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篇:(文冠果(無患子科、文冠果屬植物))
![]() |
目錄
開花的種類——文冠果(無患子科、文冠果屬植物)
無患子科、文冠果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5米;小枝褐紅色粗壯,葉連柄長可達30厘米;小葉對生,兩側稍不對稱,頂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銳利鋸齒,兩性花的花序頂生,雄花序腋生,直立,總花梗短,花瓣白色,基部紫紅色或黃色,花盤的角狀附屬體橙黃色,花絲無毛;蒴果長達6厘米;種子黑色而有光澤。春季開花,秋初結果。
文冠果分布於中國北部和東北部,西至寧夏、甘肅,東北至遼寧,北至內蒙古,南至河南。野生於丘陵山坡等處,各地也常栽培。文冠果耐乾旱、貧瘠、抗風沙,在石質山地、黃土丘陵、石灰性沖積土壤、固定或半固定的沙區均能成長,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食用油料樹種。
文冠果(學名: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
基本信息
- 中文名:文冠果
- 拉丁學名: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
- 別 名:文冠樹、木瓜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 目:無患子目
- 科:無患子科
- 亞 科:車桑子亞科
- 屬:文冠果屬
- 種:文冠果
- 分布區域:中國寧夏、甘肅、遼寧、內蒙古、河南
- 中文學名: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2-5米;小枝粗壯,褐紅色,無毛,頂芽和側芽有覆瓦狀排列的芽鱗。葉連柄長15-30厘米;小葉4-8對,膜質或紙質,披針形或近卵形,兩側稍不對稱,長2.5-6厘米,寬1.2-2厘米,頂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銳利鋸齒,頂生小葉通常3深裂,腹面深綠色,無毛或中脈上有疏毛,背面鮮綠色,嫩時被絨毛和成束的星狀毛;側脈纖細,兩面略凸起。
花序先葉抽出或與葉同時抽出,兩性花的花序頂生,雄花序腋生,長12-20厘米,直立,總花梗短,基部常有殘存芽鱗;花梗長1.2-2厘米;苞片長0.5-1厘米;萼片長6-7毫米,兩面被灰色絨毛;花瓣白色,基部紫紅色或黃色,有清晰的脈紋,長約2厘米,寬7-10毫米,爪之兩側有鬚毛;花盤的角狀附屬體橙黃色,長4-5毫米;雄蕊長約1.5厘米,花絲無毛;子房被灰色絨毛。蒴果長達6厘米;種子長達1.8厘米,黑色而有光澤。花期春季,果期秋初。
產地生境
文冠果原產於中國北方黃土高原地區,天然分布於北緯32°-46°,東經100°-127°即北到遼寧西部和吉林西南部,南自安徽省蕭縣及河南南部,東至山東,西至甘肅寧夏。集中分布在內蒙、陝西、山西、河北、甘肅等地,遼寧、吉林、河南、山東等省均有少量分布。在黑龍江省南部,吉林省和寧夏等地區還有較大面積的栽培樹林。在垂直方向上,文冠果分布於海拔52-2260米,甚至更高的區域。
文冠果適應在草沙地、撂荒地、多石的山區、黃土丘陵和溝壑等處、甚至在崖畔上都能正常生長發育。中國北方許多地區如內蒙、山西、陝西、河北等省曾大面積栽培。
主要價值
經濟價值
其種子含油量達50%-70%,歷史上人們採集文冠果種子榨油供點佛燈之用,以後逐漸轉為食用。本種花序大而花朵密,春天白花滿樹,花期可持續20多天,是難得的觀花小喬木,也是很好的蜜源植物;抗性很強,是荒山綠化的首選樹種;木材堅實緻密,紋理美,是製作家具及器具的好材料。
文冠果具有較高的工業價值和營養價值,油脂成份在種子和種仁中含量極高。研究結果證明:種仁中含油量達66.39%,優良品種的種仁中含油量達72%,超過-般的油料植物,其油脂的基本組成如下:硬脂酸、油酸38.9%(-般食用油的主要成份之- )、亞油酸40.2%(和豆油、核桃油相近,也是營養價值最高的部分)、山嵛酸7.2%、亞麻酸及甘碳烯酸各為0.3% 。文冠果是我國特有的經濟木本油料樹種,種子含油率為30.4%-47%,種仁含油量高達66.39%,油黃色而透明,食用味美,油中所含亞油酸是中藥益壽寧的主要成份,具有極好降血壓作用,食用文冠果油可有效預防高血壓、高血脂、血管硬化等病症。此外,文冠果種仁除可加工食用油外,還可製作高級潤滑油、高級油漆、增塑劑、化妝品等工業原料。由文冠果籽油製備的生物柴油相關烴脂類成分含量高,內含18C的烴類占93.4%,而且無S、無N等污染環境因子,符合理想生物柴油指標。文冠果的柴油提取已獲成功, 陝西、河南、甘肅、北京等國內地區已在積極籌建文冠果油大中型加工廠, 日本、韓國、加拿大等國也紛紛建造文冠果園林基地及加工廠。
綠化作用
文冠果樹姿秀麗,花序大,花朵稠密,花期長,甚為美觀。可於公園、庭園、綠地孤植或群植。成齡文冠果根系發達,既扎得深,又分布廣;根的皮層占91%,就像根的外面包着很厚的一層海綿一樣,能充分吸收和貯存水分。是防風固沙、小流域治理和荒漠化治理的優良樹種。在國家林業局2006-2015年的能源林建設規劃當中文冠果已成為三北地區的首選樹種。
文冠果是什麼?
