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濕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河流濕地的變化過程伴隨着以流水作用為主的侵蝕、搬運和沉積過程。在河流系統中,作用於河床邊界的主要外動力是水沙流。水沙流與河床邊界相互作用產生了形形色色的河床濕地,其中水沙流中泥沙顆粒的運動起着媒介作用,除了受地質構造運動的影響外,河床濕地的變化一方面與邊界泥沙的沖刷和河道中泥沙的落淤有關,另一方面也與人為活動及各種排泄物的施人有關。因此,建立水文水動力學模型、泥沙沖積模型及河流水質模型[1],對於研究河流健康有着極其重要的意義。
全國總覽
我國是一個山高水長,河流眾多的國家。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千米的河流約5萬多條,流域面積在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也有1500餘條,這些河流主要集中在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和遼河等流域內;共計860條,占1000平方千米以上河流總數的57%(中國自然資源叢書編撰委員會,1995)。
我國河流多屬外流型河流,其流域面積約占全國總面積的64%[2],其中,向東注入太平洋的河流主要有長江、黃河、黑龍江、遼河、海河、淮河、錢塘江、珠江、瀾滄江;向南注入印度洋的有怒江和雅魯藏布江;北部的額爾齊斯河向西流入哈薩克斯坦境內,再向北經俄羅斯流入北冰洋。
我國內陸性河流流域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36%,主要有4個地區(熊怡等,1989):甘新地區(占21.3%)、藏北與藏南地區(占7.6%)、內蒙古地區(占3.4%)、柴達木與青海地區(占3.2%),均屬歐亞大陸內陸流域的一部分,由於距海遙遠,乾燥少雨,水系不發育,河流極為稀少,甚至出現沒有形成河流的無流區。
視頻
河流濕地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河流濕地生態系統模型(查),新浪博客,2009-12-15
- ↑ 中國的河流 ,中國環境,2009-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