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潘檉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潘檉章(1626年-1663年),聖木力田吳江平望鎮溪港人,明末清初史學家。[1]

簡介

明亡後,隱居故里,用功讀書,尤精於史學。

康熙二年(1663年)因浙江南潯莊廷鑨明史案牽連,與吳炎同被凌遲於杭州弼教坊。著有《國史考異》、《松陵文獻》。[2]

生平

9歲從父潘凱就讀,十五歲補縣學生員,是周道登之姻戚,與吳炎朱鶴齡友好。明亡後,隱居故里,用功讀書,尤精於史學[3]

潘檉章年二十即綜貫百家,上至天文,下及地理,無不通曉。尤酷愛史學,注重鄉邦文獻、鄉賢事跡的搜集整理,曾編有《松陵文獻》一書,把在讀前代史書、志乘、文集過程中,凡涉及松陵的內容摘錄下來,積累成編,獻以紀鄉賢事跡,文以錄鄉賢詩文。史稱該書「文辭簡樸,不事浮華,無溢美,無支離,讀者服其精博,謂史才略見」。

早歲曾與吳炎加入「驚隱詩社」,遂與顧炎武等訂交,後潘耒亦藉此關係入顧氏門牆。

清康熙二年(1663年)二月,浙江南潯莊廷鑨明史案發,與吳炎遭逮捕,明史稿被焚。

同年六月,被凌遲於杭州弼教坊,妻沉氏流放至廣寧(遼寧省北鎮縣),中途流產,沉氏服藥自殺。

顧炎武寫《書吳潘二子事》紀念他與吳炎。

歿後《松陵文獻》多有散佚,殘稿由其弟潘耒編成《松陵文獻》。「驚隱詩社」亦隨着潘吳二人的逝世而沒落。[4]

入清撰史

原圖鏈接 國史考異-潘檉章(複印本) 來自孔夫子舊書網

明亡後,亦不忘故國,經常到南京去謁觀明孝陵,稱頌明太祖的功績,並用詩文歌頌宋末名將陸秀夫謝翱等人誓不仕元的民族氣節,以自勉勵。還欲作《通鑑後紀》一書,記載宋元史事,更欲撰一部明史,以寄託自己的故國之思。

明亡後五年,亦即清順治五年(1648),潘檉章便着手明史編寫體例,決定採用《史記》紀傳體裁,並初步擬定寫本紀18篇、書12篇、表10篇、世家90篇、列傳200篇,定名為《明史記》。還決定在撰寫《明史記》的同時,把搜集到的明代遺聞軼事以及當世赫然在目足以激勵後人的資料,用史詩的形式加以編輯,題為《今樂府》。

潘檉章在《今樂府》序言中曾談到創作此書的宗旨:「《明史記》草創且半,或謂余兩人固無因循失實之病,然所褒貶多王侯將相有權力者,且草創之始,見聞多隘,子其慎諸。兩人謝不敢。私念是書義例出入,必欲法之當今,取信來世,故不得已而托之於詩,則《今樂府》所為作矣。」收在此書中的詩作仿效白居易新樂府體,每篇作品多以二字為題,並且在目錄各詩題之下標出創作此詩的旨意,例如「《雅鶻關》,譏李寧遠棄地也。」「《客夫人》,紀乳媼亂政也。」「《紅閣詔》,紀甲申之變。」「《仙霞關》,悲失守也。」此書上下兩卷標目相同,卷上為吳炎所撰,每篇後附有潘檉章所作的評語;卷下則為潘檉章所撰,吳炎作評語,表現出了兩人互相標榜的宗旨。

此後幾年,潘檉章廣搜資料,埋頭著述,先作長編,把所有資料分門別類,然後比較異同,嚴加考核,直到歸之於當才筆之於書。同時,潘檉章又虛心向老前輩顧炎武錢謙益等大學者請教。顧、錢對潘檉章的志向早就敬慕,對他們的事業也非常支持。從《明史記》的取材、體例到內容的編寫,都提出許多意見。特別是顧炎武,早就與潘檉章有交往,並視為「畏友」,為支持他編寫《明史記》,顧特地將自己所珍藏的有關史料一千多卷全部借給他們參閱。

