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篇:開花的種類(長裂旋花(旋花科、打碗花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目錄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長裂旋花(旋花科、打碗花屬植物))
多年生草本,全株光滑。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生於海拔140-2080(-2600)米的路旁、溪邊草叢、農田邊或山坡林緣。產自湖北、湖南、江蘇、浙江、貴州、雲南等省。分布在北美洲,歐洲,蘇聯西伯利亞和阿爾泰,印度尼西亞的爪哇以至澳大利亞,新西蘭。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長裂旋花
- 別 名:面根藤、包頸草、野苕、飯豆藤、飯藤子等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薔薇亞綱
- 目 :桃金娘目
- 科 :旋花科
- 屬 :打碗花屬
- 種 :長裂旋花
- 分布區域:湖北、湖南、江蘇、浙江、貴州、雲南等省
形態特徵
旋花(原變種):Calystegia sepium (Linn.) R. Br. var. sepium
多年生草本,全體不被毛。莖纏繞,伸長,有細棱。葉形多變,三角狀卵形或寬卵形,長4-10(-15)厘米以上,寬2-6(-10)厘米或更寬,頂端漸尖或銳尖,基部戟形或心形,全緣或基部稍伸展為具2-3個大齒缺的裂片;葉柄常短於葉片或兩者近等長。花腋生,1朵;花梗通常稍長於葉柄,長達10厘米,有細棱或有時具狹翅;苞片寬卵形,長1.5-2.3厘米,頂端銳尖;萼片卵形,長1.2-1.6厘米,頂端漸尖或有時銳尖;花冠通常白色或有時淡紅或紫色,漏斗狀,長5-6(-7)厘米,冠檐微裂;雄蕊花絲基部擴大,被小鱗毛;子房無毛,柱頭2裂,裂片卵形,扁平。蒴果卵形,長約1厘米,為增大宿存的苞片和萼片所包被。種子黑褐色,長4毫米,表面有小疣。
與旋花不同在於葉強烈地3裂,具伸展的側裂片和長圓形頂端漸尖的中裂片。 [1]
主要價值
有些地方用根作藥,治白帶、白濁、疝氣、癤瘡等。
《全國中草藥匯編》:旋花
拼音注音:Xuán Huā
別名:狗狗秧、打碗花
來源:旋花科打碗花屬植物旋花Calystegia japonica Choisy,以根狀莖及全草入藥。夏秋連根狀莖一起挖出,洗淨切段,曬乾;或揀一部分根狀莖單用。
性味:甘,寒。
功能主治:降壓,利尿,接骨生肌。高血壓,小便不利;外用治骨折,創傷,丹毒。
用法用量:0.5~1兩。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中藥大辭典》:旋花
拼音注音:Xuán Huā
別名:筋根花(《本經》),蚊子花(《本草圖經》)。
出處:《本經》
來源:為旋花科植物籬天劍的花朵。5~7月采,陰乾。
生境分布:生於荒地及路邊。分布四川、陝西、新疆、河北、河南、江蘇、浙江等地。
原形態
籬天劍,又名:蒚(《詩經》),藑茅(《爾雅》),蕣(《說文》),燕蒚(陸璣《詩疏》),美草(《別錄》),旋蒚(《唐本草》),蒚旋(《四聲本草》),肫腸草(《本草圖經》),天劍草(《綱目》),飯藤(《植物名實圖考長編》)。
多年生草本,全體無毛。莖纏繞,匍匐,多分枝。葉互生,長卵圓形,或三角狀卵形,長4~8厘米,寬2~4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戟形,有淺裂片或基部無裂片而呈短耳形;葉柄長4~5厘米。花單生於葉腋,花梗長6~8厘米;苞片2,廣卵形,基部心臟形,長約2.5厘米;萼片5,卵圓狀披針形,先端尖;花冠漏斗形,淡紅色,長4~7厘米,較萼長3至4倍,具不明顯的裂片5枚;雄蕊5;子房上位,2室花柱絲狀,柱頭2裂。蒴果球形,光滑。種子卵圓形,無毛,黑色。花期6~7月。果期7~8月。
本植物的根(旋花根)、莖葉(旋花苗)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古代《本草》所載的旋花,除指上種外,尚包插同屬植物打碗花。參見"面根藤"條。
化學成分:參見"狗狗秧"條。
性味:甘微苦,溫。
①《本經》:"味甘,溫。"
②《別錄》:"無毒。"
③《綱目》:"甘滑微苦。"
功能主治:《本經》:"主益氣,去面皯黑色。" [2]
複方
秘精益髓:五色龍骨五兩,覆盆子五兩,蓮花蕊四兩(未開者,陰乾),鼓子花三兩,雞頭子仁一百個,並為末,以金櫻子二百枚(去皮),木臼搗爛,水七升,煎濃汁一升,去滓和藥,杵二千下,丸梧子大,每空心溫鹽酒下三十丸。忌葵菜。(《瑞竹堂經驗方》太乙金鎖丹)
摘錄 《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