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奇蒿 (菊科 蒿屬植物)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奇蒿 (菊科 蒿屬植物) )

奇蒿(學名:Artemisia anomala S. Moore)

是菊科、蒿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側根多數;根狀莖稍粗,彎曲,斜向上。莖單生,高可達150厘米,具縱棱,葉片厚紙質或紙質,上面綠色或淡綠色,背面黃綠色,邊緣具細鋸齒,基部圓形或寬楔形,具短柄,中部葉卵形、長卵形或卵狀披針形,上部葉與苞片葉小,無柄。頭狀花序長圓形或卵形,總苞片半膜質至膜質,背面淡黃色,無毛,外層總苞片小,卵形,雌花花冠狹管狀,花柱長,兩性花花冠管狀,花葯線形,長三角形,瘦果倒卵形或長圓狀倒卵形。6-11月開花結果。

分布於中國河南(南部)、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東部)、貴州;越南也有分布。生於低海拔地區林緣、路旁、溝邊、河岸、灌叢及荒坡等地。 奇蒿含揮髮油,主要成分有黃酮苷、酚類、氨基酸等。奇蒿的全草入藥,有活血、通經、清熱、解毒、消炎、止痛、消食之效,中國民間用於治療腸、胃及婦疾患,亦用於治血絲蟲病,還可代茶泡飲作清涼解熱藥。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奇蒿
  • 學 名:Artemisia anomala S. Moore
  • 別 稱:劉寄奴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合瓣花亞綱
  • 目 :桔梗目
  • 科 :菊科
  • 亞 科:管狀花亞科
  • 族 :春黃菊族
  • 亞 族:菊亞族
  • 屬 :蒿屬
  • 亞 屬:蒿亞屬
  • 組 :白苞蒿組
  • 種 :奇蒿
  • 命名者及年代:S. Moore,1875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主根稍明顯或不明顯,側根多數;根狀莖稍粗,直徑3-5毫米,彎曲,斜向上。莖單生,稀2至少數,高80-150厘米,具縱棱,黃褐色或紫褐色,初時被微柔毛,後漸脫落;上半部有分枝,枝彎曲,斜向上或略開展,長5-15厘米。葉厚紙質或紙質,上面綠色或淡綠色,初時微有疏短柔毛,後無毛,背面黃綠色,初時微有蛛絲狀綿毛,後脫落;下部葉卵形或長卵形,稀倒卵形,不分裂或先端有數枚淺裂齒,先端銳尖或長尖,邊緣具細鋸齒,基部圓形或寬楔形,具短柄,葉柄長3-5毫米;中部葉卵形、長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9-12(-15)厘米,寬2.5-4(-5.5)厘米,先端銳尖或長尖,邊緣具細鋸齒,基部圓形或寬楔形,葉柄長2-4(10)毫米;上部葉與苞片葉小,無柄。

頭狀花序長圓形或卵形,直徑2-2.5毫米,無梗或近無梗,在分枝上端或分枝的小枝上排成密穗狀花序,並在莖上端組成狹窄或稍開展的圓錐花序;總苞片3-4層,半膜質至膜質,背面淡黃色,無毛,外層總苞片小,卵形,中、內層總苞片長卵形、長圓形或橢圓形;雌花4-6朵,花冠狹管狀,檐部具2裂齒,花柱長,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鈍尖;兩性花6-8朵,花冠管狀,花葯線形,先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圓鈍,花柱略長於花冠,先端2叉,叉端截形,並有睫毛。瘦果倒卵形或長圓狀倒卵形。花果期6-11月。 [1]

主要價值

奇蒿含揮髮油,主要成分有黃酮苷、酚類、氨基酸等。奇蒿的全草入藥,有活血、通經、清熱、解毒、消炎、止痛、消食之效,中國民間用於治療腸、胃及婦疾患,亦用於治血絲蟲病,還可代茶泡飲作清涼解熱藥。

營養成分:奇蒿中的營養物質有以下特點:

蛋白質含量雖不如茶葉中的含量高,但遠高於果汁類飲料脂肪含量要比茶葉和果汁類飲料都高;與茶葉相比奇蒿有較低的灰分和較高的纖維素含量;此外,奇蒿中的金屬元素普遍低於茶葉,而與果汁類相比,除兩種元素外,其它6種元素均高於果汁類飲料,特別是金屬鋅,它在奇蒿中的含量比茶類、果汁類中的含量都高。奇蒿是一種補充人體營養物質的理想食品。它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質、脂肪、纖維素、微量元素黃酮等。蛋白質、脂肪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成分,膳食纖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防治結腸癌,而微量元素與人體健康有着極為密切的關係。許多研究表明,維持體內微量元素的平衡,才能保證機體處於正常的健康狀態,適當地攝人微量元素對抑制和防止癌症的發生有重大作用。鋅可治療組織創傷促進潰瘍癒合,調查表明白血病和各種肉瘤患者體內的鋅含量明顯偏低。銅參與造血過程及鐵的代謝,是多種酶類的活性部分,且有抗肝臟腎臟腫瘤作用。缺錳引起貧血腫瘤發病率高。黃酮類化合物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有降低毛細管脆性促進微循環等作用,具有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功能。奇蒿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人體所必須的微量元素及具有特殊生物活性的物質,故其作為天然;質量保健食品具有良好的開發前景。因其具有清涼解暑之用,若將其開發成為口感良好,方便飲用的飲料,將獲得極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隨着科學技術進一步發展,奇蒿中的有益人類健康的物質會得到進一步開發與利用,本研究為奇蒿的充分開發和利用提供依據。

藥材性狀

為帶花的全草。莖圓柱形,直徑2-4mm,表面棕黃色或棕褐色,有縱條紋。質硬而脆,折斷面黃白色,邊緣有纖維。中央有疏鬆的髓。葉互生,多乾枯皺縮,上表面暗綠色,下表面灰綠色,均密被白毛。質脆易碎。枝梢生黃包頭狀花序,密集成圓錐狀。氣芳香,味淡。以葉綠,花穗多而黃者為佳。 [2]

藥理作用

  • 1、抗炎作用;
  • 2、抗血栓、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 3、增強耐缺氧能力;
  • 4、抗菌作用;
  • 5、抗生育作用;
  • 6、抗氧化作用;
  • 7、促進創傷癒合作用。

附註

另有金絲桃科的元寶草Hypericum sampsonii Hance和湖南連翹H. ascyron L.亦作劉寄奴用。

奇蒿《中藥材》

拼音:Qí Hāo

別名:劉寄奴[江蘇、上海]、南劉寄奴、千粒米、六月霜

來源:菊科艾屬植物奇蒿Artemisia anomala S. Moore,以帶花全草入藥。8~9月花期採收,連根拔起曬乾,打成捆。防止野露雨淋變黑。

性味:辛、苦,平。

功能主治:清暑利濕,活血行瘀,通經止痛。用於中暑,頭痛,腸炎,痢疾,經閉腹痛,風濕疼痛,跌打損傷;外用治創傷出血,乳腺炎。

用法用量:0.5~1兩;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或干品研粉敷患處。 [3] 注意:孕婦忌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