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海底地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1]原圖鏈接

海底地震 submarine earthquake 地震是地下岩石突然斷裂而發生的急劇運動。岩石圈板塊沿邊界的相對運動和相互作用是導致海底地震的主要原因。海底地震分布規律和發生機制的研究,是板塊構造理論的重要支柱。海底地震及其所引起的海嘯,給人類帶來災難。

原因

海嘯產生的原因:地球的表面覆蓋着堅硬的岩石,這種岩石象木板一樣分成十幾塊, 叫做 板塊。日本周圍有四個板塊,互相擠壓在一起。 海洋板塊不斷向陸地板塊下面擠去,但由於二者都是堅硬的岩石板塊,所以很難輕鬆擠進去。 日本附近的板塊是以每年5~15厘米的速度緩慢運動的。陸地板塊不斷受到試圖擠進來的海洋板塊的擠壓,當達到一定限度時,陸地板塊就會反彈回去,便形成了 板緣地震。當地震發生時,海水被從海底掀到海面上,然後象將石頭投入池塘形成的 波紋一樣向四周盪開。這就是海嘯。 海底地震引發海嘯因素諸多,但主要因素有4個:首先, 地震震級大。若地震震級小,則不足以激發海面至海底整個水體波動;其次,地震機制。當海底地震機制為傾滑型地震時,亦即 斷層上下錯動的地震,容易激發海嘯;再次,海底地震 震源淺,易激發海嘯;第四,震源破裂過程。當地震發生在海底深部時,海嘯僅在開闊的海面傳播, 海浪波動幅度並不大,一般不具殺傷力,只是當它逼進海岸時,波浪猛然抬升,才形成巨大的破壞力。 海嘯災害發生的實際情況非常複雜,除上述列舉因素外,在很大程度上還受海岸地形、地貌等地理條件影響。印尼此次發生的地震,剛開始時 震級定為6.4級,故有關方面認為有可能激發海嘯;但隨後震級調低為5.2級,激發海嘯的可能性便大為減小。這便再一次說明,在地震發生之後,準確、快速地測定包括震級在內的有關參數(「 震源參數」),對防災減災多麼重要。

[2]原圖鏈接

形成過程

地震是地下岩石突然斷裂而發生急劇運動,從而產生地震波向周圍傳播,並在相當範圍內引起大地震動的現象。地震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極不均勻,大部分地震是構造地震,且主要發生在海洋地區。岩石圈板塊沿邊界的相對運動和相互作用是導致海底地震的主要原因。海底地震分布規律和發生機制的研究,是板塊構造理論的重要支柱。海底地震及其所引起的海嘯,給人類帶來災難。 活動大陸邊緣的地震活動大致可分為:①海溝洋側坡的小量淺震,多屬正斷層型,是大洋板塊沿俯衝帶向下彎曲引起的。②海溝陸側坡附近頻繁的淺震,多屬逆斷層型,一般認為導源於沿板塊接觸帶的匯聚擠壓作用,太平洋周緣的大地震大多屬於這種類型。③火山弧附近的小量淺震,在不同情況下,震源機制或為正斷層型,或為逆斷層、走向滑動斷層型。④構成貝尼奧夫帶的中源和深源地震,主要位於火山弧與弧後區之下。

危害

地面破壞

地面破壞,如地面裂縫、塌陷噴水冒砂等。海嘯、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衝上海岸,造成沿海地區的破壞。

對海洋生物的危害

海底地震發生的同時,難免會從地心冒出很多有害氣體,會對海洋生物有嚴重的危害。

對海底光纜的危害

海底鋪設了很多光纜,當地震發生的同時,會破壞海底光纜。

大洋中脊地震帶

大洋中脊 地震帶為分離型 板塊邊界,只有 淺源地震,地震帶狹窄、連續,寬度僅數十公里,釋放的 地震能量占全球總量的5%。大洋中脊的地震活動包括:①沿中脊軸部(或 中央裂谷)分布的地震, 震級一般不超過7級,大地震很少;屬正斷層型,顯示 張應力垂直於中脊走向。②沿斷裂帶分布的地震,僅限於被錯開的中脊軸之間的斷裂帶段落, 震源機制顯示為 走向滑動斷層, 斷層面近於直立,錯動方向與中脊被錯開的方向恰好相反,證明這些斷裂帶屬於 轉換斷層性質。大洋中脊上最強烈的地震均見於斷裂帶,最大震級8.4級。大洋中脊地震帶縱貫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和 太平洋,在各大洋之間首尾相連,並與 環太平洋地震帶、阿爾卑斯- 喜馬拉雅地震帶相連接。作為 板塊邊界的 地震帶相互交接,把 岩石圈劃分為若干內部地震活動較弱的巨大 板塊(見 板塊構造說)。

大洋中脊兩側的 大洋盆地,位於板塊內部,是全球地震活動最平靜的區域。但在出現火山活動的局部地區,可有一些地震,如夏威夷群島一帶 火山地震活動比較顯著,這些 火山地震是由導致 火山噴發的地下岩漿的運動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