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江蘇太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江蘇太湖是以太湖、沿湖山丘、島嶼的山水景觀為特色,有着悠久文化歷史的天然湖泊風景區。太湖風景名勝區規劃總面積為3091平方公里,其中景區888平方公里(含太湖水面529平方公里),外圍保護地帶2203平方公里(包含太湖水面1931平方公里)。太湖風景名勝區的包含區域分別是蘇州市的木瀆、石湖、光福、東山、西山、甪直和同里景區;無錫市的梅梁湖、蠡湖、錫惠和馬山景區;常熟市的虞山景區;宜興市的陽羨景區等13個景區和無錫市的泰伯廟、泰伯墓2個獨立景點組成。所轄範圍涉及2市3縣市的35個鎮或街道。[1] 太湖自古以來就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勝地。太湖是我國第二大淡水湖,整個湖型如向西突出的彎月,南岸為圓弧形岸線,東北岸曲折多灣,湖岬、湖盪相間分布,水面絲綢般的光滑,溫情而靈動,泛舟湖上,如入畫中;西山古村,訴說着太湖人們的樸實的民風民俗;湖邊茶樓里,沏上一壺好茶,看着窗外的美景,悠閒的享受一個下午,也不失一種樂趣。太湖,又名震澤、具區,面積2400多平方公里,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太湖風景名勝區是以太湖水域、岸線、島嶼、濕地和山林植被所構築的自然景觀,太湖又名震澤、具區,面積2400多平方公里,島嶼48,山峰 72,是目前最大的江南山水園林之一。黿頭渚是伸入湖中的一個半島,因形如大龜伸頸而得名。以及以吳越史跡為導線而串聯起來的吳越文化古蹟、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和珍貴的明清園林、建築所構成的人文景觀為資源要素的,融風光遊覽、休閒遊憩及科學文化活動等功能於一體的山水湖泊型風景名勝區。太湖風景名勝區規劃總面積3091平方公里,其中景區面積為888平方公里,分別為蘇州市的木瀆、石湖、光福、東山、西山、甪直景區;吳江市的同里景區;常熟市的虞山景區;無錫市的梅梁湖、蠡湖、錫惠、馬山景區;宜興市的陽羨景區等13個景區和無錫市的泰伯廟、泰伯墓2個獨立景點組成。太湖的自然景觀特徵。太湖風景名勝區「湖不深而遼闊,山不高而清秀」,是一派「平山遠水」、「山長水闊」的「吳中山水」景色。湖面煙波浩淼,氣勢磅礴。湖中島嶼星羅棋布,錯落有致。沿湖低山丘陵,逶迤連綿,山水相間,湖岸線曲折蜿蜒,大小水灣串連套合,山重水複與縹渺浩瀚相得益彰,構成一個個千姿百態的天然山水畫面。湖光山色與鑲嵌在山環水抱之中的漁港、村落所構成的田園風光,也是太湖風景名勝區的景觀特色畫卷。

太湖西北岸無錫境內的一個半島,因有巨石突入湖中,狀如浮黿翹首而得名,是太湖風景名勝區的主景點之一。太湖風光,融淡雅清秀與雄奇壯闊於一體,碧水遼闊,煙波浩淼,峰巒隱現,氣象萬千。黿頭渚,獨占太湖風景最美一角,山清水秀,天然勝景。大文豪郭沫若詩讚:「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更使黿頭渚風韻名揚境內海外。景區的美麗景致,很早以前就被人們所嚮往,文人雅士詠唱之作頗多。南朝蕭梁時,此地就建有「廣福庵」,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的一處;明初,「太湖春漲」被列為「無錫八景」之一;明末,東林黨首領高攀龍常來此踏浪吟哦。風景區現有充山隱秀、鹿頂迎暉、黿渚春濤、橫雲山莊、萬浪卷雪、湖山真意、十里芳徑、太湖仙島、江南蘭苑、櫻花谷、無錫人傑苑及中犢晨霧、廣福古寺等10多處景點。其中有山長水闊、帆影點點的自然山水畫卷;有小橋流水,綠樹人家的山鄉田園風光;有典雅精緻、古樸純淨的江南園林景致;現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點。[2]

太湖的景觀類型:太湖風景名勝區景觀類型概括起來有十大類:山水交融、構圖秀雅、千姿百態的天然山水畫面;重巒疊嶂、山勢嵯峨、形態各異的奇峰怪石;千百年的古樹名柯和繁花似錦、碩果滿山的傳統植物景觀;洞體深邃、鍾乳瑰麗、奇異萬狀的古溶洞、水洞;撲朔迷離、變幻莫測的霧幔、雲海、串月、旭日、晚霞和四季更迭的天象景觀;常年不涸、甘冽清腴的名泉和曲折幽邃的澗潭溪流;小橋流水、綠樹人家、稻香桑茂、碧波繁花的江南田園風光;典雅古樸、富於詩情畫意的各種古典園林、古橋樑、明清古建築群和水鄉文化古鎮。氣候全省氣候具有明顯的季風特徵,處於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帶,大致以淮河—灌溉總渠一線為界,以南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以北屬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全省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四季分明。[3]

