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牛心番荔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牛心番荔枝-果

原圖鏈結 圖片來自kplant

牛心番荔枝學名Annona reticulata)別名牛心果、牛心梨,是番荔枝科(Annonaceae)番荔枝屬(Annona)的植物。原產地在熱帶美洲,南美祕魯波利維亞西印度群島,北美之佛洲等地。荷蘭時期引入台灣。分布在亞洲美洲臺灣以及中國大陸雲南廣東廣西福建等地,目前已由人工引種養培。

用途

1.食用:果實可蜜漬作蜜餞,果實供食用;可用以調酒。

2.藥用:牛心梨之樹皮及種子做為驅蟲、腹瀉、癲癇及腫瘤等的治療。性味:樹皮:澀、平;果實:苦、寒。效用:樹皮:收斂;果實:驅蟲,止痢,健脾胃;葉:治咳嗽痰喘;種子、葉:種子含有 45 % 黃色油,可殺蟲。[1]

3.作染料用:未熟果可作黑色染料。

特性

牛心梨常綠番荔枝科植物,亞喬木或呈灌木狀,在本省北部則帶落葉性,樹高 5~10 公尺,幹皮粗糙,並具縱裂,表面灰白色,小枝淺綠色,出生時具暗褐色毛,之後逐漸消失呈灰白色。嫩葉反面亦具褐色毛,單葉互生,長披針形或長橢圓形狀披針形,長 10~15 公分,先端漸尖,基部鈍,表面濃綠色,反面淡綠色,延中肋密生褐色粗短毛,側脈於反面隆起,正面扁平,全緣,厚紙質,葉柄上面具溝,表面被白色短毛,揉搓葉片時,則散發出一種青臭味。花由新稍頂端或葉腋間或節間抽出,集 3~6 枚簇生為聚繖狀,花軸短,密生銹褐色毛茸,小花常下垂,萼片 3 片,呈三角形排列,裂片菱形,紙質,花瓣 3 枚,與萼片互生,另 3 枚退化,瓣片披針形,肉質,橫斷面呈三稜形,表面黃綠色,密佈暗紫色細斑。果實心形,長 7~10 公分,具不顯著之寬稜狀隆起,聚生果,果實成熟變黃紅後,可食。由於果實形狀似心臟,故稱牛心梨。

樹高 5~10 公尺,幹皮粗糙,並具縱裂,表面灰白色,小枝淺綠色,出生時具暗褐色毛,之後逐漸消失呈灰白色。

嫩葉反面亦具褐色毛,單葉互生,長披針形或長橢圓形狀披針形,長 10~15 公分,寬 4~6 公分,先端漸尖,基部鈍,全緣,厚紙質,表面濃綠色,反面淡綠色,延中肋密生褐色粗短毛,側脈於反面隆起,正面扁平,葉柄上面具溝,表面被白色短毛,揉搓葉片時,則散發出一種青臭味。

花由新稍頂端或葉腋間或節間抽出,集 3~6 枚簇生為聚繖狀,花軸短,密生銹褐色毛茸,小花常下垂,萼片 3 片,呈三角形排列,裂片菱形,紙質,花瓣 3 枚,與萼片互生,另 3 枚退化,瓣片披針形,肉質,橫斷面呈三稜形,表面黃綠色,密佈暗紫色細斑,雄蕊緊密排列於隆起花托上,呈扁圓形,花絲極短,藥 2 室,縱裂,白色,藥隔凸起,先端呈扁平頭,雌蕊多數聚生於雄蕊群頂端花托上,呈圓錐形,柱頭白色,子房暗紫色,表面生白毛,一室含一胚株,花期:六月上旬開放,花期甚長,可延至 12 月。

果實

果實為聚生果,心臟形,圓錐狀或卵圓形,基部常作歪斜狀,未熟果表面呈暗褐色,成熟果則變黃綠色,受光部分則帶赤褐色,果肉乳白色,多實細胞,一果含種子約 18~30 粒不等,種子黑褐色,扁橢圓形,光滑。

參見

參考文獻

  1. 認識植物-牛心梨,認識植物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