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法語天主教魯汶大學

法語天主教魯汶大學歐洲著名的高等學府和研究機構,也是世界著名大學之一[1]。1425年由教皇馬丁五世下令建立,是現存最古老的天主教大學,同時也是西歐「低地國家」最古老大學。1968年法語天主教魯汶大學分裂,持荷蘭語的部分留在魯汶,組成天主教魯汶大學 (荷語),持法語的則搬至新魯汶,位於布魯塞爾東南面20公里,建立了天主教魯汶大學 (法語),該城市的官方語言是法語。這次分離也使得原來的圖書館資源必須在兩所新學校之間重新進行分配。隨着大學教育的民主化已經觸及現有的教育結構,學校的管理層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早期召開會議,討論將學校的法語部擴展,在布魯塞爾或瓦諾尼亞建立新校區。但是這次擴張最終沒有實施,因為這樣,法語部將成為一個完全獨立的學校,將失去在魯汶的所有建築和基礎設施。在新魯汶的校區建設從1971年開始,於1979年完成將所有學生和老師都轉移到新校區。 該校在全球高校網(4ICU)國家高校比利時排名中,位居第1位。

目錄

與中國院校、研究所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

同濟大學

2007年5月,UCL與同濟大學共同簽署了一項合作協議。該協議包含了在很多領域內的合作項目,如建築與城市規劃、醫學、經濟和管理等。由UCL、同濟大學和清華大學共同設立的有關城市規劃與發展計劃管理的繼續教育[2]培訓項目,第一期於2007年暑期舉行,中國方面選派30名學員在新魯汶接受培訓。

清華大學

UCL應用科學學院(FSA - UCL)是CLUSTER協會的一部分,而清華大學也是該組織的成員。在這個合作框架內,通過檔案審核後,清華大學的學生與FSA-UCL的學生擁有相同的申請碩士研究生的條件。其他領域內的合作項目正在探討之中。

浙江大學

為了能夠在UCL與浙江大學間開展廣泛的合作,兩所學校於2007年初達成了一項合作協議框架。在此之前,政治科學與國際關係系的Schmiegelow女士已於2006年6月與浙大簽定了一份交換生項目。另一個由運籌學與計量經濟學中心(CORE)的J. Thisse教授負責的項目正在審核中。此外,CORE還將再次接受來自浙大的博士研究生。UCL的畢業生宋華盛和李金珊已在浙江大學任職。其他項目還在進一步的探討中。

北京外國語大學

UCL正在與北京外國語大學法語系就交換學生及教師和學者的協作項目進行磋商。這項計劃將促進雙方深層次的往來,屆時UCL的教師將前往中國授課,而中國方面的博士生或博士後也可來UCL完成課題研究的一部分。另外,UCL還將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大力促進比利時文學與文化的推廣。

安徽農業大學

營養生物化學實驗室教授Yvan Larondelle先生早在若干年前就已經與安徽農業大學開展了合作研究項目。在此期間,已有多名安徽農業大學的博士後在UCL從事了科研工作。 Larondelle 教授所領導的課題小組主要從事分子理論在無酒精飲料--冰茶類飲品配製中的應用研究。中國不僅是此類飲料的最大消費國,同時也是該類產品最主要的原料生產國之一。

首都體育學院

Yvan Larondelle教授與Marc Francaux教授受首都體育學院之邀,於2007年3月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一系列與《運動生化和營養生化》課題相關的科研會議。他們的參與,一方面有助於課題組與歐盟相關法規標準的銜接,另一方面也為課題組帶去了諸如《多酚類物質在腸內的生理作用》等科研成果。通過這些有成效的接觸,雙方於2007年 5月在北京簽定了一份合作協議。這或許是為中國運動員備戰2008年北京奧運會所進行合作的第一步。   

武漢病毒研究所

多年來,Jacques Mahillon教授與武漢病毒研究所的科研人員保持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在他的推動下,UCL微生物研究組將在近期迎來一名來自武漢的博士後。 UCL非常重視建立與中國的合作關係,以上所列出的只是UCL與中國眾多合作項目的一部分。

視頻

法語天主教魯汶大學 相關視頻

比利時魯汶大學
acu天主教大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