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火把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火把節彝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不同的民族舉行火把節的時間也不同,大多是在農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動有鬥牛、斗羊、鬥雞、賽馬、摔跤、歌舞表演、選美等。

由來

第一傳說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神仙嫉妒人間的幸福生活,向地上撒下數不勝數的蝗蟲。它們啃咬着莊稼。但是,勇敢的彝家人並沒有屈服於天神。他們在英雄阿提拉巴的率領下,想出了用火來消滅蝗蟲的辦法。人們點起了火把,日夜不停地到田間地頭捕燒害蟲。經過幾天的艱苦奮戰,人們終於消滅掉了「天蟲」,為了紀念這次用火把消滅「天蟲」的勝利,慶祝五穀豐收,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四日,人們就點起火把遊行,並舉行各種各樣的紀念活動。

第二傳說

書倫撰修《西昌縣誌》載:唐開元間,有鄧耿詔者,六詔之一也。南詔欲並五詔,因星回節召五詔令飲於松明樓。鄧耿妻慈善,懼難止夫勿行,不聽,乃以鐵釧約夫,背而別。比至南詔,火其樓,諸詔尋夫骸不可識,獨慈善以釧故將其骸以歸。南詔異其惠,以幣聘之,善以夫未葬為辭,既葬乃於櫻城自守。南詔以兵圍之,三月食盡,善盛服端坐餓以死,南詔尋悔,旌其城曰德源。今滇俗6月24日,比戶所松焉。燎長丈余,入夜爭先燃之,用以照田祈年,以炬之明暗卜之豐歉。戚友會聚,剁牲飲酒,夷漢同之。正如《西昌縣誌.文藝志》(建昌竹枝詞)所載:赴宴先知去不回,柴樓煙冷尚余哀,而今火樹沿成俗,忍使冰心化作灰;慧心早卜去難回,贈到金杯隱自哀。千古人猶照亮節,吞來六詔已成灰。[1]

第三傳說

很早以前,天上有個大力士叫斯惹阿比,地上有個大力士叫阿體拉巴,兩人都有拔山的力氣。有一天,斯惹阿比要和阿體拉巴比賽摔跤,可是阿體拉巴急事要外出,臨走時,他請母親用一盤鐵餅招待斯惹阿比。斯惹阿比認為阿體拉巴既然以鐵餅為飯食,力氣一定很大,便趕緊離開了。阿體拉巴回來後,聽母親說斯惹阿比剛剛離去,便追了上去,要和他進行摔跤比賽,結果斯惹阿比被摔死了。天神恩梯古茲知道了此事,大為震怒,派了大批蝗蟲、螟蟲來吃地上的莊稼。阿體拉巴便在舊曆六月二十四那一晚,砍來許多松樹枝、野蒿枝紮成火把,率領人們點燃起來,到田裡去燒蟲。從此,彝族人民便把這天定為火把節。

火把節的由來雖有多種說法,但其本源當與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關係,它的目的是期望用火驅蟲除害,保護莊稼生長。火把節在涼山彝語中稱為"都則"即"祭火"的意思;在儀式歌《祭火神》、《祭鍋莊石》中都有火神阿依迭古的神績敘述。火把節的原生形態,簡而言之就是古老的火崇拜。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徵。

彝族火把節

遠古的時候,或者說古時候,彝族先民居住在一個大壩子裡,他們生活很幸福,衣食無憂。他們平靜地生活着,從來沒有考慮過會不會突然有一天淪為奴隸。

事實確實如此,與世隔絕的彝族先民當然不知道其他民族瘋狂地入侵他們的家園。他們,也就是老實巴交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突然有那麼一天,一群野蠻人衝進了他們的視野內。這群野蠻人無惡不做燒殺搶掠,最終把老實的彝人給奴役了。

彝人也沒有辦法,他們不會打仗,也打不過人家。只得乖乖地做奴隸,因為反抗也就是死,只能屈辱着生活。

不過,久而久之,他們就不服了!他們悄悄地商議着怎麼反抗奴隸主,他們要把這群侵略者趕盡殺絕!他們,是不會永遠屈服這群野蠻人的;他們,也是渴望尊嚴和自由的人;他們,也是有血性的人。

到了六月二十四這天,他們終於對侵略者給予了沉重的報復!他們把那些侵略者狠狠地殺死了,那些膽子小的侵略者也害怕地逃跑了。

到了晚上,他們點起火把去把侵略者的家通通燒了。他們為了慶祝勝利,一直點着火把載歌載舞到天亮。以後,為了紀念這次外族的入侵,彝族人民每一年都過火把節。[2]

