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海南藍仙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海南藍仙鶲
Hainan Blue-Flycatcher

原圖鏈結 圖片來自flickr
David Cook拍攝

基本資料

學名     Cyornis hainanus

目/科/屬  雀形/鶲/鶲

遷徏狀態   迷鳥

普遍性    

體長/體重  13-15cm/13-14g

海南藍仙鶲,雌雄相異。虹膜暗褐色。嘴黑色且粗厚。腳紫灰至肉褐色。

  • 雄鳥:
  1. 臉、頦及額基近黑,前額及肩亮藍色。
  2. 頭、胸及體上大致暗藍色。
  3. 下胸至脇藍灰,往下漸次變淡,至下腹及尾下覆羽污白。
  • 雌鳥:
  1. 眼先皮黃,眼圈棕白色。
  2. 頭褐灰色,體上大致欖褐色。
  3. 喉至胸皮黃,頸側及胸側欖褐略沾鏽褐色,往下漸次變白,至腹及尾下覆羽白色。
  4. 翼暗褐,具鏽褐色羽緣,尾上覆羽及尾羽略帶鏽褐色。

棲地&習性

山區或丘陵地針、闊葉林,針闊混合林等林緣地帶,包括邊緣,沿溪流,邊緣的空地。冬季遷徙至低海拔山區及平原林帶。

單獨或成對。在中層林木中覓食。

主要是以昆蟲等無脊椎動物為食,亦食漿果及種子。

繁殖

季節4月– 7月。

保育

不受全球威脅。在喜馬拉雅山脈中普遍存在,在東南亞大部分地區都普遍存在;在中國不常見。蘇門答臘婆羅洲的稀缺。

鳴聲

類似鵲鴝,甜美悅耳,音似「Helle mummy」或粗啞「搭、搭、搭」聲。

分佈

  • C. h. hainanus (Ogilvie-Grant, 1900) – C,E和S緬甸,S中國(雲南廣西廣東,海南),泰國(C和極端E除外),老撾(S除外),柬埔寨(E除外)和越南(從S到C安南)。
  • C. h. klossi Robinson, 1921 – 泰國E,老撾S,柬埔寨E(至少S Mondulkiri)和S越南(C安南S到Cochinchina)。[1]

參考書目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

視頻

Hainan Blue Flycatcher Female Call (in Hong Kong)
Hainan Blue Flycatcher Male Singing (in Hong Kong)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