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北部壩上地區,屬內蒙古渾善達克沙地南緣,系內蒙古高原與大興安嶺[1]余脈、陰山余脈交接處,清朝著名的皇家獵苑"木蘭圍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灤河、遼河的發源地之一。國家AAAAA級旅遊區全場總經營面積140萬畝,其中有林地面積達到11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80%,林木總蓄積量達到1012萬立方米。

1962年,由原林業部建立,1968年,劃歸河北省林業廳管理。2014年,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榮譽稱號。2017年,獲得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頒發的地球衛士獎。2021年,榮獲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

目錄

歷史沿革

「塞罕壩」系蒙漢合璧語,意為「美麗的高嶺」。歷史上,塞罕壩曾是一處水草豐沛、森林茂密、禽獸繁集的天然名苑,遼、金時期稱「千里松林」。

公元1681年,康熙在此設立了「木蘭圍場」(滿語,意為哨鹿狩獵)。塞罕壩是「木蘭圍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據史料記載,自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至嘉慶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的139年間,康熙、乾隆、嘉慶共在「木蘭圍場」「肄武、綏藩」105次。

1993年,被林業部評為「中國一百佳國營林場」。

1993年5月,林業部批准設立塞罕壩國家級森林公園

2007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塞罕壩機械林場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北部壩上地區(與北京市中心直線距離283公里),屬內蒙古渾善達克沙地南緣,系內蒙古高原與大興安嶺余脈、陰山余脈交接處,中心地理位置北緯42°22′42.31″ 東經116°53′117.31″北部隔河與內蒙古自治區多倫縣、克什克騰旗接壤,南、東分別與承德市御道口牧場和圍場縣的五鄉一鎮相鄰,海拔1010-1939.9米。

地形地貌

土壤類型以山地棕壤、灰色森林土和風沙土為主。塞罕壩處於森林-草原交錯帶,植被類型多種多樣,依此分別為落葉針葉林、長綠針葉林、針闊混交林、闊葉林[2]、灌叢、草原與草甸和沼澤及水生群落。

氣候

塞罕壩機械林場極端最高氣溫33.4℃,最低氣溫-43.3℃,年均氣溫-1.3℃,年均積雪達7個月,最早降雪記錄是8月26日,最晚降雪紀錄是6月10日,年均無霜期64天,年均降水量460.3毫米,年均大風日數53天,是典型的半乾旱半濕潤寒溫性大陸季風氣候。

動物資源

塞罕壩機械林場有野生動物100餘種,珍稀動物有豹、馬鹿、梅花鹿、天鵝、黑琴雞、細鱗魚等。

植物資源

塞罕壩機械林場總經營面積141萬畝,有林地面積110萬畝,其中:人工林86萬畝,天然林24萬畝;樹種主要為落葉松樟子松、白樺 、雲杉等森林覆蓋率78%,林木總蓄積502.5萬立方米,平均年生長率9.7%。塞罕壩機械林場有自生維管植物81科、312屬、659種,代表種有金蓮花、干枝梅、野罌粟、迎紅杜鵑等。

主要景點

康熙點將台

康熙點將台,又名亮兵台。位於森林公園陰河景區,為一孤立巨岩,形如臥虎,頂部是狹長平台,周圍地勢平坦開闊。傳說康熙大帝在烏蘭布通之戰勝利結束後,曾登臨此台檢閱得勝凱旋的清軍將士。

七星湖假鼠草濕地公園

七星湖假鼠草濕地公園,位於塞罕壩林場。在群山環抱的100萬平方米的濕地範圍內,分布着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七個天然湖泊,空中俯瞰形如天上的北斗七星,七星湖因此而得名。新建成的公園內有木棧道近5000米,觀景平台8處,遊船碼頭2個,木橋4座。

塞北佛石廟

塞北佛石廟坐落於北曼甸管理區石廟子景區,周圍是一望無際的萬頃林海。一條清澈透底的山泉噴珠吐玉,緩緩流向遠方。 石廟由13塊削磨見方的石頭砌成,座北朝南,高1.96米,面寬1.21米,進深1米。

歷史人文

馬奶酒

鮮馬奶裝入生皮囊中,掛在向陽處,用一根特製的木棍每日攪拌數次,使馬奶逐漸發酵變酸。當馬奶變成清淡透明,味道酸辣時,即成為馬奶酒。

奶茶是蒙古民族傳統的熱飲料。由磚茶水加鮮奶熬製成。喝時通常要加少許鹽,還可以加黃油泡炒米和奶製品食用。可終日飲用。有暖胃、解渴,充飢,助消化的功能。

金蓮花茶清乾隆時期有一副對聯:「塞外黃花如金釘釘地、京中白塔如銀鑽鑽天。」這裡面寫的黃花就是金蓮花。金蓮花幾乎為塞罕壩所獨有,每年七八月份塞罕壩如萬點金星落地,四野一片金黃,如織如錦,漫野鋪去,頗為壯觀。金蓮花味微苦,性潤涼,既可入藥,亦可制茶。入藥可清心明目、祛火潤肺、止咳驅痰。

白蘑

塞罕壩上的白蘑品種繁多,有大如蒲扇的「天合板」,有小如榆錢的龍耳蘑,有菌香濃郁的雞爪蘑,有清雅味純的小草蘑,有狀如傘蓋的常態蘑,也有形如團丸的異形蘑。壩上白蘑既可做鹵,亦可做餡;既可調湯,又可配菜。

蕨菜

蕨菜雅名如意菜,與壩上白蘑齊名,都是塞罕壩菜譜里的上品。每年端午節前後,在蕨菜的幼芽還如同一個晶瑩嫩綠的碧玉如意的時候將其採回,用熱水及時燙過,或醃漬,或曬乾,可長期保存,涼拌、煮湯或炒食均有不同的美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