毛南族火把節

很久以前,毛南族的祖先就在卡蒲這塊山青水秀的地方生息勞作。一天,一個外出做生意的人急急忙忙跑回來對寨老說:「年三十晚,一支異族人將要侵占我們的地方。他們人強馬壯,兵器精良……」寨老趕緊召集大家商量對策。大家一致認為,硬拼是要吃虧的,只有採取疑兵計,才能擊退異族人的進攻。於是,寨老組織全寨老少男女在寨腳、路邊和山坡上插了許多亮槁,再用猴藤把亮槁牽連起來,並掛上許多鞭炮。天快黑時,寨人備足牛角、火藥、鑼鼓等家什後,就封鎖消息,人馬四處埋伏,等待異族來侵。

當異族人馬趁着夜色撲進寨腳時,突然一聲炮響,埋伏多時的毛南族人點燃亮槁、牽動猴藤,頓時鑼聲、鼓聲、牛角聲、鞭炮聲和怒吼聲響成一片。異族人被搞昏了頭,不敢往寨子裡沖。他們見坡上、路邊都亮起晃動的火把,不知有多人少馬前來包圍,個個嚇得心驚肉跳,紛紛奪路而逃。

有的異族人逃跑時,由於不熟悉地勢被毛南族人捉住拉進寨子。入寨後,寨老親自給他們鬆綁,用好酒好菜給他們壓驚,並熱心規勸,使俘虜們很受感動。

從此以後,異族人再也不來侵犯這裡的毛南族人。

後人為了紀念祖先的功勞,年年都在除夕點燃火把、敲鑼打鼓、吹牛角、放鞭炮,互相對「罵」,提「俘虜」等。這個習俗一直保持到現在。人們都叫它「火把節」。[3]

火把節文化

由於長期的歷時性發展(時間維度上的)和地域性的演變(空間維度上的),火把節所呈現出的民俗文化內涵不可能還是早期那種單一形態,而是複合形態,含括了傳統社會的多種活動事項,包容着宗教、信仰、倫理、歌舞、技藝、民間審美等豐富的內涵。民間廣泛流傳的「火把節傳說」,就提供了分析和研究的可能性。

彝族地區素有「火之故鄉」的美譽,彝族人民能歌善舞,秉持着先人千百年傳承下來的音樂舞蹈傳統和口頭藝術,在火把節習俗形成的歌調、傳說乃至史詩表演等也當屬「人類口頭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一宗重要傳承。

彝族地區流傳着十分豐富的火把歌調,雖然形式多樣,但都有固定的火把歌調,由於彝語方言發音不同,大小涼山彝族稱之為「都則朵洛嗬」,「都則」即祭火,「朵洛」意為祝願,「嗬」即為歌。

雲南楚雄彝族諾蘇支系稱為「朵則朵額」,「朵則」意為祭火,「額」則是「玩」的意思。彝族的火把節歷來最為隆重,並逐漸衍成了成套的節俗歌調。在楚雄彝族的這一歌種中,包括有《燒火歌》、《送火歌》、《招魂調》、《同樂調》、《火把節對歌》、《火把節祭歌》等等。演唱這些歌調的時間、地點和歌者亦各有所殊,如《燒火歌》由合戶家長率領闔家在自家屋檐下的「節日火堆」旁圍圈齊唱,以示慶賀;《招魂調》則由各家主婦獨唱,同時手托祭物(糧、鹽、酒、肉),直向自家菜地或糧田走去,邊走邊唱,當返回時,便采一株莊稼苗,示意已將人魂、畜魂和莊稼魂一併接回家來共度火把節,同時象徵迎來人丁清吉、六畜興旺和五穀豐稔之年;

《火把節對歌》僅供本寨人們聚會寨邊壩場對歌時所唱;《火把節祭歌》由〈生產和畜牧〉、〈獻酒〉、〈除祟〉、〈稻場祭經〉四部分組成,由祭司畢摩在火把節當夜進行祭祀時誦念的歌調,反映了彝族以火除祟、祈神求福的原生宗教觀念。

