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漢陽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漢陽陵是西漢漢景帝劉啟及其皇后王氏同塋異穴的合葬陵園,位於今陝西省咸陽市渭城區正陽鎮張家灣、後溝村北的咸陽原上,是咸陽原西漢諸帝陵中最東的一座,地跨咸陽市渭城區、涇陽縣西安市高陵縣三地。景帝駕崩於公元前141年,15年(公元前126年)後王皇后薨,方合葬陵內。漢陽陵為2001年第五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包括在西漢帝陵內),西安考古所曾於1998年發掘了10餘條陪葬坑。2004年,西安考古研究所對陵區內的叢葬坑(部分)、陪葬墓園、祭祀建築等進行了發掘,目前已於原址建立咸陽漢陽陵博物館[1]作保護參觀之用。

歷史

漢景帝於五年(前153年)正月(或為三月)開始修建陽陵以及陽陵邑。同年五月,招募民眾遷徙到陽陵邑,給錢二十萬。景帝後三年(前141年)駕崩後,於二月癸酉日(3月18日)下葬,從駕崩到下葬共十天。王皇后於元朔三年(前126年)去世,在景帝之後十五年,合葬陽陵。自景帝始修陵墓到王皇后入葬,陽陵修築達28年。

在新朝滅亡後,赤眉軍攻入長安。一時間長安混亂,死者數十萬,除了霸陵、杜陵外,宗廟園陵都被毀壞。

考古發現

漢陽陵已經發現數以千計的大量彩繪裸體陶俑,與秦兵馬俑風格完全不同,非常有歷史意義[2],而且證明並未被盜,另外還有很多有價值的發現,如漢代宮闕。

漢陽陵的出土器物中最為主要的是大量的陶俑。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類是裸體的彩繪陶俑,這種陶俑原本是有絲或布製成的衣服,或是鎧甲,以及可以活動的木質雙臂,由於上述物質年久腐爛,於是出土時就只剩陶製的裸體頭身了(部分武士俑有鎧甲的痕跡)。陶俑中最多的是男性,其次女性,宦官俑最少,一般高度在55-60厘米之間。在肌膚和五官施以不同顏色的彩繪,使其肖似真人。裸體俑中出土最多的是男性武士俑,一般身穿鎧甲,以軍陣的形式出現。其中除靜態站立的姿勢以外,還有動態作行走狀的,而且面部各異表情生動。裸體女俑中侍女俑居多,其中有橙紅彩和白彩之分,白彩以象徵女性的白嫩的肌膚。宦官俑與一般男俑的區別在於生殖器,宦官俑的生殖器沒有睾丸且陰莖較一般男俑要小得多。裸體俑中還有騎兵俑,其胯下原有木馬,現已朽爛,其中分男騎兵俑和「女騎兵俑」。其中「女騎兵俑」造型極其誇張,顴骨極高,眼睛細小,表情奇異。對於這種「女騎兵俑」是否為女性在學界還存在爭議,有認為女性的,也有認為是男性的(沒有明顯的胸部),也有觀點認為是漢代老婦。

除裸體俑外,還有塑衣式彩繪俑,這種俑全部用陶製成,並在燒制完成後施以彩繪。其中有文吏俑,着長袍,拱手而立,表現的是漢朝文吏的形態。侍女俑有兩種,一種身着落地長裙,雙手在腰前拱手而立,神態端莊,另一種着及膝長襦,手中持慧(已腐爛),表情木訥,地位較前一種為低。此外還有樂伎俑和舞蹈俑,樂伎俑一般為男性,手中的樂器已經腐爛,舞蹈俑為女性,作長袖善舞狀。

此外,還有大量的陶製動物出土。有陶豬、陶牛、陶馬、陶羊、陶魚、陶雞等出土,其中陶公雞施以黑、紅、白等多色彩繪,以肖似實物。陶製生活用具也有出土,包括陶盆、陶罐、陶鼎等等。

兵器方面,叢葬坑內出土的均屬冥器,模擬漢代實物,材質以銅鐵為主。比如說有長17厘米的鐵矛頭、36厘米的鐵劍、5厘米的鐵戟、3厘米的銅鏃等等,均是按實物縮小的,比例不一,沒有實用價值,也不應當被看成武士俑的兵器。同一類型的還有銅錢、銅砝碼、銅帶鈎、銅升等等。具有使用價值的銅器也有出土,比如說「般邑家」銅鍾,高43厘米,鑄有銘文,此外還有銅豆、銅匜、銅熏爐等等,多是在陪葬墓園出土。

其他如瓦當、銅鏡、玉器等也有出土。

帝陵的叢葬坑似乎在模仿一些漢朝的官署。在陵東12號坑中出土了「宗正之印」,其中還有數十件車馬器,推測原有木製車馬模型,當是在模仿九卿中的宗正。在陵東17號坑內發現了「宦者臣印」,陵東21號坑內發現了「東織令印」。

視頻

漢陽陵 相關視頻

漢陽陵博物館之夜
第八集漢陽陵_西漢的半邊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