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楊鎮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楊鎮龍

啟用「皇帝膺天命之寶」、「護國護民威權法令奉命之印」兩璽。接着分兵兩路,七萬攻東陽義烏,余攻嵊縣、新昌、天台、永康等地。後又在嵊縣龍興山建營壘,構屋六十餘間,飾以龍鳳。起義軍紀律嚴明、器甲精良,官軍望之失色。

人物介紹

楊鎮龍,生卒年月不詳,約生於宋理宗年間。又名震龍,譜名應龍,字子翔,寧海松壇(即今浙江寧海黃壇鎮)人。自幼習韜略、練弓馬,宋末以右科登第。元兵南侵,楊鎮龍回寧海組織民眾,以白蓮教名義,起兵反元,攻占寧海、象山。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起義隊伍由寧海向西進發,經天台至東陽縣玉山(東陽縣城東七十里,舊轄二十五都)時,已聚眾十二萬。即以玉山為根據地,殺馬祭天,宣布授天命立國,定國號為大興,年號為安定,並自稱為大興國皇帝。又御封厲森、樓夢才為左、右丞相,李祥為平章,李繼為參政。

楊鎮龍起義震動京師,元統治者急忙起用謫居在婺州的諸王翁吉帶為統帥,會同左丞相莽哈岱等領兵鎮壓。隨後又派元朝名將史弼揮師南下。聯合東陽的地主武裝王道恩部隊夾擊起義軍。由於起義隊伍缺乏訓練和戰鬥實踐,激戰中失利較多,主要將領先後被元兵擒殺。為保存實力,楊鎮龍即率領隊伍自義烏突圍回寧海松壇,元將數十人緊追不捨。至寧海,十萬元兵圍剿松壇,縱火燒殺,楊氏宗人四散逃亡。楊鎮龍兵敗後,隱匿深山,後卒於牖下,葬寧海鮑公岙印山。

楊鎮龍起義史略

南宋淳祐(1241~1252)年間,寧海松壇楊氏大戶,祖上世代為官,家道殷富,周邊十里方圓,儘是楊家莊宅田園。莊前有千畝烏龍畈,莊後是萬頃鰲頭山,莊內蓋有華麗的花廳,花廳後面有座大花園,花園內建有金階玉柱的龍泉亭,亭下有口深邃的八角井,井底湧出一股晶瑩的珍珠泉,常年熱氣騰騰,氤氳繚繞。據傳此泉是從天台山玉柱峰底沁出,深透龍眼潭,直通東海明珠灣

甲辰年二月二的清晨,楊家產下一子,楊莊主看見龍泉亭時有青龍在隱現翱翔,在八角井中時有五彩煙雲在飄蕩,他就把兒子取名鎮龍,表字子翔。楊鎮龍自幼秉性迥異,體形矯健,臂有神力,偏愛刀槍弓箭。花園一對千斤石獅,不知被他搬移過多少個位置。平時常伴志趣相投的鶉衣少年,相約來花園練習兵器,傳授武功。一日清晨,楊鎮龍在花園演練弓箭,井內突然捲起一陣狂風,颳走飛箭,飛至青龍嶺,落在拱洞橋下。鎮龍急起緊追,看見橋邊有一位年邁老翁,手指橋下,示意來人為其撿起掉下的東西。鎮龍往橋下一瞧,只見落下的飛箭,已變成一杆龍頭拐杖。鎮龍隨即下橋,為老人撿回龍杖,躬身奉還。老翁指令龍兒明晨務要備帶上等紙卷再去見他。次日凌晨,楊鎮龍備好上等紙卷,恭候在拱洞橋頭,直等至拂曉,才見老者姍姍而來。老人稱讚小伙子誠信可嘉,從懷裡掏出一本金帙黃卷授給楊鎮龍,並鄭重地叮囑道:「這是曾傳給張留候的《子房天書》,你有志興國安邦,書中自會有字顯現。」說着用手一指,嶺上竄出一匹青鬃烈馬。鎮龍上前勒住馬韁,回首已不見老人。只見老者遺下的龍頭拐杖,正落在橋下一隻巨鰲張開的大嘴裡。此時此刻,楊鎮龍毫無畏懼,一個鷂子翻身,躍過鰲頭,一手抓住杖杆。霎時霹靂一聲,震得眼花,睜眼看時,一柄丈八長的三尖兩刃龍頭槍已緊握在手中。從此,楊鎮龍熟讀兵書,練就十八般武藝,通曉六韜三略,一匹青龍馬,一杆鰲頭槍,任他馳騁於浙東各地。所到之處,無不濟人之急,救人之難。以其仗義疏財的氣概,放浪不羈的情懷,交下了天下無數的英雄豪傑。