楚雄彝族的火把歌調,唱詞多屬傳統相沿,五字韻句,詞頭句尾有相對固定的襯格,填以「哦伙嘀哩伙」、「阿伙喔、噢來」等類的虛詞演唱,其中部分歌調有較長的虛襯詞樂段,有獨唱、齊唱、對唱加和腔,一般不用樂器伴奏。各歌調以五聲徵調居多,羽調次之。在其徵調式歌調中,常出現徵、宮二重調式音韻交錯的現象,大多以上下樂句為主題演化成中、小型歌體和少量敘事歌體,採用二、三拍子。

彝族英雄史詩《銅鼓王》流傳在雲南富寧縣廣西那坡縣越南與中國交界羅羅(又作倮倮)支系彝族的居住區,歷史悠久,影響極深,流傳甚廣。史詩系當地彝族原生宗教祭司「臘摩」在「蕎年節」(火把節)、「跳宮節」等祭祀性節日中的有關儀式上演唱的世傳歌詞,又叫《銅鼓歌》。

在羅羅彝族支系中,祭祀禮儀與相關的儀式活動中,祭祀銅鼓或以銅鼓為祭器是一種重要的支系文化表徵,臘摩作為祭司在諸多的節日儀式活動──跳宮(即跳銅鼓舞)中演唱的世傳祭詞《銅鼓歌》,本身就構成了一種口承語言民俗事象。

以舉族祭祀戰爭中救護先祖的金竹為主要活動的跳宮節,又有「大跳」和「小跳」之分。「大跳」一般為九年或二十七年舉行一次,要跳九天九夜,除在跳宮坪上進行祭祀和歡跳以外,還要到某個特定的山頭及全寨各家各戶去跳。「小跳」即一年一度所舉行的跳宮節活動,前後舉行四天,每天的活動分別為祭山、祭樂神、祭錦神(錦繡前程之神)和驅邪鬼。同樣是跳宮節,各個寨子的儀式程序也不盡相同,但總的活動都是以臘摩的祭祀為中心,是以誦唱《銅鼓歌》、歡跳銅鼓舞為主要祭祀內容和表現形式的歌舞娛神祭神的傳統盛會。

「蕎年節」即火把節,廣西彝區已不盛行此節,在雲南境內富寧一帶的羅羅支系中稱彝族盛大的傳統節日──火把節為「蕎年節」。這與農曆六月彝家主要農作物蕎麥大體豐收有關。史詩《換鼓》一章追溯了「蕎年節」的產生和由來:

遷徙到滇桂邊界的四支彝人在瘟疫中絕處逢生後,又遇大旱帶來的災荒,那時的彝家的臘摩波仙出一良策,要彝家耕種耐旱的蕎子。他自己徒步來到交趾(今緬甸)借蕎種,可貪婪兇狠的交趾人非銅鼓不換,無奈之餘,被縛的波仙只好屈從,以十面銅鼓換回十石蕎種,使彝家轉危為安,為了紀念蕎和鼓的恩德,彝家在每年的舊曆六月擊鼓過蕎年(火把節)。富寧一帶的彝族人認為,「蕎年節」(火把節)跳銅鼓舞,就是為了使天神快樂,銅鼓舞可以娛神慰神,並使天神賜給人們以豐年,護佑寨子裡的人平安無疾,少死多生。

此外,在廣西境內的彝區,《銅鼓歌》吟唱得最多、最完整的場合是在每年節日期間「卜銅鼓」、「祭銅鼓」、「開銅鼓」和「封銅鼓」的具體儀式上及其相關的節慶活動中。

由此可見,史詩的形成與羅羅彝族在特定的儀式性節日期間傳演《銅鼓歌》有着極為密切的關聯。可以說,以上節日大多由祭祀儀式發展而來的,史詩《銅鼓王》也同樣是由祭司臘摩祭祀銅鼓的祭詞發展而來的,祭祀儀式及其由此發展而來的節日活動場合是史詩形成並代代傳演的民俗文化場,祭司臘摩是史詩的誦唱者、編撰者、整理者和傳播者,其詩與史角色和諧地統一在祭祀儀式中。正如《伊利亞特》、《羅摩衍那》的產生離不開行荷馬蟻蛭式的人物一樣,彝族英雄史詩的產生和形成也離不開祭司兼歌師的臘摩。

文化傳承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彝族火把節」(四川涼山、雲南楚雄)經國務院批准已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火把節不僅僅只是彝族的傳統佳節,作為西南民族民俗文化的地域性傳承,在彝語支其他民族如納西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基諾族等民族中也有相當久遠的歷史。火把節習俗在這些民族中的形成與發展,一方面與各民族的原生崇拜、民間信仰以及本土宗教有直接聯繫,另一方面也與這些民族尤其是彝語支民族的歷史源流、文化傳承和社會交往緊密相關。

