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港珠澳大橋香港連接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港珠澳大橋香港連接路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 的圖片

港珠澳大橋香港連接路英語: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 Hong Kong Link Road;又稱港珠澳大橋香港段),由沿機場東岸1.6公里長的地面道路(赤鱲角路)、1公里長的觀景山隧道和約9.4公里長的高架橋組成。連接線毗鄰全球最繁忙機場之一的香港國際機場。高架橋設計成180米的特大跨度,遠離北大嶼山生態敏感地區的同時,亦與機場南跑道和政府飛行服務隊總部保持距離,減少工程和車輛行駛對機場及飛行服務隊運作和附近碼頭的影響。在北大嶼山一段設計成離水面和陸地較高之高架橋直接跨過沙螺灣,以避免觸及極具保育價值的沙螺灣古蹟遺址一帶陸地[1]港珠澳大橋香港連接路為香港唯一一條右上左落的快速公路,為此政府需修改《道路交通(快速公路)規例》,以讓有關規例適用於港珠澳大橋香港連接路。港珠澳大橋香港連接路也是惟一一條直接連接中國國家高速公路網的快速道路,西端香港界連接珠江三角洲地區環線高速公路珠海界近藍海豚島隧道入口。

建設

2011年11月18日:香港立法會財務委員會以35票贊成、3票反對,通過了建造港珠澳大橋相關工程的486億港元撥款。其中興建人工島占304億3,390 萬元;香港接線161億8,990 萬元;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及屯門西繞道的詳細設計、工地勘測及前期工程占19億960萬元。

2011年12月14日: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工程(包括香港口岸及香港連接線)正式動工。

2012年5月25日,香港立法會財委會通過增加88億5,730萬元元以興建香港接線,即由161億8,990萬元增至250億4,720萬元。

2015年12月,觀景山隧道東西邊雙向行車道的出入口已經打通,其連接的橋樑地基大致完成。

2017年4月,連接港珠澳大橋主橋與香港口岸的香港接線全線貫通,標誌着大橋香港段工程一個重要里程碑[2]

2017年10月,香港接線高架橋段開始進行荷載測試,測試工序包括安排1輛200噸重卡車和6輛各重30卡車,總重量380噸測試車組停留於橋跨中段最少2分鐘,再由工作人員測量橋面垂直位移。然後駛離測試車組,再檢查垂直位移復原數值。測試在次年1月11日全部完成,全部橋面符合設計承載要求。

2018年1月20日:香港路政署宣布港珠澳大橋香港接線鋪裝路面和道路設施的工程順利完工,餘下工程包括最後安裝及測試交通管理和監察系統以及其他配套設施的收尾工作。負重荷載測試結果顯示高架橋符合設計的安全標準。

視頻

港珠澳大橋香港連接路 相關視頻

港珠澳大橋連接香港珠海澳門,總長55公里,投資1000多億元
港珠澳大橋連接線宣傳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