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民樂頂碗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民樂頂碗舞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稱;民樂頂碗舞

分類;舞蹈

地區;甘肅省民樂縣

民樂頂碗舞是流傳於甘肅民樂縣的一種民間舞蹈形式。洪水鎮是民樂頂碗舞的發祥地,頂碗舞集雜技與舞蹈為一體,具有民族性、民間性、技巧性和欣賞性等特點,它反映了古代軍民在勞作中就地取材,以飯碗為道具,自編、自演、自樂的一種娛樂形式,是古時人民生活文化的遺傳,有極高的藝術價值。頂碗舞自18世紀(清乾隆年間)傳入民樂以來,廣為流傳,深受群眾喜愛。頂碗舞已成為該縣地方代表舞蹈。屬於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1]

歷史淵源

民樂是通往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路。據民樂縣誌記載,頂碗舞最早為18世紀(清乾隆年間)民樂湯莊駐軍梁軍門的部隊所留傳。傳承人湯賢才對頂碗舞逐步完善,在村上教會了許多人。1949年解放後,頂碗舞已趨於成熟,除湯莊村外,就連鄰村的群眾也會跳。20世紀50年代,村民湯治銘湯立浩湯克芳湯立順等人前往省城蘭州表演,每到一處都深得好評。20世紀80年代後,頂碗舞又盛行起來,尤其到了20世紀90年代後,經文化部門歷次挖掘創新,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舞蹈。

舞蹈內容

頂碗舞是一個集民族性、民間性、技巧性和欣賞性為一體的集體舞,是民間舞蹈藝術中的精品。

獨特的表演形式。跳舞者頭頂瓷碗,口銜竹條,兩手各拿一碟一筷,筷子兩頭各系一銅鈴紅穗,舞時磕動「口條」敲擊頭上的瓷碗。同時,用筷擊碟,表演各種舞蹈動作,碗卻始終穩穩地「端坐」在舞者頭上。傳統的民間舞步。以傳統秧歌十字步為基調,再配以「三步一抬」、「梭子步」、「墊步」、「斜後點步」及「雲步」的交叉使用,使場面的變化更加豐富多彩,舞蹈的地方特色更加濃郁。

典型的民間音樂。民間藝人在頂碗舞的流傳過程中,巧妙地收集了斷斷續續的音符,逐步形成了獨特的頂碗舞音樂風格。演奏的樂器主要有笛吶、板胡、二胡、三弦、笛子、鈸、、碰鈴、、鼓和京嚓。表演時敲擊碗的聲音此起彼伏,舞樂渾然一體,過門如微波蕩漾,高潮如排山倒海。表演者不知道「編鐘」的奧妙,但卻用碗筷演繹了「編鐘」的真諦。美妙的樂曲,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集舞蹈與雜技為一體。頂碗舞集舞蹈與雜技為一體,動作優美,技巧嫻熟,起臥自如,舒展大方,是民間舞蹈藝術中的精品。通過走、跳、站、跪、爬、滾、翻等許多高難度動作演練出各式造形,時而奔跳來回穿插,旋轉如陀螺捻線,振臂似紫燕高飛,揮袖間如天女散花,張揚時似嫦娥奔月。

藝術特色

民樂頂碗舞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包容並傳遞着多種文化信息。地域性。頂碗舞自18世紀(清乾隆年間)流傳民樂縣湯莊村至今,在縣域內廣為流傳,深受群眾喜愛。遍布全縣,每年的春節、元旦都要進行比賽。形成了鮮明的地方特色。群眾性。頂碗舞在民間廣為流傳,群眾或三五一群,或集結寒冬,總是自發地組織,自發地編導,院落里鑼鼓聲聲,雪地上舞步翩翩。親朋好友聚會,少不了跳上一陣;閨女出嫁之時,也常以此助興。多年來,頂碗舞的旋律與舞步一直在偏僻的山鄉里流傳活躍,其藝術生命力尤如祁連山泉一樣源遠流長。

頂碗舞作為一項傳統民間遺傳舞蹈,它反映了古代軍民在勞作中就地取材,以飯碗為道具,自編、自演、自樂的一種娛樂形式,是古時人們生活文化的遺傳,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挖掘、搶救、保護民樂頂碗舞,對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將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蒙古族傳統頂碗舞不同的是,民樂的頂碗舞更加注重社火形式的熱鬧場景。當地頂碗舞的特點是融舞蹈雜技為一體,舞姿漾灑,造型優美,內容豐富,舞具簡單,只用二碟一碗一雙筷子,一根竹條,少至一人,多至成百上千人,男女老幼、台上台下均可表演。舞者頭頂瓷碗,牙咬竹條,兩手各拿一碟一筷,筷子兩頭各系一銅鈴紅穗,按音樂節奏,磕動「口條」敲打出有節奏的悅耳聲音,表演走、跳、站、跪、爬、滾、翻等許多高難度動作,頗吸引人。

傳承情況

隨着時代的變遷,傳統社火正在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尷尬困境,民樂頂碗舞也面臨着傳承與消失。一方面,在當代影視音響等新科技和流行文娛形式的猛烈衝擊之下,年輕人對頂碗舞的了解越來越少,參與者也越來越少;另外一方面,一些頗有造詣的頂碗舞藝人因年事已高逐步退出舞台,有的相繼謝世,有些絕技難以得到傳承,傳統舞步和樂曲亟待挖掘保護。同時受市場等因素制約,傳統頂碗舞很難在市場競爭中找到自身發展的優勢,加上當地地方經濟不發達,學藝人員缺乏,到21世紀初,會跳傳統頂碗舞者已不多,傳承鏈已經瀕臨斷裂。

20世紀90年代開始,民樂縣委、縣政府對頂碗舞進行了搶救性的挖掘保護,先後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1993年聘請省市音樂專家對頂碗舞口傳音樂重新進行譜曲、配樂和錄製;1997年對民樂頂碗舞表演者進行培訓學習,並舉辦匯報表演;2002年縣政府撥專款用於民樂頂碗舞的挖掘整理;2005年4月,成立民樂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導小組;2005年10月建立民樂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組成民樂頂碗舞普查工作小組;2006年縣政府撥專款10000元用於民樂頂碗舞的收集、挖掘、整理工作;2006-2007年用兩年時間把頂碗舞各類資料進行挖掘、收集和整理並製作相關音像資料;2008年整理普查資料,編寫民樂頂碗舞舞蹈教程。保護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到2008年,民樂頂碗舞藝人已達400多人。

非遺信息

遺產級別:甘肅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批准文號:甘政發〔2008〕43號

批准日期:2008年6月13日

批准序號:16

遺產編號:Ⅲ—4

申報單位:張掖市民樂縣。

所獲榮譽

20世紀50年代第二代傳承人湯治銘等赴蘭州參加調演並獲獎,1984年由地區群藝館挖掘整理重新譜曲,參加中國全國民間調演並獲獎。此後,多次被文化部門挖掘整理參加市、縣演出獲獎。2000年春節,被中央電視台新春走河西攝製組錄像,在中央電視二台播放。

相關視頻

民族舞《頂碗舞》,1分15秒開始30秒鐘的旋轉,碗卻穩穩定在頭頂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