山地彝族的火把節最完整、最豐富保留着人類群體文化演進的歷史軌跡,其主題一向是對人類生命繁衍的謳歌,對族群生活理想的希冀,故而成為研究彝民族文化史和思想史的一個重要角度。換言之,彝族火把節作為盛大的傳統佳節,滲透着一種「狂歡化」的民俗精神,傳達着素樸的生命觀念和生活態度。

慶祝活動

彝族火把節一般歷時三天三夜,分為迎火、玩火、送火三個階段。

火把節第一天:祭火。這一天,村村寨寨都會宰牛殺羊,集體分享,並備酒肉祭祖。夜幕降臨時,臨近村寨的人們會在老人們選定的地點搭建祭台,以傳統方式擊石取火點燃聖火,由畢摩(彝族民間祭司)誦經祭火。然後,家家戶戶,大人小孩都會從畢摩手裡接過用蒿草紮成的火把,遊走于田邊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驅蟲的傳說。

火把節第二天:傳火。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聚集在祭台聖火下,舉行各式各樣的傳統節日活動。小伙們要效仿傳說中的阿體拉巴,賽馬、摔跤、唱歌、鬥牛、斗羊、鬥雞。姑娘們則效仿傳說中的阿什嫫,身着美麗的衣裳,撐起黃油傘,跳起「朵洛荷」、達體舞。在這一天,最重要的活動莫過於彝家的選美了。年長的老人們要按照傳說中阿體拉巴勤勞勇敢、英武神俊和阿什嫫善良聰慧、美麗大方的標準從小伙姑娘中選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夜幕降臨,一對對有情男女,在山間,在溪畔,在黃色的油傘下,撥動月琴,彈響口弦,互訴相思。故也有人將涼山彝族國際火把節稱作是「東方的情人節」。

火把節第三天:送火。這是整個涼山彝族國際火把節的高潮。這一天夜幕降臨時,人人都會手持火把,競相奔走。最後人們將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歡樂的人們會聚在篝火四周盡情地歌唱、舞蹈。

火把節的三天三夜,都各具特色,每個晚上吃過晚飯,首先由某一家開始點燃火把,然後就爭先恐後地燃起火把往村外走,人們唱起火把歌,歌聲隨着火把的漫延響徹山谷。隨後按約定俗成的方向又形成一條火龍來到公共娛樂場地,他們將火把集中起來燃成一堆大火,全寨人圍着火堆,快樂地跳舞遊戲。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火把節的第一天晚上,小孩子們唱歌、跳舞、捉迷藏做遊戲。人們在大敞壩上燒起一堆篝火,做各種遊戲時,上下輩之間的拘謹在這節日的氣氛中蕩然無存。俗話說,火把節是玩的節日,過節三天沒玩錯的說法。就連那些剛接來婆家過第一個火把節的新媳婦(涼山彝人新婚夫婦成家一般都從火把節開始坐鍋。)也用披氈半掩着臉羞羞答答地藏在婆婆姑子背後看熱鬧來了。

人們狂歡到一彎弦月升上東山時才回家歇息。姑娘們激動得索性不睡,你幫我我幫你地幫着收拾打扮。準備第二天的穿着打扮,並準備乾糧、肉食、水果等東西,以便更好地前往相聚過節之地。

節日那天,寨里家家戶戶都要在門前豎立若干火把,準備活動使用。同時在村寨附近選擇一塊開闊地,在地中央豎立一根長10~20米的青松,青松頂端橫放一根掛滿紅色紙花的木棒,緣青松四周用易燃柴草堆砌成一個寶塔形大火炬,作為活動場所。傍晚,節日活動的主持人率領鑼鼓隊敲鑼打鼓,寨中各家聞聽鑼鼓聲即出門點燃火把,男女老少舉着火把向活動場所匯集。

人們到齊之後,主持人一聲號令,大家舉火把向寶塔形火炬奔去,將其點燃。一時火光沖天,歡聲四起,大家各舉小火把圍着大火炬,跳起「豐收舞」,唱起豐收歌,載歌載舞,熱情奔放。歌舞結束,各家各戶的人們舉着火把向自己的田土走去,分散舉行火把遊行,一直要游遍各自的田邊地角,以此表達消滅害蟲,祝祈風調雨順,確保五穀豐收,人丁平安,六畜興旺的心愿。織金彝族的火把節,以三塘鎮松樹坪的節日活動場面為大,每年均有上千人參加。活動場所還立有序碑,記述這裡火把節的形成與延續。

