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深圳公交E14路 (第一代)

深圳公交E14路 (第一代)
圖片來自baike

已取消的深圳公交E14路,是從光明中心站開往寶安機場的快線公交,由深圳市西部公共汽車有限公司運營,曾在2010年1月29日開辦[1]

目錄

途徑站點介紹

  • 往光明方向:寶安機場 - 興圍路口 - 翠湖花園 - 黃田 - 鍾屋 - 寶安桃源居 - 鶴洲橋底 - 公明佳華 - 樓村 - 光明中心站(10站)
  • 往寶安機場方向:光明中心站 - 樓村 - 公明佳華 - 鶴洲橋底 - 寶安桃源居 - 鍾屋 - 黃田 - 翠湖花園 - 興圍路口 - 寶安機場(10站)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SZX|ZGSZ),簡稱深圳機場寶安機場,舊稱深圳黃田國際機場,是一座位於中國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國際機場,於1991年通航,由深圳機場集團經營管理,僅啟用了10多年就成為了中國大陸最大航空港之一。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於2013年11月28日啟用新客運航站樓並將所有客運航班轉移至新航站樓。[2]

選址

深圳機場原計劃建於南山區白石洲附近,以更加接近當時的市區——羅湖,也可以使得機場位於深圳特區內。後來經過專家的研究及結合國外的經驗,認為機場應該建於遠郊,以免影響城市的布局及擴展,遠郊的土地充足,也方便以後機場的擴建。後白石洲附近的土地被用於建設世界之窗歡樂谷錦繡中華

歷史沿革

1991年10月12日正式通航,占地面積11平方公里,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級民用機場標準規劃設計,實行分期建設,一期建設投資9.8億元人民幣,二期建設投資9億元。飛行區等級為4F,擁有跑道、滑行道各2條,可供世界上最大型客貨機起降[3]

機場實行24小時運行服務。現有停機坪總面積84.5萬平方米,停機位84個,候機樓總面積14.6萬平方米,有面積為19萬平方米的航空物流園區。其中有國際國內貨站,保稅倉庫,分撥倉庫等設施,航空貨運年處理能力達115萬

2004年實際的旅客吞吐量14,253,046人次,中國內居第5位,全球居第81位,貨郵吞吐量達62萬噸,中國內居第4位,全球第37位,起降18萬架次,中國內居第4位。已開通中國內、外80個城市107條航線。2011年深圳機場旅客吞吐量2824.6萬人次,被成都機場以2907.4萬人次超越,失去在中國大陸保持多年的第四大航空城的地位。

深圳機場自投入使用以來,航空業務持續高速增長。1993年5月16日正式成為國際機場,1996年躍升為中國第四大航空港。2003年深圳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千萬人次,步入全球最繁忙機場(客運量)百強之列。2004年1月,深圳機場完成B號候機樓改擴建工程。2005年12月,深圳機場飛行區擴建工程正式開工,第二跑道於2011年7月26日投入使用[4],預計新航站區能於同年能投入使用。2007年12月,深圳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2062萬人次。2009年,深圳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2448萬人,貨郵吞吐量首次突破60萬噸,在國際機場協會(Airports Council International)公布的2009年全球機場排名中,深圳機場客、貨運量分別位列第49和24名。2010年的旅客吞吐量為2671.3萬人次,貨郵吞吐量80.88萬噸,航空器起降21.69萬架次。

截至2007年底,深圳機場通航18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國內城市68個,國際城市(含)34個,每周國內航班3173班,國際航班(含)326班,其中國際貨班(含)67班。航線總量達到139條。至2009年底,深圳機場有深圳航空中國南方航空深圳分公司、翡翠航空(深航與漢莎航空的合資公司)、深圳東海航空海南航空深圳分公司、順豐航空等六家基地航空公司,有中國國際航空東方航空中華航空等30家航空公司在深圳機場開通航班。另外,深圳機場和香港機場之間的海上航班也於2003年9月通航,實現了中轉旅客的對接。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深圳E14公交快線開通. 本地寶. 2010-01-29 [2019-01-08]. 
  2. 深圳機場新航站樓. 深圳機場集團. [2013-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31). 
  3. 肖懷禮 蔡璨 鄭偉 丁校書. 深圳機場二跑道昨日啟用. 深圳商報 (深圳). 2011-07-27 [2011-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9月28日). 
  4. 蔣偲 鄭偉 丁校書. 深圳機場二跑道昨「開跑」(組圖). 廣州日報. 2011-07-27 [2011-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