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大白菜
![]() |
河套大白菜是臨河特產。多為包心白菜種,生長期為90天,平均株高45厘米。其特點是包心緊密、淨菜率高,品質好,適合烹、炒、淹制、涼拌、做餡。淹制的大白菜是河套酸燴菜的主料,以實惠和特有的地方風味著稱,是最受河套人民喜愛的家常菜。全盟平均每年種植商品大白菜1.7萬畝左右,畝產在9000公斤左右,高產可達1萬餘公斤。
中華飲食文化經過數千年的發展,是各民族[1]長期交往交流交融的結晶。各民族飲食文化交流互動,促進了民族交融,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2]。
特產簡介
河套大白菜是河套地區的一種特色蔬菜,以其緊實飽滿、包心緊密、品質好而著稱。
河套大白菜多為包心白菜種,生長期適中,平均株高較高。它的特點是淨菜率高,適合烹、炒、醃製、涼拌、做餡等多種烹飪方式。其中,醃製後的大白菜更是河套酸燴菜的主料,以實惠和特有的地方風味深受河套人民喜愛。
在河套地區,人們有醃製酸白菜的習慣。通常將大白菜一切兩半,放在乾淨的缸里,每放一層大白菜就放一把鹽,然後用石頭壓上,等待一段時間(大約15天到一個月左右)後,大白菜就會變酸,可以食用了。醃製好的大白菜與豬肉搭配,可以做出美味的豬肉燴酸菜,這是河套地區人們平時特別喜歡的一道菜,也是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一道上等佳肴。
總的來說,河套大白菜不僅是河套地區的一種重要蔬菜,更是當地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河套大白菜的幾種經典做法==
包括乾隆白菜、白菜燉粉條、西紅柿溜白菜以及白菜肉片炒蘑菇。
===乾隆白菜===
選用大白菜的菜心葉子部分,撕成塊後沖洗乾淨。
調製醬汁,包括芝麻醬、白糖、陳醋、香油等,根據個人口味可適當加入味精、鹽和老抽,最後加入蜂蜜攪拌均勻。
將白菜倒入醬汁中拌勻,加入炒熟的白芝麻,抓勻後即可裝盤。
===白菜燉粉條===
粉條提前泡軟,加入老抽上色。
大白菜去掉根部,切成適口的塊狀。
鍋中熱油,放入白菜翻炒,再加入泡好的粉條和適量清水,燉煮至白菜和粉條都熟透即可。
===西紅柿溜白菜===
大白菜洗淨切片,西紅柿洗淨切塊,大蒜切末。
調製芡汁,包括蚝油、醬油、鹽、白糖和水澱粉。
鍋中熱油,放入干辣椒段、蔥花和蒜末炒香,再加入大白菜翻炒至發蔫。
放入西紅柿翻炒幾下,淋入調好的芡汁,快速翻炒均勻即可。
===白菜肉片炒蘑菇===
準備大白菜、蘑菇、肥瘦豬肉等食材。
蘑菇撕成小條,大白菜斜刀片成片,豬肉去皮切片。
鍋中不放油,放入白菜片大火炒出水分後倒掉,再將炒到沒有水分的白菜裝盤備用。
鍋內加植物油,放入肉片中火炒,再加入蔥花、薑末、蒜末和蘑菇翻炒。
最後加入炒好的白菜,調入適量鹽和醬油,快速翻炒均勻即可。
這些做法不僅簡單易學,而且能夠充分展現河套大白菜的鮮美口感和豐富營養。
參考文獻
- 移至 ↑ 【民族團結】56個民族簡介 ,搜狐,2021-08-06
- 移至 ↑ 老湯坊|中國飲食文化特點:注重風味,講究美感,搜狐,20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