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瀨戶內寂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瀨戶內寂聽
出生 (1922-05-15) 1922年5月15日(102歲)
日本
國籍 日本
語言 日語
職業 小說家,僧人,節目主持人
信仰 佛教

瀨戶內寂聽,1922年5月15日出生,日本小說家天台宗尼僧,僧位是僧正天台寺名譽主持。文化勳章獲得者。舊名瀨戶內晴美。京都市、德島市名譽市民。曾隨丈夫在中國北京居住過一段時間。代表作《夏之終焉》《問花》《場所》等。近年關於《源氏物語》研究的著作多有問世。憑藉《女子大學生曲愛玲》獲得1956年新潮同人雜誌獎、《田村俊子》獲得1961年田村俊子文學獎、《夏之終焉》獲得1963年女流文學獎、《問花》獲得1992年穀崎潤一郎獎、在《源氏物語 現代語譯》全20卷完成的同時獲得1998年NHK放送文化獎、《場所》獲得2001年野間文藝獎、《風景》獲得2011年泉鏡花文學獎。著名演員宮澤理惠曾在電視劇《女子一代記》系列中扮演過她。座右銘是「活着就是為了去愛」。 [1]

生平

瀨戶寂內聽是位即吃肉又宣傳不殺生頗有爭議的尼姑,瀨戶內寂聽出家前名叫瀨戶內晴美,父母開佛教用品店,性格叛逆,在東京女子大學讀書時,她和老師大搞師生戀並結了婚,在學校里鬧得沸沸揚揚。後來,她丈夫不得不辭職到中國工作。日本戰敗後,瀨戶內一家回到日本。生性活躍的瀨戶內厭倦了平靜的生活,又和丈夫的學生產生了戀情,拋下丈夫和女兒離家出走。可惜那個學生意志不堅,心灰意冷的瀨戶內離婚後,開始進軍文藝界。3年後,瀨戶內冷卻了戀愛的狂熱,重返東京,加入著名的《文學者》雜誌社。但她的創作之旅並非一帆風順。她的作品以情愛主題居多,由於筆鋒過於大膽,她的小說曾被封殺了5年,而她鮮明的個性也遭到同行的抨擊。情緣不斷的瀨戶內在經歷太多情海沉浮後,終於在51歲時看破紅塵,毅然決定出家。一開始,她想去修道院當修女。不過,對方卻因為她過去那些經歷不敢接受這位「瘋狂修女」。後來,瀨戶內遇到了今東光和尚,他是日本佛教界極為活躍的人物,兼和尚、演員、參議員和作家於一身。這份經歷和瀨戶內的身世很相似,瀨戶內被今東光和尚身上洋溢的佛法所吸引,最終於1973年在中尊寺出家,法號寂聽。出家後的瀨戶內不僅潛心創作與講道,還當上了NHK電視台的主持人,主持一檔關於人生禮儀的脫口秀節目。她經常在電視上講佛法,勸人向善。至今,這位84歲的老尼依然活躍在日本的電視節目中。1987年,瀨戶內當上了日本天台大寺的住持。 [2]

視頻

女人一代記-瀨戶內寂聽[宮澤理惠] おんなのいちだいき

瀨戶內寂聽法師街頭演講

獲獎作品

《女子大學生曲愛玲》獲1956年新潮同人雜誌獎

《田村俊子》獲1961年田村俊子文學獎

《夏日終焉》獲1963年女流文學獎

《問花》獲1992年穀崎潤一郎獎

《源氏物語現代語譯》獲1998年NHK放送文化獎

《場所》獲2001年野間文藝獎

《風景》獲2011年泉鏡花文學獎 [3]

