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樵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書中描述

【1】轉過頭來,向丘處機道:「這位是七俠之首,飛天蝙蝠柯鎮惡柯大俠。」說着伸掌向那瞎子身旁一指,跟着依次引見。完顏洪烈在旁留神傾聽,暗自記憶。第二個便是偷他銀兩的那骯髒窮酸,名叫妙手書生朱聰。最先到酒樓來的騎馬矮胖子是馬王神韓寶駒,排行第三。挑柴擔的鄉農排行第四,名叫南山樵子南希仁。第五是那身材粗壯、屠夫模樣的大漢,名叫笑彌陀張阿生。

【2】丘處機笑道:「柯大俠平時一定愛玩頂盤子。」隨手接住了銅缸。柯鎮惡冷冷的道:「小弟幼時家貧,靠這玩意兒做叫化子討飯。」丘處機道:「貧賤不能移,此之謂大丈夫。我敬南四哥一缸!」低頭在缸中喝一口酒,將銅缸向南山樵子南希仁擲去。

【3】南山樵子南希仁和笑彌陀張阿生一個手持純鋼扁擔,一個挺起屠牛的尖刀,上前夾攻。南希仁一語不發,一根扁擔使得虎虎生風。張阿生卻是吼叫連連,滿口江南的市井俚語,丘處機既不懂他說些甚麼,便跟他來個充耳不聞。

【4】江南七怪辛苦六年,在茫茫大漠中奔波數千里,一旦尋到了郭靖,本是喜從天降,不料只歡喜得片刻,便見郭靖資質顯然十分魯鈍,決難學會上乘武功,不由得心灰意懶。這番難過,只有比始終尋不到郭靖更甚。韓寶駒提起軟鞭,不住擊打地下沙子出氣,只打得塵沙飛揚,兀自不肯停手,只有南山樵子南希仁卻始終一言不發。

【5】梅超風提腳往他臀部踢去,忽地右首一條黑黝黝的扁擔閃出,猛往她足踝砸落,正是南山樵子南希仁。

【6】這日他與四師父南山樵子南希仁對拆開山掌法。南希仁有心逗他儘量顯示功夫,接連拆了七八十招,忽地左掌向外一撒,翻身一招「蒼鷹搏兔」,向他後心擊去。郭靖矮身避讓,「秋風掃落葉」左腿盤旋,橫掃師父下盤。

【7】那「山坡羊」小曲於宋末流傳民間,到處皆唱,調子雖一,曲詞卻隨人而作,何止千百?惟語句大都俚俗。黃蓉聽得這首曲子感慨世事興衰,大有深意,心下暗暗喝彩。只見唱曲之人從彩虹後轉了出來,左手提着一捆松柴,右手握着一柄斧頭,原來是個樵夫。黃蓉立時想起瑛姑柬帖中所云:「若言求醫,更犯大忌,未登其堂,已先遭漁樵耕讀之毒手矣。」當時不明「漁樵耕讀」四字說的是甚麼,現下想來,捉金娃娃的是個漁人,此處又見樵子,那麼漁樵耕讀想來必是段皇爺手下的四個弟子或親信了,不禁暗暗發愁:「闖過那漁人一關已是好不容易。這樵子歌聲不俗,瞧來決非易與。那耕讀二人,又不知是何等人物?」只聽那樵子又唱道:「天津橋上,憑欄遙望,舂陵王氣都凋喪。樹蒼蒼,水茫茫,雲台不見中興將,千古轉頭歸滅亡。功,也不久長!名,也不久長!」

【8】若非身穿粗布衣裳而在這山林間樵柴,必當他是個叱咤風雲的統兵將帥,心中一動:「師父說南帝段皇爺是雲南大理國的皇帝,這樵子莫非是他朝中猛將?只是他歌中詞語,卻何以這般意氣蕭索?」又聽他唱道:「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踟躕。傷心秦漢經行處,官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9】那樵子轉過身來,把斧頭往腰間一插,問過:「好?好在哪裡?」

【10】她料定這樵子是個隨南帝歸隱的將軍,昔日必曾手綰兵符,顯赫一時,是以她唱的這首曲中極贊糞土功名、山林野居之樂,其實她雖然聰明伶俐,畢竟不是文人學士,能在片刻之間便作了這樣一首好曲子出來。她在桃花島上時曾聽父親唱過此曲,這時但將最後兩句改了幾個字,以推崇這樵子當年富貴時的功業。只是她傷後缺了中氣,聲音未免過弱。常言道:「千穿萬穿,馬屁不穿!」這一首小曲兒果然教那樵子聽得心中大悅,他見靖、蓉二人乘鐵舟、挾鐵槳溯溪而上,自必是山下那漁人所借的舟槳,心曠神怡之際,當下也不多問,向山邊一指,道:「上去罷!」