運動項目

鬥牛:一聲洪亮的牛角號響起,兩頭公牛怒目圓睜,相向而來,一聲低吼,兩對特意削尖的牛角猛然相撞。四周觀眾吶喊助威,牛得到刺激和鼓勵,犟性大發,時而邊疆猛攻,時而力敵相峙,時而血花飛濺,時而伺機反攻。勝利的牛頭頸披紅戴花,由主人牽着繞場一周,由此身價倍增。

摔跤:摔跤活動在彝族很盛行,分絆腳和不絆腳兩種,以摔倒為輸;不同村寨推選最強壯而有能耐的摔跤能手進行比賽,獲勝者除了獲頒獎品外,他們自己的村寨還另以酒、羊、牛等美食來慶祝和鼓勵。此外,還有精彩的射箭比賽,而會場無時無處不聚集着許多騎馬的少年和穿鮮艷服裝的彝族姑娘,他們對歌跳舞,圍觀者高歌伴唱。

選美:彝族人世代愛美,追求美,「選美」自古以來一直是彝族傳統火把節中最重要和最具有特色的活動內容。它不同於當今世界集商業性與藝術性於一身的「選美」活動。已延續上千年的彝族傳統民間「選美」活動要求十分嚴格,美麗的彝家姑娘盛裝打扮,手持黃傘,圍着草坪上的火堆緩緩舞步表演「朵樂荷」,評委們都是村寨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他們的評選既挑剔又自然,既要看姑娘的身材容貌,又要看她們的穿着打扮;還要看她們平時對待父母長輩的孝順之心;更重要的是根據她們平時的道德品行和勤勞聲譽來判斷。為了賦予彝族火把節「選美」文化新的內涵和時代氣息,使這項活動既有傳統性又有時代性,2004年中國涼山彝族國際火把節「選美」活動,為了調動觀眾參與,專門設立了最美的觀眾獎,使八方來客也能在場上一展自己風采。同時,不僅有專家評委選出的美女、美男,在場的觀眾也有機會投上一票,讓鮮花成為觀眾的代言人,選出自己最喜愛的美女和美男。

篝火晚會

夜幕低垂,人們吃着烤肉,然後以松枝點燃火焰,手舉火把圍繞跑一圈,祈禱消除蟲災病害,祈求豐收連年。熱情沸騰的群眾,將火把圍成一堆一堆的篝火,成千上萬的彝族兒女跳起「大三弦」舞。

火把節也是少男少女點燃愛苗、傳達情意的好時機,姑娘們穿着自己縫製的衣裳展示靈巧的手藝,小伙子在種種比賽和表演中博得姑娘們的芳心及微笑。

到了此時此刻,他們都找到意屬的心上人,根據習俗男方可以搶奪女方身上的信物,作為定情之物;他們也借着通宵歡歌狂舞,互相表達愛意。

發展保護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彝族火把節經國務院批准已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010年8月4日,四川涼山州西昌市數千名民眾身着節日盛裝,跳起了獨具民族特色的歌舞,拉開了第六屆中國·涼山彝族國際火把節的序幕。涼山彝族火把節是中國首批公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一,是中國十大民俗節日和四川十大名節,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2010年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審批項目」。

2013年7月31日,來自元謀縣的彝族群眾在火把節街頭巡演上表演花燈歌舞。當日是彝族的傳統節日「火把節」,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70多萬彝族群眾和來自國內外的賓客在風景秀麗的彝鄉踏歌起舞,歡慶火把節。

2014年7月19日,工作人員把僵持在一起的牛用繩子拉開。當日,牛王爭霸在雲南石林展開激烈鏖戰,拉開了石林彝族火把節的大幕。

2019年7月19日到22日,「火把原鄉·燃情阿都」2019中國·布拖彝族火把節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布拖縣舉行,非遺展演、篝火晚會、傳統民俗競技比賽等原生態節目為節日增光添彩,來自全國各地的嘉賓與遊客與當地彝族群眾一起歡度火把節。

視頻

彝族古老火把節,60萬人盛裝出席篝火狂歡,被譽為「東方狂歡節」


螺髻山2016火把節

參考資料

  1. 火把節2020-09-11 來源:新華網
  2. 火把節的由來之《反抗奴隸主》2020-09-11 來源:騰訊網
  3. 「火把節」的由來(毛南族)2012-03-18 來源:平塘·金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