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松河彝族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松河彝族鄉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松河彝族鄉

所屬地區: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區

松河彝族鄉(已撤銷),隸屬於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區,地處盤州市北部,東鄰普古彝族苗族鄉淤泥彝族鄉,南抵雞場坪彝族鄉,西連灑基鎮、柏果鎮,北與坪地彝族鄉接壤,轄區總面積79.41平方千米。 2011年末,松河彝族鄉總人口25551人。 1953年,建立松河鄉;1992年,建松河彝族鄉。2015年6月,撤銷松河彝族鄉,原松河彝族鄉、原雞場坪彝族鄉和原滑石鎮舊寨村、戈多村、白米寨村、七棵樹村、噠啦村、黃泥包村、朱家村、迤壩村地域組建雞場坪鎮。 截至2014年10月,松河彝族鄉轄7個行政村。 2011年,松河彝族鄉完成財政總收入2.36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859.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560元。 [1]

位置境域

松河彝族鄉地處盤州市北部,東鄰普古彝族苗族鄉淤泥彝族鄉,南抵雞場坪彝族鄉,西連灑基鎮柏果鎮,北與坪地彝族鄉接壤,轄區總面積79.4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松河彝族鄉地處貴州高原向雲南高原過渡地帶,屬喀斯特地貌,地勢東北高、西南低,以峰叢盆谷為主。最高點位於布書梅村轎子頂,海拔2628.9米;最低點位於歹馬村,海拔1570米。

氣候

松河彝族鄉年增均氣溫14℃,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無霜期年平均249天。

水文

松河彝族鄉境內河流屬珠江水系北盤江支流,有松林河、鬆土河、大溝頭、垤塢小河、壩塘溝等,總長10千米,最大的松林河,長5千米。

自然災害

松河彝族鄉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泥石流、風雹等。最嚴重的一次泥石流發生在1973年,死亡34人;最嚴重的一次洪澇災害發生在2011年9月16日,沖毀公路10441米,河堤、保坎倒毀920立方米。

自然資源

松河彝族鄉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煤炭、石灰石、鐵礦石、石膏等,其中煤炭儲量16億噸。 2011年,松河彝族鄉有耕地面積10980畝;可利用林地面積4.2萬畝。

人口

2011年末,松河彝族鄉總人口25551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146人,城鎮化率16.2%。總人口中,男性13148人,占51.46%;女性12403人,占48.54%。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7216人,占67.38%;有彝、苗、布依、水4個少數民族,共8335人,占32.62%。超過6000人的少數民族有彝1個民族,達6731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80.76%。2011年,人口出生率20‰,人口死亡率7.5‰,人口自然增長率12.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22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松河彝族鄉完成財政總收入2.36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859.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560元。

農業

2011年,松河彝族鄉實現農業總產值2565萬元。 松河彝族鄉糧食作物以玉米、水稻、小麥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5078噸。 松河彝族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產肉類1206噸。2011年,畜牧業總產值1553萬元。 截至2011年末,松河彝族鄉累計造林2.8萬畝,退耕還林4562.94畝,封山育林14600畝,科技興林1060畝,林木覆蓋率35.7%。

工業

松河彝族鄉形成以煤炭開採、洗選、焦化、砂石、建材生產、交通運輸等相結合的工業體系。 2011年,松河彝族鄉有煤礦3家,砂石廠19家,砰石磚廠4家,砂磚廠8家,石膏廠1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家,職工4000人;大中型工業企業1家,職工2000人,實現工業總產值290278萬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松河彝族鄉有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1000人,專任教師50人;小學7所,在校生2052人,專任教師9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167人,專任教師5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9.6%,小升初升學率9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99%。

科學技術

2011年末,松河彝族鄉有各類科技人才196人,其中中級職稱以上的103人,農村實用人才85人。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松河彝族鄉有業餘藝術表演團體1個,演職人員10人;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90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7個,藏書12600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3人。2011年,有線電視用戶8718戶,其中數字電視用戶10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松河彝族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個,其中衛生院1所;病床20張。專業衛生人員10人。2011年,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2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6%。

社會保障

2011年,松河彝族鄉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20戶,人數370人,支出75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2320戶,人數3956人,支出320萬元;敬老院1個,床位60張,集中供養五保人員9人,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19人,共支出31萬元;農村醫療救助124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560人次,共支出63.2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74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4.2元。救災支出87萬元。參加五項社會保險人數2132人,五項社會保險(不含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合計36.6萬元。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