通資訊

【自行開車】

  • 國道三號:下中埔交流道,往觸口方向→台18線(阿里山公路)→石棹→169縣道→樂野→特富野→達邦
  • 169縣道寬度有限,部落會在石棹進行交通管制,民眾可多利用大眾交通工具前往。

【大眾運輸】

  • 公車:在嘉義火車站前搭乘往達邦的公車,在終點站下車即可


達邦部落的文化及歷史

自里佳延路玩出來,在分叉路其實就可以看到特富野部落及達邦部落的分歧路線 以阿里山八大部落客分成南北邊,建議可先走北五村,從最北端的來吉部落,到北五村最南的里佳部落。

傳說遠古的天神,將高山踩踏出兩處平坦的區域,一為特富野社,一為達邦社,這就是鄒人起源的兩大社。而達邦村內含特富野社、達邦社。 鄒人稱大社為Hosa,而大社最明顯的文化建物即稱為男子集會所的kuba,代表具有完整社會、政治、文化組織的大社。[2]

原住民族各部落都有其獨特之文化與禁忌,來到部落時,建議先了解部落公約,或請部落居民帶領導覽是最好的。 而且也要尊重部落居民的隱私空間,沒有經過部落居民的許可,請不要擅自闖私人空間。 更要尊重部落的祭典儀式,在部落慶典舉辦期間遵守祭儀規範與禁忌,不可妨礙或干擾祭典進行,沒有經過部落許可是不能擅入祭典內拍照噢。

鄒族的部落在他們的服飾中相當統一,在八大部落裡頭完全呈現,也以男性來講是最重要的代表。在前面幾個部落介紹中Coco有帶到男性部落有區分獵人及勇士,獵人要獵到山豬才有機會進階為勇士,不過當要獵山豬之前,所獵到的各個獵物身上的重要皮毛骨都可來當作身上的配件,所以會發現鄒族男性的裝扮是比女性來的多元,而配件越多也代表他們的社會地位越高越勇敢。

周邊景點

鳥占亭步道

位於阿里山 國家風景區裡,有條走起來好舒暢又具有原住民文化深度的步道:「鳥占亭步道」, 這條在達邦大社的鄒族古道,沿途有著高聳直立的森林,樹木青翠蓊鬱, 還有非常豐富的生態資源,步道全長1000公尺,階梯高低落差小, 走完約40分鐘,相關設施也蠻安全的,走一趟「鳥占亭步道」,讓身體吸收芬多精更健康,還能了解鄒族文化長知識, 相當適合親子一同來遊玩喔![3] 「鳥占亭步道」步道呈環狀,沿著達邦部落邊緣修築, 是古時鄒族人入山打獵或採集農作物的要道, 後來逐漸荒廢而湮沒於荒煙蔓草之中, 近年經由阿管處斥資整修完竣, 希望能讓更多人一同來瞭解鄒族出征狩獵前聆聽「占卜鳥」繡眼畫眉清脆的叫聲以進行占卜吉凶的習俗。



視頻

阿里山鄒族9大部落-達邦部落


原視 百工說族語《嘉義阿里山達邦部落 -地瓜飯》promo


【鄒族】嘉義縣阿里山鄉達邦鄒族戰祭201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