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河 (渭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北洛河[1] 亦稱洛河,古稱洛水或北洛水河長680.3公里。是陝西長度最大的河流,也是黃河二級、渭河一級支流,呈明顯的條帶形。
名稱由來
洛河是一條古籍記載容易混淆的河流。
- 一是與南洛河相混淆。《廣韻·鐸韻》說:「《尚書·禹貢》在『導洛自熊耳』,《漢書》洛,本作雒。」清王筠《說文句讀補正》說:「許君(許慎)但說陝西、甘肅之洛,是河南之雒本不從水也。段玉裁《小箋》說:「自魏黃初以前,雍州渭洛字作『洛』,豫州伊雒字作『雒』,絕無混淆,黃初(220~226)以後乃亂矣。」《魏略》說:「魏以行次為土,水之壯也,水得土而乃流,土得水而柔,故除『佳』加『水』,變『雒』為『洛』。」已將渭洛的洛河改稱北洛河,以別於伊洛的南洛河。
- 二是與石川河(漆沮水)相混淆。首先將兩者混為一談。《尚書·禹貢》曰:「導渭自鳥鼠同穴,東會於灃,又東會於涇,又東過漆沮,入於河。」《毛傳》云:「漆沮,二水名,亦曰洛河。」其次上指漆沮(石川河),下指洛河。《太平寰宇記》載:「沮水自坊州昇平縣(今宜君縣西)北子午嶺出,俗號子午水,下會榆谷,慈馬等川,遂為沮水,至耀州華原縣(今耀縣)合漆水,至同州朝邑縣(今大荔東)東南入渭。」還有把雍州漆沮水(即武功漆水河)與石川河、洛河互相混同。
河系概況
它發源於白于山南麓的草梁山,由西北向東南注入渭河,途經黃土高原區和關中平原兩大地形單元。河源分三支:西支為石澇川,中支為水泉溝,東支為亂石頭川,在吳旗匯流後稱為北洛河。河流自西北向東南,流經志丹、甘泉、富縣、洛川、黃陵、宜君、澄城、白水、蒲城、大荔,至三河口入渭河,流域面積為26905平方公里。
支流概況
主要支流眾多,流域面積大於5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13條,大於10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道川、亂石頭川、寧塞河、周水河、葫蘆河、仙姑河、沮水、五里鎮河、石堡川、白水河、大浴河等,其中葫蘆河最大,河長235.3公里,流域面積5449平方公里。
歷史典故
北洛河的歷史源遠流長。在北洛河兩岸,流傳着一個洛神宓妃的故事。傳說宓妃原是伏羲氏的女兒,因迷戀洛河兩岸的美麗景色降臨人間,來到洛河岸邊。那時,居住在洛河流域的是一個勤勞勇敢的民族-有洛氏。宓妃便加入到有洛氏當中,並教會有洛氏百姓結網捕魚,還把從父親那兒學來的狩獵、養畜、放牧的好方法也教給了有洛氏的人們。 這天,大伙兒勞動之餘,宓妃拿起七弦琴,奏起優美動聽的樂曲來。不巧,這悠揚的琴聲被黃河裡的河伯聽到,這個浪蕩公子便潛入洛河,看到宓妃,一下子就被宓妃的美貌所吸引。於是河伯化成一條白龍,在洛河裡掀起軒然大波,吞沒了宓妃。 宓妃被河伯押入水府深宮,終日鬱鬱寡歡,只好用七弦琴排遣愁苦。這時,后羿來到了宓妃的身邊。后羿原是位善射的天神,因射死了九個天帝的兒子,便與妻子一同貶到人間,后羿妻子嫦娥偷吃仙藥,一人返回天宮,便只剩后羿獨自留在人間。后羿聽說了宓妃的遭遇,非常氣憤,將宓妃解救出深宮,回到有洛氏中間,並與宓妃產生了愛情。那河伯本來就窩了一肚子火,聽說了后羿宓妃之間的戀情,更是惱羞成怒。他化作一條白龍潛入洛河,吞噬了許多田地、村莊和牲畜,后羿怒火填膺,射中了河伯的左眼,河伯倉皇而逃。河伯自知不是后羿的對手,只好跑到天帝那兒去告狀。天帝早就知道了所發生的一切,並不向着河伯說話,河伯這下只能灰溜溜地回到水府,再也不敢管后羿與宓妃的事了。
地理特產
北洛河沿岸生長着地椒草、蕎麥花,使北洛河源頭的吳起剁蕎面和燉羊肉成為聞名一方的美食。「蕎面餎飥羊腥湯,死死活活相跟上」也成了體現男女忠貞愛情的最好比喻和象徵。這裡有洛源、金佛坪、金湯的地名,也有鐵邊城、五穀城、寧塞城等古城寨堡。
參考文獻
- ↑ 北洛河下游窄深河道高效輸沙的奇異現象,sina新浪博客,2011-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