一日,楊鎮龍會聚亭旁一帶沿海結壘自守的豪傑,演練陣法,忽聽人喊馬嘶,大隊蒙古兵正向仙岩嶺進發。原來朝廷漢奸賣國,蒙古韃子的鐵騎已踏破臨安。文丞相受詔再起,南下討兵復國,被元兵尾追,避隱在仙岩洞。楊鎮龍立即聚集沿海義軍勇士,在仙岩嶺擺開「虎林陣」,誘敵進入仙岩谷,施展「猛虎出林」戰勢,反困元軍。楊鎮龍領陣四出,揮舞鰲頭槍,上斬韃子兵,下砍鐵馬足,圍殲鐵騎軍,殲敵五千人,這一仗的勝利,一直流傳至今。

但由於元軍強大,繼續增兵攻城,元軍韃子天天上門,揮鞭催稅,持刀逼役,加上寧海一帶連遭水旱災荒,瘟疫蔓延,饑民遍地,餓殍橫野。當時流傳着「天高皇帝遠,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何時」的民謠。楊鎮龍面對時局災情,悲憤填膺,懷着愛國救民的壯志,廣設武壇,暗置兵器,在鰲頭山製造槍劍,徵召義軍。前後十年,已有六州路十八縣的浙東義民接應反元。同時部署各地舉義反元統一行動,將寫有「二月二,宰馬殺韃祭天地」紙條,裹在月餅餡里向各地聯絡。

二月二,寧海二十七都上空,杏雨霏天,風雷滾滾。松壇林中,刀槍掩映,青龍嶺上,戰馬嘶鳴。楊鎮龍已聚集寧海義軍和各地豪傑萬餘人。大花園內,殺馬祭天,龍泉亭上,義旗高聚,飲血為盟,刺額為志,抗元除惡,順天安民。先攻象山,然後揮師西進,過桐州,進天台,至東陽,入玉山,聚集義軍隊伍十二萬之眾。楊鎮龍乘勝追擊,親率七萬大軍,向東陽、義烏、嵊縣、新昌、天台、永康諸縣進發,提出「護國護民」的口號。義軍所到之處,殺韃子,懲官府,開倉濟民,官糧充餉,深得百姓擁戴,威震浙東。在新昌長潭嶺一仗,斬殺追剿元將達魯花赤崔武德。幾次戰敗婺州親王瓮吉帶,楊鎮龍軍威大震,建立以東陽玉山為據點,造宮殿,立「大興王國」,取「安定」年號,登基稱帝,封將相國師。

起義軍震撼九州,嚇得紫禁城大都皇帝倒下龍座。皇帝一面慌忙調集千軍萬馬,南下清剿;一面四處籌劃陰謀鎮壓。軍師脫脫請來江西道人,晉封「正乙真君」,許其子孫受祿。道人扮作方士,到寧海謀風水,在松壇蠱惑人心,「青龍生鱗長角,荷花蓄水生根」,用一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塊青磚鋪成一條青龍,用九十九隻生鐵犁頭和黃狗血澆灌九十九丈高石龍柱,挖掘印山八十一丈深的荷花塘,謊稱這樣楊家就可出「真龍天子」。於是塘泥連掘四十八天,最後一天,道人以屠龍劍劈開荷花心,刺透龍眼泉,青龍磚變成了青龍釘,印山下的大溪水七天七夜後枯竭。從此青龍翻白,荷花斷根。說來也怪,接着西路義軍作戰失利,起義將領先後遭擒遇害,兵馬折殺慘重。楊鎮龍親率餘部,雖奮戰突圍,斬殺元軍無數,但終因寡不敵眾。為保存實力,義軍只好從新昌松木嶺退回寧海西溪鮑公岙一帶,利用深山密林熟悉地勢,堅持與元軍周旋。楊鎮龍在三望山(現黃壇水庫上段)峻岭澗谷,布下「十面埋伏陣」,引蒙古兵進入隘口險道,四面伏擊,蒙古騎兵,猛遭奇襲,死傷過半,膽怯而退。後來這裡叫「殺軍潭」。接着,元軍又增調十萬精兵圍剿寧海。烏龍畈干戈層疊,鰲頭山戰火激烈。楊鎮龍居所,資財盡遭搶掠。松壇大花園成為廢墟,村莊夷為平地。屍積「烏畈」,血流「大溪」,千畝烏龍畈成了一片血洗的焦土。楊氏族人,幾成殺絕。在兵燹中,有一楊氏,冒死從「活門」竄出,奮力扯下花廳里的五扇屏風花板,挾持逃出,隱居在「橫坑」嶺上,如今的「留五扇」村是以五扇屏風花板來取名的。