景區介紹

木瀆景區:位於太湖東4.5公里,由靈岩山、天平山、天池華山等山系及木瀆古鎮組成,是以山林石景、吳越遺蹟為特色的山林古鎮型景區。景區內靈岩山、天平山、天池華山、寒山嶺等群山拱峙,木瀆古鎮既得真山真水之趣,又具小橋流水之幽,更有私家園林、名人故居等眾多的人文古蹟,堪稱為中國鮮見的園林古鎮。城鎮發展迅猛,為江南首屈一指的旅遊重鎮,被譽為上海的後花園。木瀆還是江南教育重鎮,木瀆高級中學為全國示範高中,而木瀆中心小學更是已有百年歷史。木瀆古鎮位於蘇州西郊靈岩山麓,依山而築,傍水而居,其獨特格局為江南諸多古鎮少有。木瀆更是江南唯一的園林古鎮,明清時有私家園林30餘處,現已修復嚴家花園、虹飲山房、靈岩山館古松園、榜眼府第等,其深厚的文化蘊積,幽雅的園林環境、膾炙人口的歷史傳說。

金雞湖景:區的國際會展區以蘇州科技文化藝術中心和蘇州國際博覽中心為核心,區內集合大型劇院、豪華影城、演藝餐廳、7000個國際標準展位等眾多國際一流會展配置設施。其中前者已成為中國電影「金雞獎」永久性評審基地;後者則成為長三角地區重要的進出口貿易窗口、經濟技術合作平台、商務活動和時尚生活的展示中心。風情美食區以「中國特色商業街」——李公堤風情商業水街為主體,歷久彌新的老字號、風靡全球的經典美食以及極限酷炫的個性酒吧聯手奉獻,讓夜晚的精彩目不暇接,讓生活的歡樂永無休止。城市觀光區最值得一提的是區內擁有一套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水上景觀——集音樂噴泉、燈光特效、激光投影、水幕電影、水中噴火五大功能於一體的水景音樂噴泉。其無論是藝術性還是科技性,在國際同類表演中都屬於最高水平,盡情綻放出夜的炫彩、夜的魅力。要欣賞金雞湖美景,中央水景區擁有水、陸、空三大優勢。泛舟水上,金雞湖波光粼粼、和風拂面,桃花島近在咫尺;登陸月光碼頭,270度的湖景視角讓藍天碧水相接盡處的湖西繁華盡收眼底;乘上國內最高的水上摩天輪,鳥瞰金雞湖水,龐然大氣迴蕩心間。

蘇州園林:林是文化意蘊深厚的「文人寫意山水園」。古代的造園者都有很高的文化修養,能詩善畫,造園時多以畫為本,以詩為題,通過鑿池堆山、栽花種樹,創造出具有詩情畫意的景觀,被稱為是「無聲的詩,立體的畫」。在園林中游賞,猶如在品詩,又如在賞畫。為了表達園主的情趣、理想、追求,園林建築與景觀又有匾額、楹聯之類的詩文題刻,有以清幽的荷香自喻人品(拙政園「遠香堂」),有以清雅的香草自喻性情高潔(拙政園「香洲」),有追慕古人似小船自由漂蕩怡然自得的(怡園「畫舫齋」),還有表現園主企慕恬淡的四園生活的(網師園「真意」、留園「小桃源」)等等,不一而足。這些充滿着書卷氣的詩文題刻與園內的建築、山水、花木自然和諧地揉和在一起,使園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能產生出深遠的意境,徜徉其中,可得到心靈的陶冶和美的享受。蘇州園林雖小,但古代造園家通過各種藝術手法,獨具匠心地創造出豐富多樣的景致,在園中行游,或見「庭院深深深幾許」,或見「柳暗花明又一村」,或見小橋流水、粉牆黛瓦,或見曲徑通幽、峰迴路轉,或是步移景易、變幻無窮。至於那些形式各異、圖案精緻的花窗,那些如錦緞般的在腳下遷伸不盡的鋪路,那些似不經意散落在各個牆角的小品……更使人觀之不盡,回味無窮。