文冠果是我國特有的優良木本油料樹種。也是治療高血脂、高血壓、動脈硬化、慢性肝病的常用中藥。文冠果是生物柴油樹種,也是珍貴的觀賞植物。是一種優良的新型碳林樹種,也是一種極具開發價值的水土保持樹種。
文冠果能吃嗎?
也許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有沒有毒,吃了會不會生病。這可以讓人放心,它不僅沒有毒副作用,而且非常健康。所以擔心有害或者副作用的朋友不用擔心,吃了肯定沒有壞處。
文冠果的功效與作用
1.功效:甘;微苦;平淡的性愛。經絡:肝經。功能主治:颶風除濕;消腫止痛。主要風濕關節痛;筋骨疼痛。用法用量:口服:湯劑,3-9g,或熬軟膏。
2.臨床應用:祛風除濕;消腫止痛。水煎取3-6g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文冠果:或者每次吃3克藥膏,一天兩次,也可以外用藥膏。
文冠果的藥用價值
1.功能性主治:文冠果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祛風除濕;消腫止痛。主要風濕關節痛;筋骨疼痛,小兒夜尿症等。
2.病用:文冠果以風濕熱為主;筋骨疼痛,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文冠果種子可用於治療東北地區兒童夜尿症。
3.用法用量:文冠果可用於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文冠果3-6g,可水煎服。或者每次吃3克藥膏,一天兩次,也可以外用藥膏。它還有許多其他作用,對健康有益,可以預防高血壓,還可以治療許多其他疾病。它是一種非常珍貴的東西,近年來非常流行,但它的價格相對於其他水果來說還是比較高的。通常很多人喜歡把它榨成油,營養更好。炸的時候是透明的,黃色的,很好吃。也可以作為中藥食用,可以降血壓,預防高血壓。 [2]
文冠果的副作用
經期忌吃藥,一般不建議經期吃藥,以免月經不調。目前沒有副作用,建議服用時遵醫囑。脾胃虛弱者慎用。它是一種非常先進的藥物和油,對身體的許多器官都有好處,對皮膚也有好處,尤其是對女性。它比其他油含有更多的成分。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人們開始注意保持健康。因此,定期食用可以清除體內更多的毒素,防止脂肪堆積,使人苗條。
文冠果:被埋沒的「植物界的大熊貓」,推廣多年卻一直不火
說起大熊貓,大家都很自豪,因為這個是我國的「國寶」。文冠果的「尷尬」:我國特有的木本油料樹種,推廣多年卻一直不火
既然是「國寶」,那肯定是非常的稀有和珍貴的。所以如果把某樣東西比作為「大熊貓」了,那就表示它很稀有,同時還是我國獨有。比如今天要和大家介紹的文冠果,就是被稱之為「植物界的大熊貓」,還有着「中華第一果」的美稱。
那你可聽說過文冠果呢?
