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下都古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燕下都古城是戰國時期的燕國都城之一,位於保定市易縣城東南,介於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間。
基本情況
燕下都城址平面為一不堪規整的長方形,東西長8300米,南北寬約4000米,中部南北縱貫一條古河道(運糧河),河東側有一平行的城垣,從而將故城分為東城和西城兩部分。東城平面近似正方,中間偏北處有一道東西橫貫的"隔牆",把東城又分成南北兩部分。
東城內文化遺存豐富,布局較清楚,城垣大多埋於地下,牆基寬度為40米,隔牆寬度為20米。西城內文化遺存甚少,但保存在地上的城垣頗多,城垣殘高有達6.8米的,寬度和東城相同,也是40米。夯築,夯築8-12厘米,最後的23厘米,夯窩排列甚密,用穿棍、穿繩和夾板夯築的痕跡很是明顯。居民區別於分散於東城的東北、東部、中部和西南部,西城的東南角亦居住一部分,居民區的文化內涵比較複雜,有等級區別。墓葬區在東城西北角,分「虛糧冢」、「九女台」兩大部分。主要的出土物是成組的大型陶器[1],器形仿春秋以來的銅器,如成組的編鐘、列鼎、豆、壺、簋、鑒、盤、尊等。燕國貴族墓葬的發掘,在我國考古史上還是首次,這座墓葬的年代初步推斷為戰國早期。 戰國晚期,鐵製兵器已很普遍。1965年冬在武陽台附近發掘了一個叢葬坑,坑內發現身首分離、互相疊壓的人骨22具。遺物1480件,其中鐵製器物占65.8%,如劍、戟、矛、以及鐵盔、鐵甲散片;銅器占32.5%,如戈、劍、弩機、鏃以及明刀幣等。對九件鐵兵器進行了考察,其中六件為純鐵或鋼製品,三件為經過柔化處理或未經處理的生鐵製品,證明我國在公元前三世紀初葉,塊爍法已經流行,並已創造了用此法得到的海綿鐵增碳來製造高碳鋼,還掌握了淬火技術。燕下都大批淬鋼的發現,將我國掌握淬火技術的年代提早了兩個世紀[2]。
燕下都規模宏大,規劃條理,全城布局圍繞着一個中心,充分體現了戰國中期以後,封建經濟趨向繁榮,與此同時,政治權力日益強盛。
視頻
燕下都古城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陶瓷小百科】你知道陶器有哪些種類嗎? ,搜狐,2018-12-13
- ↑ 我國古代的金屬熱處理技術,比你想象的好太多,搜狐,2018-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