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病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歐洲病夫 |
中文名稱: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別名: 歐洲病夫、西亞病夫 所屬洲: 歐洲 首都: 伊斯坦布爾 主要城市: 瑟於特、布爾薩、埃迪爾內 |
歐洲病夫,是奧斯曼帝國晚期時的別稱,內憂外患使它完全失去了昔日偉大帝國的光環。隨着西方的崛起,伴隨着巴爾幹和近東民族獨立運動的發展,奧斯曼帝國逐步走向衰落,成為歐洲列強角逐近東和黑海地區霸權的犧牲品。[1]
簡介
奧斯曼帝國曾經一度把邊境擴展到亞得里亞海、匈牙利平原、多瑙河畔、裏海海岸和馬格里布沙漠。它的疆土異常遼闊,囊括亞洲西部小亞細亞、黑海北岸的南烏克蘭地區、巴爾幹半島全部、匈牙利部分、地中海東岸、兩河流域各國以及北非沿海的馬格里布和埃及地區,地跨歐亞非三大洲,在1683年時總面積約550萬平方公里。
然而自16世紀下半葉始,這個龐大的帝國開始逐漸呈現疲態。
17世紀初,奧斯曼帝國已老態龍鍾,在國際舞台上蹣跚而行。
整個18世紀,奧斯曼帝國都在風雨飄搖中度過。
19世紀剛開始,拿破崙·波拿巴便斷言:"土耳其乃歐洲一病夫",它的命運便是聽憑列強瓜分。
原因
連年不斷的戰爭,軍事和外交上的連連失利,極大地消耗着國力,此乃奧斯曼帝國國家的外因。奧斯曼土耳其人從占領東南歐和巴爾幹半島,將原屬於拜占庭人及其強鄰的領土囊括在蘇丹版圖內時,就將自己置於面對整個歐洲的敵視和對抗的境地。在其龐大的帝國內,民族分離因素也日益增長,巴爾幹地區各基督教民族開始謀求民族解放之路,塞爾維亞人和希臘人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成為全歐洲關注的中心。
17世紀以後,中歐強國奧地利和東歐新興的俄羅斯帝國,開始激烈地爭奪巴爾幹這片"中間地帶"。
奧斯曼帝國衰敗的主要原因來自內部。奧斯曼帝國是個極端專制的國家,所有大權都集中在蘇丹一人手中。奧斯曼帝國的前10任蘇丹個個聰明有為,是馳騁疆場的英雄。後來的統治者卻大多無能和墮落。在總共三十六位蘇丹中,有十七位遭到廢黜。蘇丹的血統繼承原則使得歷代蘇丹的子孫們都以激烈的生死角逐來決定最後的繼承者,奪取了權位的蘇丹也極力限制和迫害自己的兄弟子侄,以鞏固自己的地位。
穆罕默德二世在1444年頒布"弒親法",即允許蘇丹在上任後處死除自己兒子外所有的男性親屬,以此鞏固國家政權。
後來這個法令得以嚴格執行,穆罕默德三世在1595年繼位時,從宮廷中一下便抬出19具王侯的屍體。
直到1603年艾哈邁德一世即位時,此法才被中止。此後奧斯曼帝國的王子雖然得倖免一死,但都被悉數囚入後宮,在那裡了卻殘生。這種深宮生活培養不出勤奮有為的統治者,只能養出軟弱無能的享受者。而且,他們出"禁閉"之前不得養育子女,於是,新蘇丹登極時根本不可能有子女,而當他們去世時,子女都還沒有成年,這就造成了寵臣和內宮長期當權的局面。因此,10代以後的蘇丹不再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臣民,國家大權旁落於後宮女眷或權臣"帕夏"(pasa)手中,蘇丹則成為被操縱的傀儡。任人唯親、賣官鬻爵、後宮干預朝政、官僚腐化墮落等所有沒落帝國曾有過的弊病,在奧斯曼帝國政府中成為風氣,導致國勢越來越弱。
蘇丹一般靠維齊爾(意為蘇丹之足即大臣)尤其是大維齊爾(即首相),來治理這個龐大的帝國。不過,即使大權在握的大維齊爾也常常難逃一死。據史料統計,大維齊爾存活的概率只有十分之一。有一位大維齊爾將自己比作一隻螻蟻,自嘲說:"真主賜給這隻螻蟻以翅膀,只是為了讓它死得更快一些!"
