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湖南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湖南師範大學(校園風光)原圖鏈接來自 中國教育在線 的圖片

湖南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成立於2001年3月,是湖南省首家成立的新聞與傳播學院,現為湖南省委宣傳部與湖南師範大學共建學院。學院現設新聞、編輯出版、廣播電視、廣告、網絡與新媒體五個系,有新聞學、編輯出版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學[1]、廣告學、廣播電視編導、網絡與新媒體7個本科專業。新聞傳播學科在2018年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位居全國同類學科18名左右,並增列為一級學科博士學位點,填補了湖南省空白。2018年新聞傳播學科列為國內一流培育學科。2019年新聞傳播學科被批准增設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學院擁有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碩士點,新聞與傳播、出版、廣播電視領域藝術碩士三個專業學位點。學院形成了從本科到碩士、博士的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800多人。2019年以來,新聞學專業、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獲批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編輯出版學、廣告學專業獲批為湖南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學院是「湖南省新聞人才培訓中心」「湖南省出版人才培訓基地」「湖南省研究生培養創新基地」「湖南省現代傳媒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心」。

師資隊伍

原湖南省委副書記文選德擔任學院名譽院長。學院現有教職工61人,其中教授12人(含二級教授2人、博士生導師5人),副教授20人,有博士學位者和在讀博士共計37人,占教師總數的80%以上,校內兼職教授5人,雙聘教授3人。學院擁有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人,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2人,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和湖南省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才3人,湖南省新聞傳播學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1人,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百人工程」學者2人,湖南省文藝人才扶持「三百工程」2人,湖南省青年骨幹教師7人。學院還在省內外宣傳部門、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界聘請了20多位經驗豐富、學識精湛的專家、學者擔任兼職教授[2]。學院現有全日制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1500人左右。

科研成果

近五年來,學院共承擔各類科研項目100多項,其中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12項,省部級重大重點項目近10項,科研到賬經費500多萬元;出版學術專著50餘部,在專業學術期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600餘篇,論文被新華文摘、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等收錄50多篇次;先後獲全國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2009)二等獎1項(一等獎空缺)、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形成了以傳播學學科為龍頭,以現代傳播史論、傳播話語、傳播與文化、傳播與社會發展、傳播法制與倫理、書刊傳播、廣告傳播為研究方向的學術研究團隊,其學術帶頭人有田中陽、蔡騏、肖燕雄、龔維忠、周國清、李倫、鄧名瑛、王戰等。

教學設施

學院擁有實驗設備價值600多萬元的現代傳媒技術實驗室,下設11個實驗分室,面積640多平方米;擁有面積達600多平方米、投入400多萬元的演播廳;實驗室設備價值總計近1000萬元。校、院擁有新聞傳播類圖書20餘萬冊,訂了370多種學術期刊;學校圖書館擁有晚清以來豐富的珍貴的報刊資料。

學院堅持統一安排專業實習,實踐教學科學規範,卓有成效。學院實行校媒聯合辦學,與中央及省市媒體建立起了長期戰略合作關係,堅持聘請業界資深專家指導辦學、講授課程,在讀學生參加國內外業務交流和高層次專業競賽與影視藝術活動成為制度。先後獲得省部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

對外交流

學院十分重視國際國內的交流與合作,設有「書山論壇」,先後邀請國際知名傳播學者美國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章於炎教授、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潘忠黨教授以及國內方漢奇、童兵、尹韻公、陳力丹、郭慶光、羅以澄、黃旦、張昆、黃升民、鄭保衛、吳廷俊、李良榮、蔡雯、付程等知名專家來校訪問或講學;先後與美國、日本、韓國、台灣、香港歐洲等國家和地區的教育、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穩定的交流合作關係,自2005年開始每年都派師生前往上述國家學習、進修、從事科學研究。

視頻

湖南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相關視頻

湖南師範大學2015年太極拳比賽新聞與傳播學院
《湖南師範大學2018招生宣傳片——和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