楊鎮龍率義軍殘部,突破元軍重重包圍,幾經拼殺,只剩近千親信將士,輾轉於寧海西北部的峻岭叢林之中,隱匿在鮑公岙印山一帶。鎮龍因身經百戰,周身負傷,不堪支持,在心力交瘁之際,忽聽林中松濤怒吼,忽覺元軍千軍萬馬奔騰而來。楊鎮龍奮起,上馬持槍,振臂高呼:「此真吾將軍也。」因舉槍過猛,鰲頭槍從手中脫出,飛向天空,身子從馬上摔下,倒地身亡。後來,人們把楊鎮龍就地安葬,把該地稱為「荷花心」。東南峙立的山,命名為 「將軍山」。青龍馬死于山中,化為山岩,叫「將軍山馬岩」,永遠伺候這位起義英雄。飛向空中的鰲頭槍,在黃遠山下墜落,化作高高峙立的岩石,叫「飛鰲石」,也叫「峙岩石」。

後人有「鷓鴣天」詩一首,盛讚赫赫起義將軍楊鎮龍:

夙仰將軍山特彎,十分突怒十分雄。

捍門遠峙關防密,按劍逞騎氣象中。

罹水口,凜威風,將台獨占艷奇功。

雲龍五色隨身換,雪 三冬遍體豐。

又有詩讚這位起義領袖大興皇帝:

舉義反元舊志非,中秋緱邑月圓遲。

飛龍席地風雲咤,杏雨祭天鐵馬嘶。

『興國』稱王圖宇內,婺東殺韃撼京畿。

易村枯井尋英跡,不廢長流花月溪。

農民皇帝楊鎮龍

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反對民族壓迫與民族剝削的農民領袖燦若群星,可歌可泣,我縣的楊鎮龍就是其中的一個。

天台、四明二山綿延,縱貫江浙以東。兩山脈匯,乃在象山灣與三門灣之間,便是浙東海濱的寧海縣。古傳東海諸灣之內怒濤皆翻湧不絕,獨寧海沿岸風平浪靜,故名之,既取「安寧海灣」之意。寧海一縣轄下雖小,但千百年來忠烈輩出,近代曾有「左聯五烈士」之一的柔石,再溯古些,有明初那位「誅十族亦不改其心」的大儒方孝孺,又有上個世紀初時率領民眾作下「寧海教案」的王錫桐。這些人或忠貞不阿、或節烈不屈,而共通之處,是都有那麼一抹滅身取義的悲壯。王錫桐可稱近代倡導農民階級力抗夷狄的先驅代表,在寧海民間歷來倍受推崇。然而早於王錫桐起義的五百餘年之前,寧海人的心目中便已有了一位舉義抗暴的英雄偶像楊鎮龍。

楊鎮龍,又名震龍,字子翔,寧海縣松壇(今黃壇鎮)人,出生於南宋理宗年間,自幼習韜略,練弓馬,文武雙全,宋末登科進士,曾任衢州總兵。1279年元軍攻占臨安,先鋒直抵江南,各地紛紛降元,宋朝滅亡。楊鎮龍激於忠義之氣,懷着推翻元朝統治的大志,回到寧海家鄉。他散發家財,集合舊部將校,秘密發動與組織群眾,籌划起兵反元事宜。他以創辦白蓮教為名,在全縣各地設壇練武,積蓄力量。白蓮教高舉崇尚光明,反對黑暗的大旗,宣稱只要「明王」出世,黑暗即會驅除,光明世界就會到來。這種宣傳大大鼓舞了深受苦難的江南人民,白蓮教人數得到迅猛發展。

宋朝滅亡後,元朝統治者赤裸裸地推行民族歧視與民族壓迫政策,他們把人分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包括蒙古各部的人。第四等是南人,指原南宋統治下的漢人和西南各族人民。元朝統治者對全國人民、尤其是對江南人民的壓迫與剝削是慘不忍睹的,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過着人間地獄的非人生活。

公元1288年,南方的賀州、泉州、衢州、處州等地人民紛紛揭竿而起,反抗元朝。楊鎮龍認為時機成熟,就在二十都蓮頭山腳(今趙家山、水車、白溪、屠岙胡一帶),殺馬祭天,聲言受上天符錄,討伐元朝。擁眾一萬餘人,組織良好,舉起了反元大旗。又旗開得勝,一舉攻下寧海、象山兩個縣城。義軍勢如破竹,籌集給養,揮兵西進,攻克天台。初戰告捷,軍心民心大振,各地民眾紛紛響應,隊伍迅速壯大數倍。義軍作戰勇猛,指揮有方,器甲精良,官軍望之失色。