為了爭奪蘇丹這個寶座,後宮的皇后和妃子也紛紛加入這場殘酷的鬥爭。出現了從1644至1656年之間的所謂"女人統治"時期,她們同樣也心狠手辣。
1651年,兩任蘇丹的母親寇西瑪太后在政變中被活活絞死。
腥風血雨的宮廷鬥爭充斥着整個帝國的歷史,使奧斯曼帝國的政治陷入混亂狀態。
就在外戰不斷、內鬥激烈的情況下,帝國要供養的各種人員也越來越多。從1640年至1656年,僅領取薪俸的官員便從六萬人迅速增長到十萬人。在1595年領取軍餉的士兵為四萬八千人,而到1652年其人數幾乎翻了一倍,上升到八萬五千人。此外,在後宮要保持至少四千個女奴,以侍候蘇丹的母后和情人,這也要花去國家一大筆開支。
在歐洲社會經濟突飛猛進的時代,奧斯曼帝國在技術方面也遠遠落後於他們曾經的"手下敗將"。他們頭腦麻木,不僅自己沒有發明,對別人的發明也無動於衷,對西方學者帕拉切爾蘇斯在醫學方面,維薩里和哈維在解剖學方面、哥白尼、開普勒和伽利略在天文學方面所做出的劃時代成就一無所知。他們既不了解這些科學進步,也不打算做任何有助於科學進步的事情。不僅在軍事上極其落後,而且在農業、工業和運輸業方面也仍然停留在中古時代的水平上。
十六世紀後,拉丁美洲的白銀滾滾東來,導致奧斯曼帝國的貨幣急劇貶值和隨之而來的經濟狀況的加速惡化,並引發了各地人民的反抗和起義。奧斯曼帝國政治、軍事、經濟各方面的危機日益加深。
衰落
自蘇萊曼一世死後的200多年間,奧斯曼帝國漸趨衰落。在內部,地方封建割據加強,土地高度集中,對農民的徭役賦稅加重,國家財政危機。國內民族壓迫嚴重,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日趨尖銳,小亞及西亞各地先後爆發了數十次農民起義和教派起義,尤以16-17世紀的傑拉勒運動、18世紀初伊斯坦布爾的帕特羅納·哈利勒起義時間長、規模大,動搖了帝國的統治基礎。
1683年,圍攻維也納失敗,喪失大量土地。
18世紀末兩次俄土戰爭失利,帝國所屬黑海北岸土地劃歸俄國。
19世紀初,境內民族解放運動興起,埃及、敘利亞、也門脫離控制,巴爾幹半島諸國先後獨立。在帝國衰敗時,促使一些政治家尋求擺脫危機的出路。曾實行的主要內政改革有,1789-1839年的"新秩序運動"、1839-1856年的"坦志麥特運動"、1876-1878年的立憲運動等,素丹哈米德二世(1876-1909在位)又鼓吹泛伊斯蘭主義,企圖維護帝國搖搖欲墜的統治。幾經折騰之後,改革均收效甚微,卻擴大了西方列強對土耳其政治和經濟上的影響。
這以後英、法、俄、奧、意等加緊爭奪和瓜分了帝國在歐、非、西亞的大部分領土。第一次世界大戰參加同盟國作戰失敗後,其領土僅保有土耳其本部。
1919年國內爆發凱末爾領導的資產階級革命。
1922年,國民政府宣布罷黜蘇丹穆罕默德六世,廢除蘇丹制,奧斯曼帝國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