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夏菇草(唇形科植物))

夏菇草(唇形科植物)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夏菇草
  • 拉丁學名:Ajuga decumbens Thunb.
  • 別 名:白毛夏枯草、散血草、破血丹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目 :唇形目
  • 科 :唇形科
  • 種 :夏菇草
  • 分布區域:分布於我國大部地區

形態特徵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10~30cm。 全株被白色長柔毛。莖方形,基部匍匐。葉對生,匙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3~11cm,寬0.8~3cm,邊緣有不規則波狀粗齒;葉柄具狹翅。輪傘花序有6~10朵花,排成間斷的假穗狀花序;苞片葉狀,花萼鐘形,5齒裂;花冠唇形,淡藍色、淡紫紅色或白色,基部膨大,內有毛環,上唇短,直立,頂端微凹,下唇3裂,中裂片倒心形,灰黃色,具網狀皺紋。

化學成分

白毛夏枯草全株的化學成分主要包括二萜類化合物、環烯醚萜類、植物蛻皮甾酮類、糖苷、黃酮等化合物以及微量元素等,具體如下:

黃酮類化合物:金繼曙報道,從筋骨草(采自安徽懷寧)中分離得到木犀草素。

二萜類化合物:閔知大等閻於1990年,桑已曙等阿於2005年相繼研究了筋骨草中的新克羅烷雙萜類化合物,採用硅膠柱層析對二萜化合物進行分離,利用NMR對結果進行鑑定。結果從氯仿提取部位分離已知化合物金瘡小草素A,C,D(AjugacumbinsA,C,D)Ajugamarin Al(4)和金瘡小草素H(gu-gacumbin H,5)。

糖苷類和環烯醚萜類化合物

日本學者Y.Takeda等於1987年報道首次從筋骨草中分離得到白毛夏枯草苷(de-cumbeside )A、B、C、D和8-乙酰哈巴苷、哈巴苷等4種新的環烯醚萜苷, 1998年M.Takasaki等分離得到新的糖苷:galactosyi-martynoside[3- 羥基- 4甲氧苯乙基- 4阿魏酰-3'-(2"-B-D-吡喃半乳糖~ a-L吡喃鼠李糖)- β-D-吡喃葡萄糖]、Ajuga-side A,郭新東等咽報道從筋骨草(ajuga decumbens Thunb.)中分離得到了1-辛烯-0 a-L-吡喃阿拉伯糖-(1-6)-0-[8-D-吡喃葡萄糖-(1-2)]-B- D -吡喃葡萄糖、正丁基B-D-吡喃果糖苷、6,7-二羥基-香豆素.5,7-二羥基4'-甲氧基黃酮和谷留醇-3-0-8-D-吡喃葡萄糖苷。

其他:白毛夏枯草中還含有杯莧甾酮(cyasterone)、筋骨草甾酮B和C(ajugasterone B,C)、筋骨草內酯網、皂苷及生物鹼、微量元素等。

藥理作用

白毛夏枯草具有清熱解毒、祛痰止咳、涼血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癰腫瘡癤等症,現代藥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抑菌、抗病毒,對免疫系統的影響,對呼吸系統的作用及抗腫瘤等方面。

抑菌、抗病毒作用:王初等餵道白毛夏枯草水煎液和醇一醚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肺炎鏈球菌、甲型鏈球菌、銅綠假單胞菌等抑制作用較明顯。

抗過敏和對免疫系統的影響

韓立民等報道,由白毛夏枯草為主藥組成的方劑肌瘤消顆粒明顯增強吞噬細胞功能和清除異物的能力。經實驗發現經肌瘤消顆粒治療後,小鼠抗體積數明顯增多(P<0.01) 。

對呼吸系統的作用

鎮咳作用白毛夏枯草酸性乙醇提取物、黃酮苷、總生物鹼、總酸酚及皂苷等給小鼠灌胃,都有一定的鎮咳作用。其中黃酮苷鎮咳效果較好,小鼠腹腔注射2.5 mg/只的鎮咳作用與可待因0.4 mg/只相似。木犀草素250 mg·kg-1灌服或125 mg·kg-1腹腔注射,對氨霧引起的小鼠咳嗽也有強而穩定的鎮咳作用,並能對抗電刺激麻醉貓和去大腦貓喉上神經引起的咳嗽,證明其作用部位是在腦幹部位咳嗽中樞。

祛痰作用酸性乙醇提取物,黃酮苷、總酸酚、總生物鹼及木犀草紊等給小鼠灌胃均有一定祛痰作用(酚紅法),大鼠灌服木犀草素200 mg·kg-1後,可使呼吸道分泌量顯著增加,其有較好的祛痰作用(毛細管法)。

降壓作用

王實強等研究白毛夏枯草中總二萜對自發性高血壓大鼠的降壓作用,結果表明白毛夏枯草總二萜給藥2周後才顯示出降壓作用,而心痛定給藥1周後即具有明顯降壓作用。與對照組心痛定相比,起效時間較慢作用強度較弱,但維持降壓效果的時間較長。

抗腫瘤作用

從白毛夏枯草中分離得到的環烯醚萜苷一8一乙酰哈巴苷對由NO供體誘導致癌的兩個初始階段有抑制作用,對由N-nitrosodiethylamine(DEN)和pheno-barbital(PB)誘導產生的肝腫瘤也有抑制作用。曾茂貴等試驗研究發現,筋骨草水提取液對兩批小鼠S。舯腫瘤的抑瘤率分別為81%和73%。初步提示筋骨草水提液對小鼠S180腫瘤有一定的抑瘤作用。

