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永濟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永濟渠
圖片來自itsfun

永濟渠又稱衛運河,與衛河、南運河古代統稱衛河。因源出春秋時期衛國(今河南輝縣、汲縣、淇縣一帶)而得名,衛運河曾稱清河,也叫清水。是隋唐大運河黃河以北河段,自沁水南達於衛河,又東北至涿郡,近一千九百里,屬海河水系,是冀魯兩省的邊界河道。上源漳河、衛河,兩河於館陶縣徐萬倉匯流後稱衛運河。俗謂漳衛運河,流經河北省館陶縣、臨西縣、清河縣、故城縣,山東省冠縣、臨清縣、夏津縣、武城縣、平原縣等9縣,至四女寺樞紐,是一條防洪、灌溉、航運綜合利用的河道。衛運河長156.6公里,其中在邯鄲境內河長40.5公里,流域面積為55平方公里,是河北省中南部最大的行洪河道。歷史上曾與上游衛河、下游南運河統稱衛河,清代將臨清至天津段稱南運河,臨清以上稱衛河。1958年,四女寺樞紐建成後,將徐萬倉至四女寺段專稱衛運河[1]

修建歷史介紹

戰國至兩漢時期該河部分屬由章武入海的黃河系統。西漢元封年後,黃河北決於館陶,分為屯氏河。今衛運河自臨清至武城一段,漢代稱為屯氏河,三國時,曹操「遏淇水入白溝,以通糧道」,衛運河一段稱白溝,其下段稱清河。

隋朝大業四年(608年),發河北諸郡百餘萬衆,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達於衛河,自黎陽引白溝水東北達於涿郡。該渠是曹魏時期白溝的發展,由洛陽向東北經修武、新鄉、內黃、大名、館陶、臨清,至天津。由於男民工不足,始以婦人從役。大業七年(611年),煬帝自江都乘龍舟沿運河北上,帶着船隊和人馬,水陸兼程,最後抵達涿郡。全程僅用50多天。

唐代,行政區劃進行了調整,改郡為州,渠道由南而北流經懷、衛、魏、貝、德、景、滄、幽八州[2]

宋代改名為御河,元明清爲衛河,近代稱衛運河。現在的衛運河是指由漳河衛河於徐萬倉匯流後至四女寺一段河道。河道長157公里,兩岸堤防總長320.5公里,是冀、魯兩省邊界河道。明代又把大運河稱作漕河,御河更名為衛河。1946年,冀南區衛運河河務局確定該河段為衛運河。1949年後,曾三次進行擴大治理。1956年河道行洪能力從建國初期的300~400秒立米,提高到800秒立米;1958年又提高到1250秒立米,1963年海河流域歷史最大洪水後,按照防禦五十年一遇洪水的標準,在「徹底根治海河」運動中於1972至1973年再次進行了擴大治理,設計行洪流量達4000秒立米;擴建改建了四女寺樞紐工程,新建了祝官屯樞紐,兩座樞紐除具備防洪調度功能外,兼有蓄水灌溉及航運等效益。

歷史上多次對衛運河進行治理。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漕運廢止,衛運河成為行洪河道。1946年,中共解放區冀南行署衛運河河務局對衛運河進行堤防加固、河道裁彎,並在館陶縣修建了申街分洪閘。治理後,全河長155.6公里,河道縱坡徐萬倉(又叫秤鈎灣)至鄭口為1/9000一1/10000,鄭口至四女寺樞紐1/8000一1/8260,徐萬倉至吊馬橋長46公里,堤距為1000一1500米,主河槽寬150一300米,深約7米,灘地高出堤外地面約0.2一1.0米。衛運河河道斷面為複式斷面的半地上河,深槽斷面屬窄深式,深6一7米。主河槽底寬,徐萬倉至館陶段為110米,館陶至臨清段為90米,主河槽邊坡1:3,子河槽底寬25米,槽深1.5米,邊坡1∶4[3]

河患之禍

衛運河河道彎曲,河床平緩,洪水含沙量大,常年淤積,堤內灘地一般高於堤外農田,善淤、善決、善徙,極易漫灘成災,明代尤甚,自明初(1368年)至1942年的575年中,較大改道50多次,決口不計其數。

衛運河主要承接上游漳、衛河來水,由於徐萬倉控制了上游全部匯流面積,加之上遊河流調蓄,其峰型較平緩,且洪量較大,持續時間長。如1963年臨清洪峰流量大於1000立方米每秒時間長達30天,最大洪峰流量為2540立方米每秒;秤鈎灣站最大洪峰流量3240立方米每秒。衛運河含沙量在每立方米60一195公斤之間,主要沙量來自引黃及上游漳河衛河,其變化規律為洪水期沖刷,枯水期淤積,總的趨勢是沖淤基本平衡,變化不大。

參考文獻

  • 李延壽: 《北史·煬帝紀》
  • 魏徵: 《隋書·煬帝紀》
  • 魏徵: 《隋書·志十九·食貨志》
  • 杜佑: 《通典·卷十·食貨十·漕運》
  • 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四、十、十六、二十二、二十三》

參考文獻

  1. 2015年版《邯鄲市志》
  2. 《中國歷史地圖集》,1982,譚其驤
  3. 水系的形成與變遷. 漳衛南運河網. [2017-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