拙政園:占地62畝,是目前蘇州最大的古園林、我國四大名園之一。拙政園布局主題以水為中心,池水面積約占總面積的五分之一,各種亭台軒榭多臨水而築。全園分東、中、西三個部分,中園是其主體和精華所在。遠香堂是中園的主體建築,其他一切景點均圍繞遠香堂而建。堂南筑有黃石假山,山上配植林木。堂北臨水,水池中以土石壘成東西兩山,兩山之間,連以溪橋。西山上有雪香雲蔚亭,東山上有待霜亭,形成對景。由雪香雲蔚亭下山,可到園西南部的荷風四面亭,由此亭經柳蔭路曲西去,可以北登見山樓,往南可至倚玉軒,向西則入別有洞天。遠香堂東有綠漪堂、梧竹幽居、繡綺亭、枇杷園、海棠春塢、玲瓏館等處。堂西則有小飛虹、小滄浪等處。小滄浪北是旱船香洲,香洲西南乃玉蘭堂。進入別有洞天門即可到達西園。西園的主體建築是十八曼陀羅花館和卅六鴛鴦館。兩館共一廳,內部一分為二,北廳原是園主宴會、聽戲、顧曲之處,在笙蕭管弦之中觀鴛鴦戲水,是以「鴛鴦館」名之。南廳植有觀寶朱山茶花,即曼陀羅花,故稱之以曼陀羅花館。館之東有六角形宜兩亭,南有八角形塔影亭。塔影亭往北可到留聽閣。西園北半部還有浮翠閣、笠亭、與誰同坐軒、倒影樓等景點。拙政園的特點是園林的分割和布局非常巧妙,把有限的空間進行分割,充分採用了借景和對景等造園藝術,因此拙政園的美在不言之中。近年來,拙政園充分挖掘傳統文化內涵,推出自己的特色花卉。每年春夏兩季舉辦杜鵑花節和荷花節,花姿爛漫,清香遠溢,使素雅幽靜的古典園林充滿了勃勃生機。拙政園西部的盆景園和中部的雅石齋分別展示了蘇派盆景與中華奇石,雅俗共賞,陶冶情操。[4]

歷史典故

歷史悠久,文化氛圍濃郁的水鄉古鎮。春秋時期,烏鎮是吳越邊境,吳國在此駐兵以防備越國,唐代即為小鎮,距今已有1300年的建鎮歷史。遺蹟;清末無錫知縣廖倫在臨湖峭壁上題書「包孕吳越」和「橫雲」兩處摩崖石刻,既讚美了太湖的雄偉氣勢和孕育吳越兩地(現為江蘇、浙江兩省)的寬闊胸懷,也蘊涵了對此地風光盡納吳越山水之美的中肯評價。1916年,黿頭渚始建園林,社會名流、達官貴人紛紛在黿頭渚附近營造私家花園和別墅。先後建有橫雲山莊廣福寺 、陶朱閣、太湖別墅、陳園(若圃)、鄭園等,亭台樓閣、小橋流水,園林建築逐年增多。建國後,這些私家花園和別墅大都由政府接管,合併成「黿頭渚公園」。80年代後,經統一規劃布局,精心綴連,又大規模擴建新景點,使這一太湖風景名勝遊覽之區日趨完美,面積擴大到500公頃,成為江南最大的山水園林之一。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2500多年歷史。相傳春秋末年,吳王夫差為取悅美女西施,在靈岩山頂建館娃宮, 並增築姑蘇台, 「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木材源源而至,竟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瀆,「積木塞瀆」,木瀆由此得名。三國時,木瀆已是三吳重鎮。東晉時司空陸玩為陸遜後裔,曾建宅於靈岩山館娃宮舊址,後舍宅為寺,木瀆成為佛教勝地。宋代,據《元豐九域志》記載:「北宋設木瀆鎮,屬吳縣,鎮以瀆名。」,當時木瀆已是蘇州城西諸鄉鎮的中心。至明代,木瀆為吳縣六鎮之一。清朝中葉,木瀆已是吳中著名商埠。清人徐揚繪有一幅乾隆年間姑蘇繁華風貌的寫實性圖卷《盛世滋生圖》,其中木瀆部分竟占全卷的二分之一。康熙三次南巡和乾隆六下江南,每次偏幸木瀆,為這裡的山水風光而傾倒。民國時為木瀆區公所駐地。

歷史已有4000多年,公元前514年建城,是中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也是4個中國重點環境保護城市之一、長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始定名為蘇州,以城西南的姑蘇山得名歷代名人雅士遊蹤、石刻、書畫、傳說等諸多內涵深厚的文化積澱,構成了此地以天然山水為主、人工點綴為輔的生動雋美、多彩多姿的綜合性、多功能風景旅遊勝地。著名的古雕塑藝術珍品和歷代名人留下的大量碑碣石刻、書法圖畫、詩詞著作;考古發掘出來的代表江南文化歷史的遠古文物和優美的神話故事、民間傳說及其遺蹟。

歷史文化悠久,文物古蹟眾多,人文資源豐富,特別是文風之盛,全國自然風光旖旎秀美,也誕生了淵源久遠的史前文化,而且有吳泰伯開創的、在春秋時期一度強盛的大吳國文化。秦朝統一以後,這裡又曾幾度處於南朝政治的中心地區,後來更成為全國經濟繁榮、文化發達的重點地區之一。富有特色的太湖風景園林建築,其歷史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的春秋時期。秦漢以後,太湖又成為名士避世隱居之處。南北朝時,建造私家園林和叢林寺廟之風十分盛行。自古以來以來人文薈萃,文物古蹟眾多。太湖地區大量明清時期古城、古鎮、古村落、古建築、古墓葬和古文物遺存,以及內涵深厚的吳地文化和水鄉民俗與秀美的太湖自然風光交相輝映,造就了太湖獨特的吳文化人文景觀特徵。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