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交水稻國家重點實驗室
簡介
雜交水稻國家重點實驗室依託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武漢大學。2011年3月29日 ,科技部發布了新建49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名單[2],排名第一為雜交水稻國家重點實驗室,依託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和武漢大學共同組建,主管部門為湖南省科技廳與教育部。
雜交水稻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組建是適應國際糧食安全新形勢,立足我國雜交水稻研究實際情況,面向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需求所實施的一項重大戰略舉措,對於增強我國雜交水稻研究的原始創新能力,持續保持我國雜交水稻基礎理論與應用研究的領先地位,提升國際競爭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大意義。該實驗室主要依託單位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始終堅持以「理論技術—產品—產業」為導向,健全了雜交水稻學科,形成了一批原創性的基礎理論成果和應用成果,引領了雜交水稻產業的發展,為我國糧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貢獻。
實驗室依託單位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與武漢大學合作緊密、共建優勢突出。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院士和武漢大學朱英國院士十分認同雙方在學科、研究方向、研究條件、人才隊伍等方面的互補性,一致認為雙方聯合共建雜交水稻重點實驗室更利於整合科技資源,提升整體科研能力。
實驗室將圍繞雜交水稻持續增產這一主題,從水稻雜種優勢機理、水稻發育與育性機理、雜交水稻種質創新與基因發掘、超級雜交稻育種、雜交水稻繁育與種子學、雜交水稻超高產生理生態等方向開展雜交水稻學科理論與技術的基礎、應用基礎研究。同時,實驗室將打造成為一個聚集和培養一流優秀人才、開展高水平學術交流的重要基地。
雜交水稻國家重點實驗室先後通過了由科技部組織的前期調研、專家評審、現場評議、複評等環節而最終確立。申報過程中得到了湖南省政府及湖南省科技廳、湖南省農科院等的高度重視與大力支持。
袁隆平院士殷切希望,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與武漢大學應充分利用共建實驗室的發展契機,加快科技資源的整合,緊密聯繫雜交水稻學科發展中面臨的重大科學問題而開展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共同開創雜交水稻研究新局面,為保障我國乃至世界的糧食安全做出貢獻。
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是國內外第一家雜交水稻專業科研機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擔任主任。 「中心」以雜交水稻育種為重點,進行高產、優質、多抗三系法、兩系法雜交水稻新組合選育,並開展遠緣雜種優勢利用、雜交水稻分子育種、轉基因應用技術研究以及雜種優勢機理研究;進行雜交水稻親本繁殖技術、雜交制種技術、高產栽培技術等配套應用技術研究;進行雜交水稻資源收集與鑑定、種子純度檢測和米質分析等研究與服務;進行雜交水稻技術集成、中試和開發,促進研究成果的應用轉化;進行雜交水稻技術的國際培訓。主持承擔了國家攻關計劃、「 863」計劃、「 973」計劃、科技支撐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重大項目、總理基金項目以及多項省部級重點課題。至2008年止,已取得科研成果100多項,其中育成雜交水稻組合及親本94個、獲得品種權和專利42項,並大面積推廣應用,增產效果顯著,產生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獲國家級獎勵15項、省部級獎60多項,其中,「實用光溫敏不育系培矮64S的選育及其應用」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秈粳亞種間優良雜交稻金優207的選育與應用研究」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在國際上有着廣泛的交流與合作。成功舉辦了20多期雜交水稻技術國際培訓班,主持召開了6次國際學術討論會。有12名專家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聘請為技術顧問,其中袁隆平院士為首席顧問。與國際水稻研究所和美國、菲律賓、越南、幾內亞、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孟加拉和以色列等國的一些機構建立了研究與開發的合作關係。
武大水稻研究歷史悠久。水稻的遺傳和發育研究始於上世紀50年代,特別是從20世紀70年代初至今,40多年來一直進行水稻雄性不育與雜交水稻研究,先後在紅蓮型、馬協型水稻細胞質雄性不育新質源的發現與利用、光敏核不育系研究與開發、水稻生殖生物學與細胞工程、野生稻資源研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原創性成果。
視頻
雜交水稻國家重點實驗室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袁隆平團隊領銜雜交水稻國家重點實驗室通過驗收,搜狐,2014-06-23
- ↑ 49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經科技部批准立項,科學網,20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