公元1289年正月廿四日,楊鎮龍率部從天台出發,橫掃磐安進入東陽縣。義軍紀律嚴明,群眾焚香跪拜迎接,隊伍不斷壯大。楊鎮龍與眾謀士商議,選擇了玉山鄉作為起義根據地。玉山在東陽縣東八十里處,地勢高峻險要,向東可出新昌、嵊縣,向北直搗金華、義烏挺進浙西。這裡歷來是藏龍臥虎之處,兵家必爭之地,古往今來據此起義者為數不少。楊鎮龍在玉山時日不多,但廣交天下英雄,又結反元豪傑,不僅有台州六縣義士,還有許多婺州豪傑。

公元1289年2月1日,義軍迅猛發展達十二萬人,聚集在東陽玉山一帶。為了加強義軍的組織領導。壯大實力,擴大影響,號召全國人民反對元朝統治者,舉行了隆重的儀式,定國號為「大興」,定年號為「安定」。楊鎮龍被擁為「大興國皇帝」。所部稱「大興國軍」。封樓蒙才,李森為左右承相,季祥為平章,李繼為參政。受天命符玉璽:「皇帝恭膺天命之寶」、「護國護民法令壽命之印」。隨後議事決定兵分二路,一路由首領李森統兵五萬,分派數名座王隨軍指揮,攻克了東陽、義烏、永康諸縣。另一路由楊鎮龍親自統帥大軍七萬,席捲新昌、嵊縣、餘姚、上虞等縣,遍及浙東重鎮紹興府。起義軍連戰連捷,勢如風捲殘雲,元軍聞風喪膽,草木皆兵。在此形勢下,婺州路(金華市)親王翁吉帶全國浙江左承相莽哈岱率兵鎮壓,不想元軍被義軍擊敗。元王朝聞此驚恐萬狀,寢食不安。元王忽必烈三次召集大臣議討鎮壓義軍,忽令大將忙兀帶、不魯失海牙及月的迷失合兵進討。元王朝氣急敗壞調集數十萬之眾,聚集金華府,而後奮力反撲,氣焰甚囂塵上,與義軍在東陽進行「開關大戰」。面對數倍於我之敵,楊鎮龍沉着指揮,他的兩個兒子楊靖、楊竦亦驍勇抗敵。但由於敵眾我寡力量懸殊,義軍無力回天,戰鬥十分慘烈。義軍退至新昌縣,憑藉着崇山峻岭的複雜地形與元軍展開英勇戰鬥,交戰多日,義軍將領先鋒張九不幸被擒犧牲,元軍占領了起義軍的要塞桃源(今桃源鄉)。義軍處於不利情況下,但仍不怕犧牲頑強戰鬥,雙方消耗很大。元王朝見勢不妙,又啟用名將史弼為元帥,抽調各路精兵。十月,史弼率領大軍南下,渡過錢塘江直撲楊鎮龍西路大軍。東陽地主武裝王道恩部,助紂為虐,為虎作倀,趁機夾擊西路軍。義軍處於腹背受敵之勢,戰鬥十分慘烈。連日鏖戰,起義軍終因寡不敵眾,節節敗退,各縣城相繼失守,義軍將領李森,左右承相和平章、參政等首領相繼被俘犧牲。楊鎮龍為保存義軍剩餘實力,旋即率領隊伍退回家鄉二十七都,擬憑家鄉一帶之有利地形,巧與元軍周旋。

大興國義軍失利後,宗王翁吉帶向元朝報捷,元朝統治者馬上撥兵十萬,圍剿楊鎮龍家鄉。義軍占據有利地形,隱於深山叢林之中,又得到老百姓的支持,神出鬼沒打擊元軍,元軍失利諸多。狠毒的史弼竟採用了「縱火焚殺」的殘忍手段,四面點火焚燒,元軍趁機四圍攻打,致使義軍最後失敗。在此情況下,大批無法藏身的軍士慘遭殺害,義軍首領多遭全家誅殺,無辜鄉民參遭屠殺者不計其數。黃壇鎮、花園一帶血流成河,房舍被燒,所有財物洗劫一空。

