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浴血中條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浴血中條山(紀錄片)原圖鏈接來自 央視國際 的圖片

浴血中條山》簡介:抗日戰爭爆發後,國民黨軍隊節節敗退,在華北只剩下中條山最後一塊地盤。從1938年起,日軍開始重兵圍攻中條山,在國民黨軍與中共領導的八路軍的頑強抵抗下,粉碎了日軍連續三年的圍攻。但最後,由於國民黨頑固派掀起的第二次反共高潮,導致中條山戰役最後時刻全線潰敗。

分集劇情

《真相》 20170424 浴血中條山 第一集 共築防線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1941年5月7日,中條山外圍日軍在航空兵的支持下,由東、北、西三個方向開始全面進攻。中條山戰役前後歷時一個多月,中國軍隊由於事前準備不足、又缺乏統一指揮,除少數突圍外,大部潰散。此役給積極「剿共」的國民政府沉重打擊,被蔣介石稱為「抗戰史上最大之恥辱」。

《真相》 20170425 浴血中條山 第二集 釜底抽薪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1939年,抗日戰爭進入了戰略相持階段,日軍的財力,兵力嚴重不足,已無力再發動大規模的戰略進攻,於是逐漸將其主要兵力用於鞏固已占領區域。此時的中條山地區,因為中條山國民黨守軍的牽制,使日軍難以抽調兵力,實施大規模機動作戰。

《真相》 20170426 浴血中條山 第三集 功虧一簣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從1941年春開始,日軍秘密向中條山集結,蔣介石臨時換將,將中條山指揮權交給何應欽,日軍頻繁調動並製造謠言以掩蓋進攻中條山的各項部署。1941年5月7日,日軍在各軍種準備充分條件下從各方向向中條山發起進攻,中條山戰役由此打響,中國軍隊傷亡慘重。

紀錄片流派

紀錄片一詞是英國約翰·格里爾遜最早稱呼出來的[1]

紀錄片美學觀的奠基者:維爾托夫、弗拉哈迪。其中維爾托夫開創了「電影眼睛派[2]」,提倡鏡頭如同人眼一樣「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

50年代的紀錄電影運動:五十年代末開始的紀錄電影創作潮流實際上由兩大紀錄電影運動組成,他們分別是法國導演讓·盧什(《夏日紀事》 1961年)為代表的「真實電影」運動以及由美國梅索斯兄弟(《推銷員》 1969年)代表的「直接電影」運動。真實電影為參與式電影,允許導演介入到紀錄片的拍攝過程中,煽動其中一些劇情的發展。直接電影為觀察式電影,力求避免干涉事件的過程,要求導演採取嚴格的客觀立場,以免破壞對象的自然傾向[3]

視頻

浴血中條山 相關視頻

東方全紀錄 浴血中條山(上)
東方全紀錄 浴血中條山(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