動態

瀨戶內寂聽的《不亂於心不困於情》道出了她出家原因
在出家之前,我的生活可謂放蕩不羈。加之我的小說暢銷,也不會為金錢所愁,所以直至五十歲左右,我基本做過了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那時,我衣服滿櫃,寶石無數。也許珠寶佩戴在我短短的手指上是天物暴殄,但這種生活在世人來看仍然是滿目艷羨。
但是無論是買衣服、買寶石還是去旅遊,從那時開始,我卻被一種莫名的空虛久久困鎖。
那時,我認為將自己的才華發揮到了極限便是人生價值所在,所以我一個人孤軍奮戰。考慮到我的才能蘊藏在寫小說之中,因此我放棄了丈夫,捨棄了家庭。
但是,當我即將邁入五十歲的門檻,我琢磨着「事實真如我所想嗎」。我認為發揮自己的才能便是幸福,所以我成了小說家,之後便生活在我摯愛的小說創作中,但是我總也感覺不到幸福的所在。我突然注意到了自己當時的這種心態,而所謂的空虛,大概就是如此吧。
當然,壓抑那樣的空虛也可以進行小說創作。因為常年累月的積累,我不但擁有了大量可以用來創作的主題和素材,而且也具備了讓讀者賞心悅目的小說創作技巧。因此,我也乾脆就將撰寫小說作為事業。
但這樣的話,就有悖於自己當小說家的初衷,也對不起讀者的信賴。
在這種情況下,我也不知何時開始便執着於信仰。
為此,我就最早找到了遠藤周作談心。篤信天主教的遠藤周作告訴我,說我實際上需要接受洗禮,而他也隨即給我介紹了神父。
那神父雖然十分出色,但到最後我也未能接受洗禮。我只能說這也是因為終與天主教無緣吧。
此後我便想遁入佛門,意欲叩開佛教諸宗派的玄妙。
我嘗試着拜訪了禪宗、淨土宗、真言宗等所有佛教宗派,但是每個主持都會說「十年後我為您剃度」,「請在二十年後再來找我吧」。大概是因為認為我是一時迷茫,希望我冷靜思考吧,他們的拒絕之辭實在高明。
最後,我拜求天台宗的今東光先生收留於我。
今先生是小說家,參議院議員,而且還是天台宗的大僧正、中尊寺貫主。貫主就是寺院中地位最高的人。我既和今先生是同行(小說家,譯者注),又曾和他一起有過演講旅行的經歷,所以我深知他的為人。
那時我便去了今先生家拜望他,我請求他說「今日登門拜訪,請您一定收我出家」。
我說完此話,今先生沒問什麼,口裡只說道「真是急切呀」。
他沒有像其他主持那樣問我「出家是內心夙願嗎」,「為何選擇天台宗」之類的話,看着我執拗的表情,他便知曉了一切。
商議出家之事始於八月,剃度式便在十一月十四日舉行,剃度之所也就定在了今先生所修行的中尊寺。剃度式就是出家的儀式。但遺憾的是,可在這三個月里,今先生接受了癌症手術,所以最終未能親自為我剃度。
後來,他決定讓東京上野的寬永寺貫主杉谷義周大僧正代為效勞。因為杉谷貫主是今先生的至交好友,所以他欣然應允。
順便多贅一言,我的法號「寂聽」就是今先生所賜。今先生的名諱東光總讓人覺得像是他的法號,但實際上他法號「春聽」。我的法號「寂聽」便是取先生法號中的一個字而得來的。
「寂聽」的「寂」並非寂寞之寂,實為寂靜之意。先生告訴我其意取自「出離者寂,然聽梵音」一句。出離者即為出家人,亦即為僧人。此法號包含着出家人靜心自修以聽佛音的意思。
今先生雖因病未能親自為我削髮剃度,但對我來說我已奉之為恩師。
在中尊寺剃度之後,我便探望了還在東京癌症中心接受治療的今先生。先生看到我,露出了從未有過的和藹之情,他告訴我說「如今獲得了脫俗之身,真為你高興。今後可要獨自齋戒修行了啊」。
就在當時,我第一次被點化,明白了出家是值得祝賀的道理。
請獨自齋戒…這只是師傅對我傳授的內容之一。四年後,師傅圓寂。
(上文節選自散文集《不亂於心,不困於情》,范宏濤譯,三秦出版社,2016年出版) [4]

網友眼裡的瀨戶內寂聽
瀨戶內寂聽原名瀨戶內晴美,當學生的時候搞師生戀,隨老師丈夫在北京生活過很多年。(她好像很愛中國的樣子,說這裡是第二故鄉)。日本戰敗後回國,搞姐弟戀,喜歡上丈夫的學生,拋夫棄女的玩私奔。最後因為男方承受家庭壓力又繼而分手。後來自立加入小說社團,做了名作家的情婦,在名作家提點下開始寫小說,成名賺錢,但批評界批評她寫的東西太色情,她一怒之下在報紙上撰文罵那些批評家全是陽萎和性無能。後來她再次邂逅了年輕時拋棄過她的那個情人(現已窮困潦倒),她離開了有妻子的名作家,重投白眼狼的懷抱。不想白眼狼把瀨戶內賺的錢蒙去自己開了公司,最後娶了公司的女職員,給瀨戶內的理由是—「你太不平凡了,我只是個凡人,要和凡人生活在一起」。瀨戶內把白眼狼踹了一頓,也只好作罷。白眼狼根本不擅經營,公司垮台, 搬進了破房子。瀨戶內買了個漂亮公寓於對面,每天對着窗欣賞狗男女如何潦倒。在離開瀨戶內12年後,白眼狼債務纏身,不堪重負而自殺。本片雖然沒提到,但是此後瀨戶內好像也跟着自殺一次,自殺未遂後,她本想到天主教堂去做修女,而人家嫌棄她是個膚淺的美女作家名聲又差而拒絕接收她(這點片子裡也沒提),最後瀨戶內在一個高僧朋友的提點下,在51歲那年當了尼姑,現在已經是日本天台宗的大僧正(相當於主教),同時也是NHK的主持人,她的節目弘揚佛法外還諷刺政客。 好像小泉純一郎削減社會福利的時被問到是否考慮過窮人的利益,前首相很SB的答道:「人生嘛,豐富多彩」幾天後瀨戶內師太被問到作尼姑感覺如何,就馬上拿這句話開涮:「我做尼姑的日子嘛,豐富多彩」 還記得高中時曾聽過一個日本80歲老尼姑愛上樑朝偉的新聞, 當時真是當笑話看的。 只覺得動了凡心的老尼姑實在太有喜感了。 沒想到新聞女主角就是瀨戶內, 對這個至今在公眾面前介紹做愛技巧的花尼姑來說, 這個到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啦。 [5]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