義軍失利後,楊鎮龍之子楊靖楊竦和部分大興國軍轉入山岙、西溪等地,憑藉着崇山峻岭和茂密的森林,仍然堅持與元軍鬥爭。

公元1297年3月,大興國軍在鬥爭中積聚了新的力量,準備在浙東再次奮起反擊東山再起。元軍又一次對起義軍進行大規模的血腥鎮壓,元軍殘忍惡毒花樣百出,採用了恩威並施的辦法,最後致使楊鎮龍領導的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以失敗而告終。

楊鎮龍領導的元軍鬥爭雖然失敗了,但對元朝慘無人道的殘酷統治給了當頭一棒。同時也展示了江南人民的是不可辱的,不管統治者多麼兇殘,都征服不了他們不屈不撓的鬥志與決心。楊鎮龍不畏強暴,敢於反抗民族壓迫的大無畏精神和崇高品格,不僅是留給後世的無價之寶,也是留給寧海人民精神財富。

楊鎮龍不愧是一位頂天立地的農民皇帝。[1]

浙東一帶關於楊鎮龍的傳說較多,其中一則與民間「月圓殺韃」的說法有關,頗值一提。元時「月圓殺韃,月餅傳信」之事,民間自來廣為流傳,但說法不一,元末劉福通朱元璋的起義中也都涉有傳聞。寧海民間流傳,楊鎮龍起義之前為統一各地起義時間,將「二月二,宰馬殺韃祭天地」的字條裹在月餅餡中,於中秋節向各地義軍秘密傳送。為利訊息傳遞,月餅先向周邊鄉縣派發,所以當最後發至寧海本地時,已是十六日清早,因而寧海一帶至今仍沿有以八月十六為中秋的習俗。除此一則外,另有楊鎮龍少遇山中仙人贈書、義軍威震朝野,忽必烈嚇倒於龍座下、方士施法破楊家松壇故居風水等說,實屬民間演義,較為荒誕。

在楊鎮龍的性格之中,最為人稱道的是仗義疏財。楊家世居寧海松壇鄉,是當地旺門,田頃數以千萬而計,家道殷富,加之楊鎮龍生性慷慨,平素重義輕財,結納的江湖豪傑無數。輔其建立政權的核心骨幹厲森、婁蒙才李祥等人皆是傾誠追隨,《劍海游龍》中寫司馬陽與他交誼頗深,擬據便是在此。就楊鎮龍出身而論,是不屬農民階級的,因而他領導的農民起義本身也存在階級矛盾,但這在當時的時局下完全可以忽視。蒙古統治時期寧海屬劣等「南人」區,一直抱受壓迫,民生苦不堪言。當時江浙民間流傳有「天高皇帝遠,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何時」的民謠,所以楊鎮龍的起義非常符合「官逼民反」的時勢,矛頭直指的是蒙漢民族矛盾。

楊鎮龍所領兵士軍紀嚴明,操練精良,但不可否認,其力量終究還是遠不足以撼動統治階級的,起義的失敗也具有必然性。

惟其人終生皆懷救國壯志,因而想見,其當早有「生死不足惜,但使願無違」的覺悟。雖然這次起義的鬥爭持久性不如同時期的鐘明亮起義,規模與後來劉福通陳友諒等的元末起義也都難以等同而較,但其轟烈捨身之舉猶有可頌。因為,那正是千百年來華夏民族不屈精神的一個縮影。歷史長河銘記那些顛覆朝代的偉人同時,也不會埋沒那些前赴後繼,不斷奮起反抗的取義成仁之士們。

東海之浪淘千古,怒濤卷岸何曾有一朝息止?然而寧海一地之波瀾不驚亘古未變,亦為人所共鑒。

留五扇村,一個很奇怪的村名,一個沉澱歷史滄桑的村名。

據《農村地名傳說故事》村民傳說故事(212則)記載:

留五扇的來歷:寧海深山峽谷中有一個叫「留五扇」的古村落。

寧海黃壇村,原稱「松壇」,從寧波到台州的古驛道穿越村前,唐朝安史之亂後,宰相楊國忠當時陷入權力鬥爭的漩渦中,以致被滅門。到了宋代楊國忠後就裔遷居來到寧海,人們就把「松壇」,稱為「松壇楊」。南宋紹熙(1190-1193),族人楊景思任職三省樞密使。元代至元26年(1289),為反抗元代統治者暴虐統治,「松壇楊」的楊鎮龍率眾起義,後遭十萬元軍殘酷鎮壓,黑夜之中僅楊家族人楊三教一家挾帶五扇屏風逃到深山隱居,而其他起義軍都沒有逃出來,從此楊三教逃往的山嶺就叫「五扇嶺頭」,而他們一家居住的地方也慢慢變成了一個村落,村名「留五扇」。[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