經過幾年的努力,到順治十一年(1654),《今樂府》全部完成,此外,潘檉章在著《今樂府》和《明史記》的同時,還仿司馬光著《通鑑》別著《通鑑考異》、李燾著《續資治通鑑長編》將考異備載於分注之中的體例,著成《國史考異》一書,以便與將成之《明史記》相表里。《國史考異》著成後,錢謙益、顧炎武等都一致稱讚此書。當時錢謙益本人正在著《太祖實錄辨證》一書,及讀到檉章的《國史考異》,深感受賜良多,自感不如,於是對所著重加修改。以顧、錢二人在當時的輩分之高、學術之精,尚且如此推崇潘檉章的《國史考異》,足見潘氏史學造詣之深。[5]

涉案凌遲

人們等着一部敢與司馬遷《史記》比高下的明代史巨著《明史記》早日問世,然而,正當潘檉章埋頭著述,且大功即將告成之際,「明史案」爆發,清康熙二年(1663年)二月潘檉章因受牽連而被官府逮捕。

原來,莊氏後人在刻印《明史》時,曾仰慕潘檉章之名,邀請二位參閱,並在印行的書中,將潘檉章姓名列入參閱名單之中,引以為重,使潘檉章遭受牽連。在審訊時,有的「同案犯」向清廷百般求饒,以求活命。吳炎破口大罵官員,「官不能堪,至拳踢仆地」。

潘檉章因家有老母,怕她受到株連,於是不罵也不辯,但也始終不向清廷屈服求饒,同年六月,與吳炎同被凌遲於杭州弼教坊,妻沈氏流放至廣寧(遼寧省北鎮縣),中途流產,沈氏服藥自殺。

所著《明史記》書稿也全部被抄沒焚毀,連顧炎武借給他們的千餘卷藏書也都被付之一炬。

眾人祭悼

顧炎武寫《汾州祭吳炎潘檉章二節士》紀念他與吳炎:露下空林百草殘,臨風有慟奠椒蘭。韭溪血化幽泉碧,蒿里魂歸白日寒。一代文章亡左馬,千秋仁義在吳潘。巫招虞殯俱零落,欲訪遺書遠道難。

所著《松陵文獻》等由其弟潘耒編成《遂初堂集》。潘耒《國史考異序》:「亡兄力田,以著作之才,盛年隱居,潛心史事,與吳赤溟先生搜討論撰,十就六七。亡兄尤博極群書,長於考訂,謂著書之法,莫善於司馬溫公,其為通鑑也,先成長編,別著考異,故少牴牾;李仁甫仿其體為九朝長編,雖無考異之名,而事跡參差者,備載於分注,蓋必如是而後為良史。」

相關文獻

出自《清代學人列傳》

(潘檉章)生有異稟,穎悟絕人。九歲從父受文,裁過目,燼於火;責令複寫,不遺一字。

年十五,補桐鄉籍諸生。亂後棄去,隱居韭溪,肆力於學。綜貫百家,天文地理皇極太乙之學靡不通曉。已而專精史事。念明興三百年間,明君賢輔,政教禮樂制度文物大備,無有能如太史公敘述論列成一家言者。而友人吳炎所抱略同,因相約共纂《明史記》。先定為目,凡得紀十八、書十二、表十、世家四十、列傳二百。力田撰本紀及諸志。炎分任世家、列傳。其年表曆法則屬諸王錫闡。流寇與夫殉節諸臣則屬諸戴笠。私家最難得者實錄,力田鬻產購得之。而崑山顧炎武、江陰李遜之、長洲陳濟生,並熟於掌故,且多藏書,悉出以相佐。間偕炎出其稿以質虞山錢謙益,謙益大善之,嘆曰:「老夫耄矣,不圖今日復見二君!綘雲餘燼尚在,當舉以相付。」遂連舟載歸。謙益有《實錄辨證》,力田作《國史考異》,頗加駁正,數貽書往復,謙益弗能奪也。撰述數年,史行成十之六七,而南潯莊氏獄起。參閱莊書,列君及炎名,乃俱及於難。實則莊氏取朱國楨《史概》為藍本,兩君俱未寓目;徒以名重,為所牽引,致罹慘禍,論者惜之。所著惟《國史考異》六卷刊於潘氏《功順堂叢書》,《國榷》百卷,系《明史記》初稿,僅有傳抄之本,已征入明史館。餘若《松陵文獻》、《杜詩博議》、《星名考》、《壬林韭溪集》,復若干卷,存沒均無從咨訪矣。

