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經七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武經七書》是北宋朝廷作為官書頒行的兵法叢書,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軍事教科書。它由《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六韜》、《司馬法》、《三略》、《尉繚子》、《李衛公問對》七部著名兵書匯編而成。宋朝以來一直作為武學必讀的《武經七書》,集中了古代中國軍事著作的精華。注重軍事史學也是中國文化史的一個突出的特點。《武經七書》是北宋朝廷在軍事理論建設上的一個貢獻,基本包括了北宋以前的我國古代軍事著作的代表作。它闡述了一系列軍事戰略思想和戰術原則,凝聚了中國古代人們對戰爭的認識的精華。不論在軍事理論上,還是在戰爭實踐中,它都對後世乃至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它是中國古代兵書的精華,是中國軍事理論殿堂里的瑰寶。它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也是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財富。它奠定了中國古代軍事學的基礎,對中國和世界發展近代、現代軍事科學起了積極的作用。校定、頒行《武經七書》[1],是北宋朝廷在軍事理論建設上的一個貢獻。
重要影響
《武經七書》北宋刊本已不可見,現存南宋孝宗或光宗時刻本,原為陸心源皕(音bì)宋樓藏書,後被日本岩崎氏買去,藏日本靜嘉堂。國內有《續古逸叢書》影宋本。宋本《武經七書》校刊精審,明清以來翻刻傳抄,多據為底本,成為獨具特色的《武經七書》系統本。
《武經七書》問世之後,注家蜂起,存世之作,不下數十種。宋朝施子美《施氏七書講義》是現存最早的注本,對明清注家起了發凡啟例的作用。明朝建國,重視武學,太祖朱元璋提倡"軍官子孫,講讀武書",促進了對《武經七書》的研究。代表性的注本有劉寅《武經七書直解》、黃獻臣《武經開宗》、張居正輯注《武經七書》、李贄《七書參同》、陳玖學《評註七子兵略》等。其中《武經七書直解》因"註疏詳明,引據切當",最為後人重視。清朝沿襲宋明舊制,亦重《武經七書》,然注家大多限於彙輯前人舊說,少有新意。影響較大的有朱墉《武經七書匯解》、丁洪章《武經七書全解》等。《武經七書》集中了中國古代兵法的精華,被宋及後世確定為兵學經典,對中國軍事思想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各種注本對人們學習和研究《武經七書》具有參考作用。
相關著作
《六韜》據傳在7世紀傳入日本,18世紀傳入歐洲,現今已翻譯成日、法、朝、越、英、俄等多種文字。此外,在日本由於源義經盜得《六韜》因而作戰得以出奇制勝的傳說,使得《六韜》中的《虎韜》(日本作:「虎之卷」),在日本成為「成功之路必讀之書」的同義詞[2]。
視頻
武經七書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武經七書》包含了哪幾本書?中國古代第一部軍事教科書《武經七書》介紹,趣歷史,2018-07-19
- ↑ 華夏古代至高兵書《武經七書》之《六韜》,360個人圖書館,2019-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