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河口縣同盟會河口起義紀念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河口縣同盟會河口起義紀念館(同盟會河口起義紀念館),是河口縣政協於2001年投資4萬元在河口海關舊址內舉辦的同盟會河口起義紀念展。紀念館坐落於河口縣人民路5號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河口海關舊址」內,面積184平方米,整個展覽館由56幅製作精美的圖片和15件實體文物組成。同盟會河口起義紀念館館從2008年5月18日起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

由於同盟會河口起義紀念館布展設計理念及時間較久、較陳舊。2011年7月對「河口海關舊址」進行了落架維修及河口起義紀念館進行重新布展。2012年3月17日,隆重舉行了同盟會河口起義紀念館開館暨紅河州黨史教育基地揭牌儀式。同盟會河口起義紀念館不僅是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加強社史、黨史教育的基地,而且也是橋頭堡建設的對外旅遊宣傳窗口。

位於河口縣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河口海關舊址」內,該舊址建於1897年,法式建築。

同盟會河口起義紀念館是為紀念孫中山領導的中國資產階級革命派在雲南發動的第一次起義而建。館內共收藏同盟會起義所用的槍支、戰刀、照明燈[1]等物件15件,圖片資料56幅。

河口起義,是同盟會成立後在西南地區籌劃的第六次起義,也是在雲南打響的反對滿清專制統治的第一槍。面對數十倍於己的強敵,起義軍以「橫刀不慮頭點地,只意江山易新人」之氣勢,攻占河口,進軍蒙自、個舊,威震全國,動搖了清政府的統治,也為辛亥革命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第一展廳:鴉片戰爭

1840年鴉片戰爭後,帝國主義入侵中國,清廷與侵略者分別締結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開放通商口岸,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主權受到嚴重侵害,在加上各種原因,滿族進入了它的衰落時期。人民負擔更為嚴重,因此,各種革命逐漸爆發。最後,在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朝被推翻,從此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封建帝制,中國歷史進入了嶄新的篇章。

第一展廳:中法戰爭

19世紀下半葉,法國金融資本迅速發展,促使其加緊推進殖民政策,1862年,法軍大舉入侵越南,占領西貢(今胡志明市)及其附近大片地區,1873年法軍又占領河內等地,越南國王請求中國黑旗軍幫助抗法。12月21日,黑旗軍統領劉永福率部大敗法軍於河內近郊,迫使法軍退出河內。1882年法軍再次入侵越南北圻,劉永福又一次應邀援越抗法,1883年5月19日於河內近郊紙橋再敗法軍,8月法軍占領越南都城順化,強迫越南政府簽訂《順化條約》,變越南為法國保護國。其後,威逼清政府承認法國對越南的殖民占領,並要求與其簽訂不平等的商務協定及國境條約,遭清政府拒絕後,於12月中旬向應邀駐紮於北圻的中國軍隊發起進攻,清軍被迫應戰。中法戰爭爆發。

1889年法國政府以干涉歸還遼東半島為由,要求「中國國家允許法國國家或法國公司,自越南邊界至雲南省城修築鐵路」,清廷答應,法國取得滇越鐵路的修築權。1901年法國人開始修建越南境內從海防經河內到老街的389千米路段。1903年中法簽訂「滇越鐵路章程」,規定雲南境內的路段也由法國公司修建。滇越鐵路於1910年3月31日通車,通車典禮在昆明南站舉行。

第二展廳:組織領導河口起義革命志士的生平簡介

組織領導河口起義的革命志士有黃興、黃明堂、王和順、關仁甫、楊振鴻、黃毓英等。

1908年,孫中山先生委派黃明堂等部,秘密聚集在老街新坡車站一帶和河口滇越鐵路沿線潛伏,伺機發動起義。黃明堂帶領士兵於4月30日凌晨2點發動起義,從越南老街悄悄渡過南溪河牛角灣(現名「一條半」),進入國境,與潛伏在鐵路工人中約200名的革命者會合,分3路進攻河口。黃明堂率隊攻打督辦署,清軍部分響應兵力合約500人,河口警察也殺死局長參加了起義。起義軍先後占領了警察局,巡防營,四連山炮台和督辦署,擊斃了王玉藩,繳獲德式槍支[2]、子彈,河口起義獲得了全勝。

第三展廳:起義爆發

為擴大勝利,5月1日,起義軍兵分兩路,誓師出征。東路先後占領了四連山清軍炮台、南溪、老范寨、白河橋等地;西線則先後攻克了蠻耗、古林箐、新街、田房一帶。起義軍聲威大震,兩路軍準備會師後攻取蒙自,進攻昆明。為加強起義軍的領導,5月5日,同盟會委派黃興為「雲南省國民軍總司令」,前往河口指揮起義軍進攻蒙自。起義消息傳到日本,同盟會雲南支部派楊振鴻,黃毓英等20人攜帶數千元捐款赴河口支援起義。

視頻

河口縣同盟會河口起義紀念館 相關視頻

雲南紅河河口口岸同盟會河口起義紀念館遺址
10分鐘看懂鴉片戰爭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可能會顛覆你的認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