保肝利膽作用

馬志平等報道,從白毛夏枯草中提取的黃酮粗品對小鼠CCl4性肝損傷有明顯降低血清ALT的作用。趙穩興等報道,木犀草素能降低CC慵導的大鼠肝纖維化,木犀草素可能主要是通過清除自由基,抑制HSC活化增生和膠原合成而具有治療肝纖維化作用,除此之外,研究表明木犀草素還劑量依賴地抑制嗜中性粒細胞的脂質過氧化和酪氨酸磷酸化,以及抑制LPS刺激的巨噬細胞表達TNF—a和IL一6等炎性因子,由於炎性細胞參與了HSC的活化增生和肝纖維化的發生機制,在體內木犀草素也可能同時通過作用於炎性細胞而起治療作用。

其他作用

鮮用白毛夏枯草榨汁在大鼠燙傷皮膚表面塗抹,對大鼠實驗性燙傷模型有顯著的治療作用,能促進創傷癒合,縮小創傷面積嗍。

主要價值

性味:苦甘,寒。

  • ①《本草拾遺》:「味甘,平,無毒。」
  • ②《綱目拾遺》:「性寒,味苦。」
  • ③ 《本草再新》:「有小毒。」

歸經《本草再新》:「入肺經。」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利膽退黃,涼肝息風,軟堅散結。治氣管炎,吐血,衄血,赤痢,淋病,咽喉腫痛,疔瘡,癰腫,跌打損傷。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5~25(鮮者50~150克);打汁或研末。外用:搗敷;或搗汁含漱。

【藥材基源】:筋骨草的全株。

【生態環境】:生長於路旁、河岸、山腳下、荒地上。

【資源分布】:產浙江、江蘇等地。

【來源】唇形科筋骨草屬植物筋骨草Ajuga decumbens Thunb.的全草。春、夏、秋均可採集,曬乾或鮮用。 【化學成分】含脫皮甾酮(ecdysterone)、杯莧甾酮 (cyasterone)、筋骨草甾酮B和C(ajugasterone B,C)、筋骨草內酯、筋骨草糖、黃酮甙、皂甙及生物鹼等。

【採制】 春季花開時採收,除去泥沙,曬乾。

【製法】洗淨,曬乾,切碎用。

【性味歸經】苦,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平肝。用於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咽炎,支氣管炎肺炎,肺膿瘍胃腸炎,肝炎闌尾炎乳腺炎急性結膜炎高血壓;外用治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癰癤瘡瘍燒燙傷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0.5~2兩;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1]

【備註】

(1)對咽喉紅腫疼痛,甚至有發熱者,單用本品一兩,煎服,即有良好的功效;用治肺熱咳嗽,咯痰黃稠,可與化痰止咳藥如前胡、佛耳草、枇杷葉等配伍應用。用治熱癤癰腫等症,除煎湯內服外,亦可用鮮草搗爛外敷。對於外傷出血,可用乾草研粉,撒布包紮;用治血瘀腫痛,以鮮草適量,搗爛外敷。

(2)筋骨草別名叫白毛夏枯草。簡稱白夏枯草,這是由於在清代《本草綱目拾遺》上有這樣一段話:「葉梗同夏枯草,惟葉上有白毛。」因此而得名。筋骨草味甚苦,而清熱解毒的作用很強,近年來經臨床實踐體會,用本品治急性扁桃體炎、急性咽炎及急性支氣管炎,都有良好的療效。【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夏枯草露的功效與作用

夏枯草露是一種帶有香味兒的液體,是以中藥夏枯草為主要原料經蒸餾提純加工後得到的一種液體,它保留了中藥下枯草中的大部分營養,具有很明顯的保健作用,也具有一定的藥用功效。

夏枯草露的功效與作用

1、預防中暑

夏枯草露是一種能防暑降溫的重要存在,它具有很明顯的清熱作用,人們在夏天可以取少量的夏枯草露,加涼白開稀釋後直接服用,能去除身體內的濕熱,而且能起到防暑降溫的重要作用,能有效預防中暑症狀出現。

2、預防高血壓

夏枯草露對人類心血管也有特別好的保護作用,而且能促使血管擴張,加快血液循環,也能營養性及提高人類心臟功能,它能防止血壓升高,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幾率,對維持人體心血管健康有很大的好處。 [2]

3、保護肝臟

夏枯草露對人類的肝臟也有特別好的保護作用,它既能修復受損的肝細胞,又能減少藥物對肝臟的傷害,在平時生活中能用於肝炎和肝硬化的輔助治療,能讓人類肝臟儘快恢復健康,而且正常人服用它還能提高肝臟解毒功能,可以防止肝臟病變發生。

4、抗菌消炎

抗菌消炎也是夏枯草露的重要功效,它含有的藥用成分對人體內的痢疾桿菌和傷寒桿菌以及變形桿菌都有特別好的抑制與消滅作用,能防止人體因這些細菌感染而出現炎症,另外它對人類皮膚表面的真菌也有明顯抑制和消滅作用,平時皮膚被真菌感染導致皮炎時,直接把它塗抹在皮膚表面就能讓痛癢減輕。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夏菇草(唇形科植物))的相关视频


夏枯草治鼻炎!效果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