文冠果的簡介
如果你沒有聽說過,也不足為奇,因為我和大家一樣,之前也沒有聽說過。這並不是我們孤陋寡聞了,而是文冠果實在是冷門啊。就連在北方地區,文冠果的產地,也很多人不了解它,更何況是南方的朋友了。但是文冠果在歷史上卻名氣很大。在古代的時候,科考發榜的日子,考生們就會去文冠果樹下吟詩作對,就是希望祈求好運。因為「文冠果」和「文官」是諧音。
之所以這種水果被取名「文冠果」這麼奇怪的名字,那是因為它的果實成熟了以後,看起來很像是古代文官所帶的帽子,因此而得名「文冠果」,諧音 「文官果」。文冠果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木本油料作物,它是無患子科、文冠果屬落葉小喬木。因為它的果實長得像木瓜,所以也叫它木瓜、土木瓜,或者是龍果、龍瓜。這種樹一般可以長到五六米高,它的植株高大、挺拔,枝繁葉茂的。而在春天的時候會開出白色的花瓣,秋季的時候果實成熟。文冠果在我國的分布主要以北方為主,集中在東北、內蒙古、寧夏、甘肅等西北和東北地區。
只因它的適應能力很強,即便是在貧瘠的荒地、撂荒地、岩石裸露的沙地都能生長,並且成活率很高,壽命還很長,這種樹普遍平均壽命可以長到300年以上,長壽的甚至有千年以上,因此文冠果也被稱之為「中華第一果」。也因為文冠果名字好聽,寓意吉祥,所以有些人也會把它栽種在院子裡,如果文冠果掉落了,則寓意着「文曲星下凡」了。
文冠果的價值參考
既然是我國特有的木本油料作物,那它的果實肯定是可以榨油的。文冠果的種子含油量很高,一般都是在50%-60%,有些甚至高達70%以上。歷史上最早的時候,是用文冠果的種子榨油來供寺廟點佛燈用的,非常的耐用,並且長時間不滅。後來發現文冠果還可以食用,於是就把它當成食用油了,並且營養價值還非常高。
文冠果所榨油的出油率比油菜籽高很多,同時它還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94%,比橄欖油還高。並且它所榨油金黃清亮,食用起來非常的美味,兼有極好降血壓作用。更值得一提的是,文冠果成熟了以後,還是可以直接當水果吃的。成熟的文冠果吃起來味道有點像核桃,味道很甘甜。同時它還可以用來當蔬菜,既能炒着吃,也能涼拌、鹽漬成蜜餞果脯等風味獨特,營養價值很高。就連文冠果的樹葉子,也可以發揮大用途。在民間就有用文冠果的葉子製作茶葉喝,而近些年更是把它加工成茶葉和保健飲料。同時文冠果是一種良好的蜜源植物。
在上世紀的時候,文冠果還多次上了國宴,並且還用它來招待了多個國家的總統,同時也把它當成「國禮」而贈送給多國的政要,受到了他們的高度評價,當時文冠果還被許多的外國媒體譽為「東方神果」。
所以,把文冠果稱之為「中華第一果」,這個也是不誇張的,它全身都是寶,用途是相當廣泛的。
為何卻發展不起來
按理來說,文冠果有着如此濃厚的文化底蘊,並且品質優良,還用途廣泛,應該大力發展推廣種植的。可為何一直以來,這種經濟作物卻並不被太多的人所知道呢?其實在過去,為了推廣和發展種植文冠果,我國也是想了很多的辦法。在上個世紀還專門為文冠果拍了一部紀錄片——《文冠果》,播放給國外的貴賓。而且在六十年代的時候,也曾推廣和大量種植文冠果,當時從西北到華北、東北種植都大面積種植文冠果,最多的時候畝文冠果的種植面積達到百萬畝。
可是到了文革時期,文冠果因為名字和「文官握」諧音而受到了牽連,從這以後就大量的文冠果林子被撂荒了,並且還有大量的被砍伐掉了。再加上我國多數人對文冠果了解不多,研究也要晚很多,導致這種食用油也沒有普及開來,一直以來都是在局部地方少量種植,所以它的知名度沒有真正的打開。但是在國際上,文冠果的名氣卻很大,簡直就是園內開花園外香。歐洲國家對文冠果的研究要比我國早至少二十年,而現在以它為原材料研發的一些保健產品就很暢銷,並且售價都不低。
其中一噸文冠果油做成的保健品膠囊在歐美國家就能賣到20萬美元,利潤十分的豐厚。 [3]
結束語
作為一種非常古老的植物,文冠果是被子植物繁茂時期的第三紀遺留下來的古老物種,據民間常說,當年伏羲曾以野生文冠果籽、葉為食,因此這種野果在當地也被稱為「龍果」。在近些年隨着對文冠果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人和企業也對文冠果重視起來了,現在有些地方也開始規模推廣種植文冠果了。這種果樹栽種以後三四年就能結果,8-10年就進入盛果期了,平均樹齡則能長達300年,實在是神奇啊。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文冠果也會在水果、食用油等領域發揮大價值,到那個時候文冠果就不再「尷尬」了。
植物篇:(文冠果(无患子科、文冠果属植物))的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