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武漢北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武漢北站,是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橫店街道的鐵路編組站兼停車場,為雙向三級七場,呈葫蘆狀,平均寬度約800至1000米,長度約5公里,共有112條貨運編組軌道、650餘組道岔。距離武廣高鐵武漢站約20公里,距京廣鐵路漢口站約23公里,於2009年5月18日啟用。本站啟用後,貨物列車大部分改走天興洲大橋,有效紓解武漢市區的鐵路交通,並降低武漢長江大橋的負荷。原先位於市區的江岸西編組站也得以停用拆除,改建為漢口動車運用所。

武漢北站投資約24.3億元,占地4.47平方公里,是中國主要路網性編組站之一。負責武漢鐵路樞紐長江以北的貨物列車編組、調車與檢修業務。

2011年11月17日,該站已超越現有最大設計運量23404輛,日吞吐貨車23539輛[1]。2012年底有望實現最高設計能力的日吞吐貨車31000輛。

概況

武漢北編組站,為武漢地區最大的編組站,位於武漢市黃陂區橫店鄉境內。

武漢北編組站是全國主要路網性編組站之一,按雙向三級七場規模建設。從空中俯瞰,該站呈葫蘆狀,平均寬度為800至1000米,占地縱深5公里,共有112條貨運編組道,建成後,其規模將成為「亞洲第一」。武漢鐵路樞紐內將形成一主二輔的貨運格局。即:一主為武漢北編組站,兩輔為武昌南、武昌東編組站。

據悉,武漢北編組站已於2009年5月18日正式投入使用[2],屆時部分貨車將不再穿行武漢市區,可減輕武漢長江大橋壓力。

建設和發展貨改以來,武漢北站有效利用編組站優勢,緊盯漢口北「前店後廠」的有效銜接,加強結合部安全管理,精細化管理運輸組織,充分發揮調機作用,為順利推進貨運組織打下了堅實基礎。

該站修訂完善了貨運組織安全管理辦法,按照「業務分離、責任共擔」的原則,將中間站納入貨運組織安全責任的一體化管理和考核,加強對貨運日常工作情況、安全基礎管理、職工作業標準等方面的檢查巡視和督導,細化分工,明確責任,突出抓好結合部和交叉領域的安全管理。

為確保運輸效率得到提升,該站充分發揮調機作用,緊盯大宗裝卸車作業進度,提前應對,及時溝通,不間斷加強與「前店」計劃和空重變化的聯繫,統籌安排卸車到達時間和調機交路,科學制定作業計劃,確定重點取送作業車順序、專用線和到發線有效運用方案,加強調車計劃兌現率的檢查和考核,促進調車作業計劃和裝卸車進度的有效銜接,提高機力運用效率。

同時,針對零散卸車對位後地點不斷變化而重複勾活增加等實際,該站還加強了倉庫、貨位、裝卸機具勞力和時段的掌握,不斷提高裝卸車兌現率,努力壓縮站線作業時間。對未能兌現的運輸需求,逐車分析原因,制定有效保證措施,進一步提高運輸組織的精細化管理水平。

下轄車站

武漢北站為武漢局集團的直屬車站,下轄江岸、丹水池、灄口、橫店四個車站及姜家、林家灣兩個線路所。

視頻

武漢北站 相關視頻

武漢北站——5分鐘帶你回首2017
武漢北站踐行新時期鐵路精神宣傳作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