詩作選摘

【丙申寒食】

陌上初過雨,人家欲斷煙。長因三月候,重憶十年前。

荒薺埋陵殿,飢烏集墓田。並將家國淚,一灑白楊天。

【集菊花下忽憶亡友謝兩周吳北窗悽然有感】

遍插兩人少,悲歌安可聽。花前詩異代,天上酒雙星。

栗里招同去,浣溪祝不靈。黃華如勸客,杯到莫教停。

【聽陳鏈師彈琴】

商弦川上發,元言振棘林。白鶴下庭際,北風微來侵。

排雲呼閶闔,浩蕩思難任。偓佺為我馭,雄龍空中吟。

曲終有餘暢,洞門花落深。豈惟冥俗累,亦以澄道心。

丘中雙桐樹,霜雪凝奇音。吾欲采其干,贈子徽黃金。

【軍城早秋】

西風獵獵臂鷹輕,不見平原雉兔橫。玉帳丁寧無一事,只須高起受降城。

【白雲泉是白太傅題詩處】

白公遺碣菉苕生,落日空亭見一泓。借問涓流爭到海,何如終古在山清。

【虎林漫成四首同吳愧庵作】

抱膝年來學避名,無端世網忽相嬰。望門不敢同張儉,割席應知愧管寧。

兩世先疇悲欲絕,一家累卵杳難明。自憐腐草同湮沒,漫說雕蟲誤此生。

吳關一路作羈累,棘木庭前聽五詞。已分殘形輕似葉,卻憐衛足不如葵。

下堂真愧先賢訓,抱璧幾同楚客悲。縱使平反能苟活,他年應廢蓼莪詩。

圜土初經二月春,薰風又到系維身。流螢夜度綈袍冷,采蕨朝供麥飯新。

敢望左驂歸越石,還期長佩擬靈均。多情最是他鄉侶,閒譜龜茲慰苦辛。

閱歷風霜祇自疑,難將身世問時宜。窮愁只合吾儕事,姓氏羞為獄吏知。

見說成書刑鑄鼎,不聞有夢召胥靡。南山此去躬耕好,未可重題酒後詩。

視頻1:《前清秘史》莊廷鑨明史案

視頻2:輔政大臣經過孝莊皇后同意後,興起莊廷鑨明史案

注釋

  1. 潘檉章簡介_古詩文網 ——清代·潘檉章《虎林漫成四首同吳愧庵作 其一》https://so.gushiwen.org/shiwenv_d7d1737b53a1.aspx 虎林漫成四首同吳愧庵作 其一 清代:潘檉章 抱膝年...
  2. 潘檉章 簡歷 - 名人簡歷 潘檉章(1626~1663)明末清初史學家,字聖木,號力田,江蘇吳江平望鎮溪港人,...出自《清代學人列傳》 (潘檉章)生有異稟,穎悟絕人。九歲從父受文,裁過目...
  3. 潘耒《國史考異序》:「亡兄力田,以著作之才,盛年隱居,潛心史事,與吳赤溟先生搜討論撰,十就六七。亡兄尤博極群書,長於考訂,謂著書之法,莫善於司馬溫公,其為通鑑也,先成長編,別著考異,故少牴牾;李仁甫仿其體為九朝長編,雖無考異之名,而事跡參差者,備載於分注,蓋必如是而後為良史。」
  4. 潘檉章生平簡介大全🎬隨便看看吧 2018年11月28日 - 潘檉章(清代)——潘檉章生平簡介大全作者 / 作者:兔兔 / 時間:2018-11-28 22:35:29 / 27℃ (1626—1663)明末清初江南吳江人,字力田,一字聖木。潘耒子...
  5. 潘檉章、潘耒兄弟之明史學成就考述 - 豆丁網 2016年8月23日 - 18貴州文史叢刊2013 潘檉章、潘耒兄弟之明史學成就考述刁美林 (故宮博物院圖書...《明史》纂修是清朝立國後的一項重大文化工程,始於順治二 年(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