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Hong Kong-Zhuhai-Macau Bridge Zhuhai Port),工程名為「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簡稱「珠海公路口岸」,是連接中國廣東省珠海市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1]的口岸,是粵港澳大灣區三地互通、客貨兼重的陸路口岸之一,也是港珠澳大橋的核心組成部分。

2013年12月31日,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開工建設;2018年3月30日,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通過竣工驗收;2018年12月24日,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通車運營。

截至2020年10月22日,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旅客吞吐量1792萬餘人次,出入境車輛達149萬餘輛次。

區位環境

位置境域

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位於港珠澳大橋西端珠澳口岸人工島,口岸東側通過港珠澳大橋連接香港口岸人工島,西側通過拱北隧道與珠海連接。

建築設計

建築結構

設計理念

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以「立體疏導、逐級分流、單向循環「為設計原則,外形按照「如意」造型設計,口岸核心建築群結合貫穿南北的中軸線形成「三點一線」的布局,詮釋口岸「一地三通,如意牽手」的理念;口岸建築均採用圓潤造型,迴避尖角與方向感,五個主要建築共同組成一個整體,傳達「珠聯壁合」的變化意象。

設計參數

據2021年2月格力口岸公司官網顯示,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總用地面積約107.33萬平方米。

硬件設施

網絡覆蓋

截至2019年8月,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引入5G技術,為全球首個5G試點口岸。

驗放系統

據2021年2月格力口岸公司官網顯示,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採用「一站式」驗放系統,可實現出入境往來港澳旅客自助通關。其中珠澳口岸無縫對接,採用「一樓兩檢」的通關模式,實現珠澳口岸「合作查驗、一次放行」通關。出入境車輛基本實現「一站式」通關,進出口貨物實現海關、邊檢兩個單位同時檢驗,一次性確認通關。口岸設有地磅[2],出境貨車司機到達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後,停車至指定區域,掃碼填寫車輛信息,填寫完畢後支付過磅費用可獲取電子地磅單並可憑此進行報關通關 。

運營情況

運營時間

據2021年2月港珠澳大橋官網顯示,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24小時開放運營服務

客貨流量

截至2019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共驗放出入境旅客1400萬餘人次,日均客流量4萬人次;驗放出入境車輛70萬餘輛次。

截至2020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共驗放出入境旅客1792萬餘人次,出入境車輛149萬餘輛次。

建設成果

技術難題

建設難點

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的主要建設難點有:

1、工期緊,工程管理協調難度大。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鋼結構工程工期為210天,平均每月需安裝鋼結構2000噸,工期極為緊迫;

2、項目規模龐大,資源一次性投入大。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鋼結構工程四角錐網架面積約十萬平方米,耗費鋼材及配件量極大,施工期間工區內設備投用量大;

3、交通運輸困難。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工程建設位於珠澳口岸人工島,四周被海水環抱,僅有便橋與陸地連通,施工布局與交通運輸較為困難;

4、高空施工要求高,難度大。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鋼結構工程的單個構件自重大、安裝高度高,對起重設備的要求較高,高空臨邊懸空施工安全風險高,防護難度大,節點高空焊接工藝複雜;

5、氣候惡劣,極端天氣多。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地處廣東省南部臨海,建設期間多次遭遇颱風及熱帶風暴侵襲,增加了施工及建設難度。

施工技術

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建設過程中採用的施工技術主要有:

1、採用BIM技術,將所有工程用料與施工難題進行數據化呈現,直觀掌控各構件連接、細部做法及管線排布等情況;

2、採用分區段液壓整體提升加高空嵌補技術,按期安全完成超大面積曲面網架的提升。

科研成果

截至建成時,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項目析出及推廣應用了建築業10項新技術中的9大項41子項,自主創新技術27項,其中,申請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10項,形成省級工法7項。

價值意義

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內部功能完善、流線清晰,兼顧了運營管理、交通效率以及旅客安全等問題,符合世界級交通樞紐的建設要求,也充分體現了連接港澳的內地城市的門戶形象。(時任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總建築師 崔愷 評)

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是粵港澳三地互通、客貨兼重的陸路口岸,其主要功能是對香港澳門、珠海的出入境客、貨車及經三地過境的旅客進行通關查驗和旅客運輸,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樞紐。(《中國建設報》 評)

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是粵港澳三地互通、客貨兼重的陸路口岸,大橋通車後將成為集交通、管理、服務、救援、觀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運營中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