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水東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水東鎮,隸屬廣東省茂名市,是電白區的政治中心、經濟中心、文化中心,曾先後獲得「全國『兩基』先進鎮」、「全國衛生標兵鎮」、「廣東省綜合管理先進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文明教育鎮區「等榮譽。其位於南海之濱,擁有東湖公園、西湖公園、冼太夫人廣場等景點[1]

榮譽

曾被評「全國衛生先進單位」,現是「廣東省衛生鎮」、「廣東省綠色名鎮」,2009年又被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評為「廣東省文明鎮」[2]

文化氛圍濃厚,該鎮被評為「廣東省民族民間藝術之鄉(粵曲之鄉)」、「廣東省龍舟競渡訓練基地」。

經濟

鎮內工農商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充分發揮縣城優勢,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個體私營經濟十分活躍,是粵西比較有名的商品集散地。水東海參行遠近聞名,海參、魷魚等名貴海產品暢銷國內外。2008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生產總值達15.98億元,三大產業比例為8:53:39。「東擴北移西整合南改造中提高」城市發展戰略取得明顯效果,二十一世紀初開始逐漸成為房地產投資熱土。到2010年,城區面積達26.2平方公里,是廣東省中心鎮和全國重點鎮,有電器陶瓷、建材、化工、模具、家具、印刷、製衣、飲料、運輸等企業2000多家。建有具有明顯區域特色的「水東芥菜」生產基地,是海參等海產品的集散地。

文化語言

電白區流行的方言主要有海話(或黎話)(屬閩方言,主要來自於閩南方言莆田話)、涯話(屬客家方言)、白話(含其他不稱為白話但同屬粵方言的支系方言,如陽江話)三種。民國《電白縣誌稿》:電白語言,比諸他縣,較為複雜,確而論之,亦可分為三系,一曰海語系,二曰客語系,三曰粵語系。

海語系:沿海之語言,屬閩語。閩語在電白分為「海話」和「黎話」。還包括在馬踏的「福建話」、「饒平話」。閩語是現電白縣的第一大方言,講閩語者達一百多萬。電白區的海話主要分布在東部及南部沿海。

客語系:客語,又稱「涯話」,因其「我」曰「涯」,故名。客家語有「大涯」和「細涯」(電白地區以大涯為主)之別。大涯指那些受其他方言影響較少的客家語,細涯指那些地處分散,受其他方言影響較多的客家語。全區講涯話的有四十多萬。涯話人因多住在山區,故涯話在清光緒《電白縣誌·卷三》中被稱為「山話」,是相對於「海話」說的。

粵語系:現電白人把粵語叫「白話」。粵語有羊角白和鹹水白等不同名稱,還包括分布在曙光場的四邑話,分布在馬踏鎮的淡水陽江話。全區講粵語(白話)的人有二十多萬。

舊時正話:舊電白縣城(即電城鎮),原為明代之電衛,由中原調來歸都指揮所統領之兵,稱曰衛兵,其子孫繁殖於城內,其語言因其地而言「城語」,因其時(為明代)而言曰「舊時正」(即舊時正話),即明代之正音,因其語言與今之普通話相近,故稱「舊時正話」。使用人口一萬多。

視頻

水東鎮 相關視頻

美麗的水東鎮
廣東茂名電白水東鎮(旅遊航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