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南採茶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桂南採茶戲,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白縣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桂南採茶戲於清代中葉從江西贛南經粵北傳入桂南,距今約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根據其襯詞的特點,採茶戲也被稱為「吁嘟呀」。桂南採茶戲廣泛流傳於廣西東南部的玉林各縣以及欽州、梧州和南寧等市的部分縣區。 桂南採茶戲屬「三小戲」,以小生、小旦、小丑為主演,也叫「三角班」。它最初是以「十二月採茶」為主要內容的歌舞演唱,後在此基礎上增加了開荒、點茶、探茶、採茶、炒茶、賣茶等情節,形成一整套反映茶農勞動和愛情生活的歌舞 。
2006年5月20日,桂南採茶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遺產編號:Ⅳ-65。
簡介
關於桂南採茶戲大致有以下一些記載:光緒九年(1884年)《平南縣誌》:「照路挑燈簇簇紅,茶娘結隊和茶公。」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玉林縣誌》:「元宵以前,鄉村中有裝扮竹馬、春牛戲者,竹馬則唱採茶歌,春牛則唱耕田曲。」光緒二十三年版的《容縣誌》:「由元旦迄下弦止,各鄉竟為獅鹿、採茶、魚龍等戲諸戲尤以採茶為陋,俗法用喬妝男一女二,更唱迭和,從正月至臘月,漸月皆有茶歌。」等等。無論是光緒九年的「茶娘結隊和茶公」,光緒二十三年的「竹馬則唱採茶歌」,「喬妝男一女二,更唱迭和」還是咸豐九年的《採茶大例》和《茶插》的出現,都不具備「戲」的全部特徵,還屬於歌舞的範疇。由此可見,桂南採茶戲在清光緒年以後才逐步形成戲劇形態,從時間上看要晚於贛南採茶戲的「清初」成型期。
桂南採茶戲最初在明代時,其曲調比較簡單,數量也不多,有3個曲牌[2],一是「十二月採茶」,二是「南昌小曲」,三是「四季蓮花」。十二月採茶原是歌唱一年十二個月茶農活動的,經過發展成了開荒、點茶、採茶、炒茶等一整套曲牌歌舞。
南昌小曲包括了鬧五更、五更嘆、五更望月、五炷香等一套五更調。
四季蓮花即四小景,包括到春來、大落花園、中落花園、小落花園等,以描寫春夏秋冬四季花物為主的曲調和舞蹈。
後來,採茶與舞獅、舞龍分開後,仍然保留了舞獅、舞龍的打擊樂,並和桂南八音結合起來,形成採茶戲的打擊樂,如相思鑼鼓、快衝頭、慢沖頭、小朝王等擊樂曲牌至今還在大量使用。這是桂南採茶戲脫胎換骨的第一步。
代表劇目
桂南採茶戲的主要作品是20世紀20年代編排創作演出的,主要有《打杯舞》《剪紅帶》《借衣》《綠珠女》等。
20世紀六七十年代,創作了很多作品,如《劉三姐》《馮京與馬涼》《搶親》《奪印》《三里灣》《只爭朝夕》《風口渡》《攔路》《接賬》《苦甜擔》《梁祝》《奇案姻緣》《三約湖心亭》《兩親家》《重上茶山》《放牛樂》《姻緣錯》《橋》《甜郎辣姐》《桃花姐》《拆店》《喬遷新居》等。
2015年附近創造的桂南採茶戲作品有《清水塘邊》《煩惱村官老犟妻》《門神下鄉》《鐵公雞拔毛》《牛老闆拜妻》《新所長追舊稅》及一批採茶歌舞。
視頻
桂南採茶戲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國務院關於公布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通知,中國政府網, 2006-06-02
- ↑ 戲曲·桂南採茶戲 | 曲調簡單,吸取各地民間小曲精華 ,搜狐,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