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核訛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核訛詐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 核訛詐

外文名: nuclear blackmail

核訛詐是指利用手中掌握的核武器原子彈氫彈)對其他國家或軍事集團進行的一種以核攻擊為背景的軍事或政治訛詐行為,迫使對方屈服,以求達到政治、軍事上的目的。也表示侵占他人利益的行為。[1]

基本介紹

核訛詐是VB語言編寫的蠕蟲病毒,通過電子郵件傳播。發作時會彈出標題為「Nuker」的對話框,內容為「Your Hard Drive is DESTROYED!!! This is not a joke. This is the real war, real demage. Good bye. HAHAHA!!!"」(你的硬盤被幹掉了,這不是開玩笑,而是真實的戰爭,真正的破壞,再見,哈哈!)。這時病毒會試圖刪除C盤上所有的數據,從而造成系統完全崩潰。

病毒會搜索Outlook的地址簿,從中取得電子郵件地址後,發送大量帶毒郵件。郵件題目為「Hi. Try this」,內容為「Try this new program - Nuker3.exe!」。反病毒專家提醒用戶,收到可疑郵件後不要輕易運行其中附帶的可執行程序,以免給自己的計算機系統造成損害。

郵件內容

1.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

增加數據項:"RUNDLL32.exe"

以達到其自啟動的目的。

2.刪除C盤根目錄及其子目錄下的所有文件。

3.彈出對話框顯示以下內容:

標題:"Nuker"

內容:"Your Hard Drive is DESTROYED!!! This is not a joke. This is the

real war, real demage. Good bye. HAHAHA!!!"

4.查找地址簿,並向地址簿中的E_Mail地址發送攜帶病毒的郵件。

郵件標題為:"Hi. Try this."

郵件內容為:"Try this new program - Nuker3.exe!"。

相關介紹

反病毒專家建議電腦用戶採取以下措施預防該病毒:   

1、建立良好的安全習慣,不打開可疑郵件和可疑網站。

2、關閉或刪除系統中不需要的服務。

3、很多病毒利用漏洞傳播,一定要及時給系統打補丁。

4、安裝專業的防毒軟件進行實時監控,平時上網的時候一定要打開防病毒軟件的實時監控功能。

1、建立良好的安全習慣,不打開可疑郵件和可疑網站。

2、關閉或刪除系統中不需要的服務。

3、很多病毒利用漏洞傳播,一定要及時給系統打補丁。

4、安裝專業的防毒軟件進行實時監控,平時上網的時候一定要打開防病毒軟件的實時監控功能。


美國的核訛詐

最早的核訛詐,在我們建國第二年的1950年,由美國所帶來,當年7月半島戰爭的局勢對於美國而言已經十分危急,北方軍已經打得南方軍和美軍落花流水。為了防止中國參戰,美軍派遣10架B-29轟炸機,緊急部署在關島地區,通過官方的《紐約時報》傳播消息,稱如果中方參戰,美國將對中國動用核武器。但還沒等到中國發話,美國國內就群情激奮,民眾壓力逼迫美軍不得不撤回這10架B-29,連同核武器乖乖帶回國。

這算是中國遭遇的第一起核訛詐,而隨後的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陸續受到來自美國的3次核訛詐,就連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都曾公開表示,為結束戰爭不惜擴大規模並動用核武器,但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美國動用了除核武器外的所有現役武器,就是沒敢動用核彈,所以當時說美帝國主義是紙老虎是有依據的。1955年1月18日,人民解放軍解放江山島,美國國務卿杜勒斯立刻威脅,如果中方繼續東進,美國就會動用戰術核武器。 隨着中國1960年代成功試爆核武器,中國的國際地位立刻上升,加之1972年尼克松訪華,中美之間再也沒有出現過核訛詐的事件。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