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水旱祈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水旱祈禱》出自宋代文學家洪邁的《容齋四筆》卷三。《容齋四筆》是洪邁編著的一部史料筆記。

被歷史學家公認為研究宋代歷史必讀之書。該書與沈括的《夢溪筆談》、王應麟的《困學紀聞》,是南宋三大最有學術價值的筆記。

原文

海內雨腸之數,郡異而縣不同,為守為令,能以民事介心,必自知以時禱祈,不待上命也。而省部循案故例,但視天府為節,下之諸道轉運司,使巡內州縣,各詣名山靈祠,精潔致禱,然固難以一概論。乾道九年秋,贛、吉連暴漲。予守贛,方多備土囊,壅諸城門,以杜入,凡二日乃退。而台符令禱雨,予格之不下,但據實報之。已而聞吉州於小廳設祈晴道場,大廳祈雨。問其故,郡守曰:「請霽者,本郡以淫潦為災,而請雨者,朝旨也。」其不知變如此,殆為侮惑神天,幽冥之下,將何所據憑哉?俚語笑林謂「兩商人入神廟,其一陸行欲晴,許賽以豬頭,其一水行欲雨,許賽羊頭。神顧小鬼言:『晴乾吃豬頭,雨落吃羊頭,有何不可。』」正謂此耳。坡詩云:「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順風來者怨。若使人人禱輒遂,造物應須日千變。」此意未易為庸俗道也。

譯文

全國各地出現旱澇的次數,各郡縣都不相同,做知州或縣令的,能把百姓的事放在心上的,一定會知道按照當時的狀況進行祈禱,不會等待上級下發的命令。而如果要是按照三省六部遵循慣例,就只能以都城的情況為準,下命令給各路轉運司,派遣巡視州縣,各自去名山和靈寺等地方,真誠的進行祈禱,但有些事情實在難以一概而論。乾道九年秋天,贛州、吉州接連下雨,河水暴漲。我此時掌管贛州,正在想盡辦法準備大量土袋來堵住各城門,以防止大量洪水進入,整整兩天以後洪水才退去。但朝廷卻命令此時求雨,我壓着命令不下發,根據這裡的實情上奏了朝廷。不久聽說吉州的知州在一所小房子裡設置了祈求晴天的道場,而在一所大房子裡設置祈求下雨的道場,問他們這樣做的原因,知州回答說:「祈求天晴,是因為本州連續降雨導致洪澇災害;而祈求下雨,是朝廷下達的旨意。」他們竟然不知道變通到這種程度,簡直就是在侮辱迷惑上天。幽冥之下,現在上天在下雨和天晴中該選擇哪一個呢?《俚語笑林》中說:兩個商人進入神廟祈求,其中一位商人要走陸地便祈禱晴天,許下諾言說會用豬頭來感謝,另一位商人要走水路祈求下雨,也許下諾言說會用羊頭酬謝。於是大神就對小鬼說:「晴天吃豬頭,下雨吃羊頭,怎麼就不行呢!」蘇軾的詩說:「耕田的人希望下雨,收穫的人希望晴天,去的人求得順風,與他逆行的人就會抱怨。假如每個人的祈禱都實現了,造物主應一天變化千次。」這一層意思不容易對庸俗的人說清楚。

作者簡介

洪邁(1123~1202年),字景盧,號容齋,又號野處,南宋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學士、資政大夫、端明殿學士,宰執、封魏郡開國公、光祿大夫。卒年八十,諡「文敏」。配張氏,兵部侍郎張淵道女、繼配陳氏,均封和國夫人。南宋著名文學家[1]。主要作品有《容齋隨筆》、《夷堅志》。

容齋隨筆》分《隨筆》、《續筆》、《三筆》、《四筆》、《五筆》,共五集七十四卷。其中前四集各十六卷,因書未成而作者過世,故《五筆》僅為十卷。這部書內容範圍頗廣,資料甚富,包括經史百家、文學藝術、宋代掌故及人物評價諸方面內容。它對後世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四庫全書總目提要[2]推它為南宋筆記小說之冠。

視頻

水旱祈禱 相關視頻

《容齋隨筆》
《容齋隨筆》等古籍發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