【11】兩人所唱的曲子,郭靖聽不懂一半,聽那樵子放自己上去。實不明是何原因,只怕他又起變卦,當下更不打話,背起黃蓉,雙手握着長藤,提氣而上。他雙臂交互攀援,爬得甚是迅捷,片刻之間,離地已有十餘丈,隱隱聽得那樵子又在唱曲,甚麼「……當時紛爭今何處?贏,都變作土!輸,都變作土!」

【12】註:散曲發源於北宋神宗熙寧、元豐年間,宋金時即已流行民間。惟本回樵子及黃蓉所唱「山坡羊」為元人散曲,系屬晚出。

【13】只聽一燈大師道:「孩子,你怎樣受的傷,怎樣找到這裡,慢慢說給伯伯聽。」當下黃蓉收淚述說,將怎樣誤認裘千仞為裘千丈、怎樣受他雙掌推擊等情說了。一燈聽到鐵掌裘千仞的名字時,眉頭微微一皺,但隨即又神定氣閒的聽着。黃蓉述說之時,一直留心察看着一燈大師的神情,他雖只眉心稍蹙,卻也逃不過她的眼睛;待講到如何在森林黑沼中遇到瑛姑、她怎樣指點前來求見,一燈大師的臉色在一瞬間又是一沉,似乎突然想到了一件痛心疾首的往事。黃蓉便即住口,過了片刻,一燈大師嘆了口氣,問道:「後來怎樣?」黃蓉接着述說漁、樵、耕、讀的諸般留難,樵子是輕易放他們上來的,着實將他誇獎了幾句,對其餘三人卻加油添醬的都告了一狀,只氣得書生與農夫二人更加怒容滿臉。郭靖幾次插口道:「蓉兒,別瞎說,那位大叔沒這麼凶!」可是她在一燈面前撒嬌使賴,張大其辭,把一燈身後兩弟子只聽得臉上一陣紅一陣青,礙於在師尊面前,卻不敢接一句口。

【14】忽然刷得一聲,背後竹簾捲起,一人大叫:「師父!」搶進門來。郭靖心中念頭尚未轉定,已使一招「神龍擺尾」,右掌向後揮出,拍的一聲,擊在那人肩頭,隨即回過身來,只見一人身子搖晃,踉蹌退了兩步,正是那個漁人。他鐵舟、鐵槳被奪,無法自溪水中上峰,只得遠兜圈子,多走了二十餘里,從山背迂迴而上。待得趕到,聽得師父已在為那小姑娘治傷,情急之下,便即闖入,意欲死命勸阻,不料被郭靖一招推出,正欲再上,樵子、農夫、書生三人也已來到門外。

【15】一燈喜道:「好啊,想不到你帶有這補神健體的妙藥。那年華山論劍,個個斗得有氣沒力,你爹爹曾分給大家一起服食,果然靈效無比。」郭靖忙從黃蓉衣囊中取出那小袋藥丸,呈給一燈。樵子趕到廚下取來一碗清水,書生將一袋藥丸盡數倒在掌中,遞給師父。

【16】漁人、樵子、農夫三人同時站起,各出兵刃,分占四角。

【17】郭靖回過鐵槳,當的一聲,與農夫的鐵耙相交,火花四濺,隨即又將鐵槳遞迴漁人手中。漁人一愕,順手接過,右膀運力,與樵子的斧頭同時擊下。郭靖雙掌後發先至,挾着一股勁風,襲向二人胸前。那書生識得降龍十八掌的狠處,急叫:「快退。」

【18】漁人與樵子是名師手下高徒,武功非比尋常,這兩招均未用老,疾忙收勢倒退,猛地里身子一頓,倒退之勢斗然被抑,原來手中兵刃已被郭靖掌力反引而前,無可奈何,只得撤手,先救性命要緊。郭靖接過鐵槳鋼斧,輕輕擲出,叫道:「請接住了。」

【19】漁、樵、耕三人一齊跳開,只是他們本已被逼到牆邊,無處可退,漁人從門中躍出,農夫卻跳上半截被推倒的土牆。那樵子將斧頭插還腰中,笑道:「我早說這兩位未存惡意,你們總是不信。」那書生收劍還鞘,向郭靖一揖,說道:「小哥掌下容讓,足感盛情。」

【20】那樵子道:「狀元公神機妙算,若是連這一點也算不到,怎能做大理國的相爺?他早知兩位是友非敵,適才動手,一來是想試試兩位小朋友的武功,二來是好教你信服。」那書生微微一笑。農夫和漁人橫了他一眼,半是欽佩,半是怨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