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波音E-6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波音E-6「水星」(原名 E-6「赫爾墨斯」)是一種基于波音707-320的指揮與通信中繼飛機[1]。最初的E-6A型號由波音防務部門製造並於1989年7月進入美國海軍服役,代替EC-130Q,作用是將國家最高指揮當局的指令傳達至彈道導彈潛艇。E-6B型於1998年10月入役,它保留了E-6A的原有功能,並增加了遠程控制陸基「民兵」導彈的能力。 E-6B代替了美國空軍的EC-135C在"鏡子"行動中的角色:在地面控制中心被摧毀的情況下控制美國核力量。E-6的建造持續到了1991年,是最後建造的波音707 衍生機型。

設計和發展

類似於E-3「望樓」預警機,E-6也是由波音707-320 客機改裝而來。 第一架E-6於1987年2月19日首飛,並於1988年7月22日交付海軍進行測試。E-6A於1989年8月3日進入VQ-3中隊服役,兩年後,VQ-4中隊也接收了它的第一架E-6A。E-6最初被命名為「赫爾墨斯」,但在1991年根據海軍的要求改名為「水星」。 1988至1992年之間一共有16架E-6交付使用。

E-6B是E-6A的升級版,集成了軍方的新型任務系統,並使用了來自波音777波音737的新式駕駛艙儀表。第一架E-6B於1997年12月交付。與此同時,所有16架E-6A被改裝為E-6B標準,最後一架於2006年12月1日交付[2]

服役歷史

E-6應用於"鏡子"行動中。「鏡子」是美國戰略司令部在地面指揮設施被摧毀或無法使用的情況下接管戰略核力量指揮權的行動計劃。 之所以被稱為「鏡子」是因為它複製了戰略司令部在地面控制核武器的能力。

E-6機隊的基地位於俄克拉荷馬州廷克空軍基地,裝備VQ-3和VQ-4中隊。

基本資料

  • 人員: 22
  • 全長: 45.8米
  • 翼展: 45.2米
  • 高度: 12.9米
  • 最大起飛重量: 154,400千克

性能

  • 航程: 6,600海里(12,144千米)
  • 實用升限: 40,000英尺(12,200米)

視頻

波音E-6 相關視頻

波音E-6「水星」指揮通信中繼機起飛
波音空中客車,世界上最長的飛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