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流觴曲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流觴曲水
王羲之〈蘭亭集序〉(神龍本)
圖片來自新紀元

流觴曲水,源自於中國的一種遊戲夏曆三月,人們舉行祓禊儀式之後,大家坐在河渠兩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順流而下,停在誰的面前,誰就取杯飲酒。這種遊戲非常古老,逸詩有云:「羽觴隨波泛」。後又流傳至日本朝鮮半島

「流觴曲水」源於上巳節這一古老風俗。上巳指夏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周代有水濱祓禊之俗,祓禊指洗濯身體以除去凶疾的一種祭祀儀式,朝廷指定專職的女巫掌管此事。 《詩經·鄭風·溱洧》記載有鄭國陽春三月祓禊的情景。漢代時三月上巳確定為節日。《後漢書·禮儀志》載:「三月上巳,官民皆禊於東流水上,洗濯祓除,去宿垢,為大潔。

」魏晉以後上巳改為三月初三,成為一個重要節日,洗濯身體的風俗逐漸演化成臨水宴客和郊外踏春,又有了臨水浮卵臨水浮棗等習俗,再演變成流觴曲水。

東晉永和九年(西元353年)三月初三的上巳節,會稽內史王羲之偕親朋謝安孫綽等四十二人,相聚會稽山陰(今日之浙江紹興)的蘭亭,修禊祭祀儀式後,舉行流觴曲水的遊戲,四十二人人飲酒詠詩,所作詩句結成了《蘭亭集》,王羲之為該集作《蘭亭集序》。從此流觴曲水,詠詩論文,飲酒賞景,歷經千年而盛傳不衰。

日本在奈良時代[1]傳入這一風俗,最初流行於宮廷,後來流傳至民間,之後再演變成流雛

朝鮮半島在新羅時代也傳入此一風俗。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