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綢繆.在鵬城(劉保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未雨綢繆.在鵬城》是中國當代作家劉保學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未雨綢繆.在鵬城
這一天,在早餐後,我和老伴在消閒時,要到西鄉街心公園稍坐一會兒。
出小區門,毒辣辣的大太陽當空照着。我們中原人,出門確實沒有帶遮陽傘的習慣,外出帶雨傘也是更是如此。儘管西鄉街心公園就近在咫尺。其實,外出帶雨傘,在這多雨的地兒,有雨擋雨,有太陽遮太陽,那是非常非常有用的。
可我們,確實沒有如明代朱柏廬在其《治家格言》中所講的那樣:」宜未雨而綢繆; 臨渴而掘井。「此」未雨綢繆「的觀念,卻絲毫沒有在我們的頭腦中存留。
烈日當空,那就只好跳着腳,沿着路邊的樹蔭下,加快步伐急速地向着目標奔去。
出小區不遠處,就來到了紅綠燈下的路口。眼見得西方天空已是陰雲密布,看上去整個天空像罩在大大的黑色大鐵鍋之下,一團團墨黑墨黑的雲彩,正急速地向我們頭頂滾滾奔來。
老伴見此,」不商量!「也來不及商量,馬上扭轉身體向來的方向急速地往回走去,她好像要甩掉我似的。「這雲,這雨,離我們還很遠呢,你急啥呢?」我邊跟着往回走,邊說着。可她卻不理這一套,嘴裡還邊嘟噥着------並且小跑步地往前趕着。我也緊緊地追隨在其後邊。
可,還沒有走到小區門口,那天上的烏雲已經隨着大風來到了我們的頭頂上。進入小區來,風已夾着很微細的、或是些微的雨絲向大地上潑撒開來。那些雨絲,好似要大、又好似要小,縹縹緲緲、隱隱約約、若有若無。但烏雲還在向着東方滾滾而去。我們也急速地奪步向樓上奔去。
老伴此刻有話說了:「我說雨來了吧,雨就真的來了,你還說離遠着呢!」拿着這天氣的忽變事實,她能立即就做出反應,而一再地向我說教。
來到樓上,我們趕忙將剛剛曬在陽台上的衣服往回收。這恐也是她急急往回趕的原因。可等衣服才收完放好,雲過天晴,太陽照舊是毒辣辣的,那細細的雨絲兒也不知了蹤影,好像剛才那烏雲密布的景象沒有發生過似的。在這南國潮濕的天氣里,剛洗過的衣服是不能放在屋裡的。我們就又將收回來的衣服,一一曬了出去。
此時此刻的天氣,正如北宋呂蒙正,在其《破窯賦》中講的那樣:」天有不測風雲「。但等過了一會兒,在我將要坐回到電腦前專心打字時。「咹!」她老愛這樣地稱呼我。
「趕快收衣服啊,你這時候咋又迷上那了,不知啥緊要!天下來啦!」」天下來啦!「是我們老家裡人們對下雨時的稱呼。」天下來啦!「可不是」杞人憂天「哦!天是絕不會掉下來的!唉,她就是如此地不客氣。
此刻,真的又是風雨交加,大雨如注地向着大地傾斜而下。
這就是在南國鵬城,那一年夏季,初來乍到的我們,來不及由北方天氣轉換為南方天氣的」物換星移「以及」時過境遷「。就立馬接受了:」瞬間「或是」一會兒三變「的風風雨雨襲擊。完完全全地來了一次在天氣認知方面上的深刻」洗禮「。
老伴這會兒又說啦:「你看今天這天,出門還是要帶雨傘的哦。」對待這天上的太陽、或是雲彩、或是雨天,該趕的要趕,雖然趕不上,也要敢於面對,該避的要避,但也不要太受天氣的影響和限制。只是做好預防措施,聽好天氣預報。無論天氣是晴或是雨,在南國的鵬城凡出門,即隨身帶上雨具,一點不能含糊。
哈、哈、哈,風雲變幻真的是反覆無常,在這海洋性的氣候里,人們還是要該幹啥幹啥。人們的行動,不要因為天氣的突變而隨意改變。但也要有防範的思想觀念,如此,才能變被動為主動。
未雨綢繆。盡力規避自然災害所帶來的損失,奔着既定目標向前再向前,做好自己要做的事情。
未雨綢繆,轉危為機!無論是在北方還是在南方,東方或西方,都應如此![1]
作者簡介
劉保學,微信名玉子,中共黨員、退伍軍人。